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网络上很多所谓的“死者为大”的道德绑架一样,只要人死了,或者病了残了,那么他生前犯下的所有错误和过失似乎就可以一笔勾销了,作为真正受害者的一方不仅要承受所谓的道德绑架,甚至还有变本加厉的网络或现实暴力。

而苟晶两次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不仅再度令国人感受到了所谓的颠倒黑白之恶,其偷天换日的累累罪行更是令人细思极恐。

而更可怕的是,苟晶的遭遇,还只是万千受害者的冰山一角,它们仅仅是动动手指,就轻易毁掉了别人本可以更辉煌灿烂的人生,抹掉了别人寒窗苦读10年的辛勤付出,砍断了别人借助高考一飞冲天的翅膀。

在静夜史看来,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样利用所谓的权力改变别人命运的罪行,万死不足以恕其罪,非千刀万剐不足以平众怒,不打入十八层地狱不足以抚民心。

但是,有人说了,你本来出身农家,除了成绩好一无是处,尤其是原生家庭根本不能提供让你展翅高飞的平台。说难听点儿,即便没有这样的冒名顶替事件,你的人生也不会比现在好太多。

这句话确实有几分道理,毕竟社会地位这个东西,绝不是靠一代人就能彻底扭转的。但前提是它的恶行破坏了高考最基本的公平性。我以后或许大概率不会大富大贵,但你却给我的人生加上了难以逾越的天花板,彻底改写了我的人生,斩断了我上升的所有可能性,如果这都不算罪恶,那和前些日子某知名律师那句“它嫖娼从不找16岁以下少女,这是它的底线”有什么不同?这不仅是公然侮辱国人智商,更是挑战国家法律的威严。

也有的人说了,虽然苟晶两次被冒名顶替,但今天的她以前在杭州买的房,日子过得还不错,这充分说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理。而顶替苟晶的那个高三班主任的女儿,虽然顶替了苟晶,但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过得远不如苟晶潇洒,所以苟晶不应该过分苛责。

这句话似乎更有道理,以至于静夜史认为苟晶不仅应该实名举报,更应该以更凶狠的方式以牙还牙。

你过得不好,只能说明你即便套上再光鲜的外表,也终归是个如假包换的垃圾,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垃圾,一个给你机会都抓不住的垃圾。而苟晶,因为尔等的暗箱操作,本应该有远大前程的人生被别人利用,自己却被打入地狱难以翻身。

也许出身农家的苟晶因为没有高三班主任这样所谓神通广大的父母帮助自己一飞冲天,但凭借全区第四的成绩,即便考不上清北,最起码也能有一个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即便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最起码也有了名校毕业的学历。

而因为人生被偷,没有学历的苟晶不得不从基层做起,进过工厂,推销过电话卡,做了太多本不应该是她该做的工作,吃了太多她本不应该吃的苦。

到头来,人家通过奋斗过得更好还有错了?她不应该过得更好吗?

但是她过得真的不好,在她鼓足勇气实名举报,誓要为自己被偷走的人生讨个说法时,他的高三班主任给他送来1万块钱的私了费,还带领几个大汉跨省到浙江和她“面谈”,而有关部门更是威胁她删掉帖子,作为受害者的苟晶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加害者,而那个不争气的窃贼反而受到了所谓的同情!

天理何在?

作为千千万万被顶替上大学的受害者之一,苟晶不幸的,因为她本可以飞得更高。尤其是作为女性,她本可以嫁得更好,有一个更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就是这罪不可恕的高三班主任等东西,毁掉了苟晶的人生,毁掉了她至少两代人!

但苟晶又是幸运的,因为在越来越透明的网络时代,她终于有机会为自己的不平发声,尽管她的人生已经无法重来,但她的故事,却可以给更多人希望,让更多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不过随着当前信息被披露得越来越多,我们的恐惧似乎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苟晶本不应该参加的第二次高考。因为在第一次被冒名顶替后,“李鬼”就已经拿着苟晶的档案在北京“镀金深造”了,这意味着苟晶根本就不可能参加第二次高考。

但是为了避免所谓的破绽,这个看不见的利益链条不仅为苟晶安排了第二次高考的机会,更为她安排好了野鸡大学的归宿,不仅轻易地毁掉了她的人生,更对她的复读等努力进行无情的调侃。而对“苟晶早被选中”的这一切,苟晶全然不知情,而即便知情也无能为力。

真诚地希望,苟晶的事件能有一个令民众更满意的结果,高考作为公认的最公平的考试方式,一直都是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学子的上升阶梯。希望苟晶能够尽快得到一个更好的答案,也希望这样的事件不再发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