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水、火、風中,地大在我們的生命中是最有質感的存在。地球上的物質都叫地大。地球經過了很多年物質累積,形成有質感的存在。地球裏是黑暗的,所以地大代表愚癡,而愚癡就對應地獄。爲什麼愚癡呢?因爲地大里面不透光明,所以愚癡。地藏王菩薩手裏面拿了一顆明珠,這顆明珠是地藏王的三昧耶,也叫做地藏王菩薩的誓願。菩薩的誓願也是他的福德,福德和誓願的結合形成這顆明珠。

地藏王的另一隻手裏拿着一個錫杖,錫杖代表了諸佛的三昧耶,就是聲音。菩薩的聲音可以穿透地大,如同光明可以穿透地大一樣。地藏王的本懷是“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寶藏”,這就是“地藏”的意思。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就是安忍。忍和無生法忍本來就是光明,這種光明是最堅固的,可以穿透業力的載體。在業力形成的黑暗中,地藏王菩薩以他的福德和誓願本來足夠成佛。

但是他爲了利益一切衆生,以自己所證到的境界在最黑暗的地方,用心的光明給地獄衆生帶去光明和溫暖。這也是地藏王菩薩爲什麼從南方來的原因。因爲南方代表了光明,他將光明滲透到黑暗當中。地獄其實就是內心的黑暗。如何撬動呢?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最純粹的“孝”是可以撬動的。《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是一部談事相的經。用我們世俗的話來講,就是不談理,只談事情的經。

說的是孝女的一個簡單公案,它代表了每一個人對於母親的情感。所以摩耶夫人出現在地藏經中,這是所有佛教經典中最特殊的一次出現。經中講佛陀到仞利天爲報母恩爲母說法。摩耶夫人向地藏王菩薩請教衆生的罪過,地藏王菩薩說:“衆生的起心動念無非是業。”業是什麼?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數據庫。爲什麼我們今生不得自在,就是因爲生命被種滿了“業種子”,可能虛空都裝不下。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但過去種滿了“業”,現在也還在不斷種。摩耶夫人聽到這句話後非常憂慮。她慈悲心特別重,頗爲衆生前途擔心。而衆生的前途在釋伽牟尼佛圓寂之後,是交給地藏王菩薩的——地藏王菩薩在娑婆世界繼續度化衆生。人身是由地大聚集而成的,是地大、水大、風大、火大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體,它有思想,可以修行,能夠開悟。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福報。

這個人身需要地藏王菩薩。我們每天喫的飲食,沒有一個不是來源於大地的功德和誓願,所以中國人對生命的感覺就是皇天后土。人類從來不是孤立的,自古就受天地的呵護,這是地藏王菩薩的德性:安忍。地藏王菩薩順應因果,用自己所修的因果承載我們——所以地大是母親,摩耶夫人在世間出現,人間以安忍爲本。我們要看到生命的過患,看到因果這個“數據庫”的可怕。

所以我們要依照地藏王菩薩的悲願和經歷,在事相中找到我們的覺性,這就是地藏王菩薩的本願。在整個佛教中,地藏王菩薩屬於事相上的經歷,好象與空性、甚深的緣起聯繫不起來,其實它是在甚深的空性和緣起當中展現出來的因果。爲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沒有空性,地藏王菩薩怎麼可以入地獄呢?所以空性是我們生命的本體。

但是緣起遮蓋了我們的佛性,所以我們需要依靠建立業力夥伴,也就是生命共同體,需要那些生命有力量的人。地藏王菩薩就是這樣的主載,在釋伽牟尼佛之後,他負責統領衆生。特別是我們中國與地藏王菩薩的緣分最深。中國文明的開端都是仿照天地的造化。中國古往今來,地藏菩薩的化身是最多的,乃至如城隍、閻王這樣的鬼神。中國人的鬼神觀念爲什麼那麼強呢?這來源於古人的生活經驗。

人們在經驗中對天地產生了情感和連接,對生命產生了諸多理解。中國人由此形成了宗譜與家法,城隍與宗族。這種對生命的觸覺和理解,延續了五千年來的血脈相傳。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載體”,承載着我們的覺性。過去因、現在果,過去惑、現在業、未來苦,一切都通過時間一一展現,難以改變。如果不修行,未來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將是“自動播放”,這是一種危機。

所以我們現在依靠覺性,讓自己先知先覺,讓光明遍照於未來將要成就的地方,就像地藏王菩薩的光明遍照於地獄一樣。這就是誦《地藏經》的功德。我們要具足信心禮敬、讚歎地藏王菩薩,能夠獲得以下二十八種殊勝的功德。這二十八種功德是每一個人安立於世間,頂天立地乃至於成佛都必不可少的福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