6月25日,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宣佈,將從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這一天,也是馬雲擔任軟銀集團董事的最後一天,他在這一職務幹了13年。

2000年,創業初期的馬雲,成功獲得來自孫正義的投資。如今看來,這筆投資不僅成就了阿里,同樣也成就了孫正義。20年後,他們爲何要互辭彼此公司的董事,在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馬雲和孫正義同日“互辭”

6月25日,是馬雲正式卸任日本軟銀集團董事職務的日子。早在5月18日,軟銀集團就宣佈了這一消息。自2007年5月開始,馬雲在這一職位已經幹了13年。作爲軟銀集團第10位董事,馬雲要參與軟銀的重大事件決策。

就在同一天,軟銀集團董事長兼社長孫正義也在定期股東大會上宣佈,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對此,孫正義表示,“作爲董事,我從阿里‘畢業’了。”孫正義現年63歲,自2005年開始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

對於此事,孫正義稱,這是他自己的要求,過程很順利,還挑選了馬雲從軟銀董事會卸任的日子,雙方並無任何不快。說起阿里,孫正義認爲,這是軟銀迄今爲止最爲成功的投資之一,是“皇冠上的鑽石”般的存在,將盡可能長期持有阿里。

隨着雙方互辭對方公司的董事,馬雲與孫正義之間的跨國合作,也暫告一段落。回想2000年,當時還在創業期的馬雲,在與孫正義聊了5分鐘後,後者就決定向初創的阿里投資2000萬美元。

這筆投資,既成就了馬雲,也成就了孫正義。到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時,軟銀持有的股份市值已經翻了約2900倍。對軟銀來說,阿里無疑是那隻“會下金蛋的雞”。

退出背後發生了什麼?

對於馬雲退出軟銀集團董事會,這一點似乎無可厚非。畢竟,2019年教師節那天,馬雲連阿里董事會主席的位置都退了。退出軟銀董事會,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馬老師要去放飛自我,這種束縛自然不能有。

與馬雲的退休不同,孫正義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充滿了某種象徵意義。衆所周知,過去十多年,孫正義一直在“尋找下一個阿里巴巴”,然而直到如今,他也未能如願以償。

投資阿里的成功,雖然讓孫正義錯過了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的入股機會,但也讓他打造出資金池高達100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願景一期基金。對互聯網新經濟癡迷的孫正義,帶領願景基金“瘋狂掃貨”,先後入股優步、滴滴、WeWork等數十家公司。這些看起來註定將支配人類未來生活各個領域的投資,並未及時地給孫正義帶來正收益,直到如今,大部分公司的虧損仍然看不到盡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WeWork。這家估值一度高達48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美元等來成功IPO,卻暴露出一系列醜聞。這讓其估值一路下滑,甚至走到破產邊緣。這筆糟糕的投資,成爲拖垮願景基金的罪魁禍首。孫正義也不得不承認,“願景基金投資的88家公司中,大約有15家可能破產,另外15家將顯著增長,其餘的都將歸於平庸”。

毫無疑問,孫正義並未找到“下一個阿里巴巴”。正因如此,褪去阿里的投資光環,市場看到了一個激進的賭徒式人物。他的投資人也開始回到最基本的財務回報模式來重估對他的信任。

對整個投資界來說,孫正義退出阿里董事會的象徵意義,還表現在對整個行業帶來的反思。孫正義的投資模式,給整個互聯網新經濟創業,究竟帶來了什麼?是推動更美好的未來早日抵達,還是讓互聯網投資領域的泡沫變得更大?這些問題,孫正義終將給出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