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網絡上很多所謂的“死者爲大”的道德綁架一樣,只要人死了,或者病了殘了,那麼他生前犯下的所有錯誤和過失似乎就可以一筆勾銷了,作爲真正受害者的一方不僅要承受所謂的道德綁架,甚至還有變本加厲的網絡或現實暴力。

而苟晶兩次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不僅再度令國人感受到了所謂的顛倒黑白之惡,其偷天換日的累累罪行更是令人細思極恐。

而更可怕的是,苟晶的遭遇,還只是萬千受害者的冰山一角,它們僅僅是動動手指,就輕易毀掉了別人本可以更輝煌燦爛的人生,抹掉了別人寒窗苦讀10年的辛勤付出,砍斷了別人藉助高考一飛沖天的翅膀。

在靜夜史看來,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樣利用所謂的權力改變別人命運的罪行,萬死不足以恕其罪,非千刀萬剮不足以平衆怒,不打入十八層地獄不足以撫民心。

但是,有人說了,你本來出身農家,除了成績好一無是處,尤其是原生家庭根本不能提供讓你展翅高飛的平臺。說難聽點兒,即便沒有這樣的冒名頂替事件,你的人生也不會比現在好太多。

這句話確實有幾分道理,畢竟社會地位這個東西,絕不是靠一代人就能徹底扭轉的。但前提是它的惡行破壞了高考最基本的公平性。我以後或許大概率不會大富大貴,但你卻給我的人生加上了難以逾越的天花板,徹底改寫了我的人生,斬斷了我上升的所有可能性,如果這都不算罪惡,那和前些日子某知名律師那句“它嫖娼從不找16歲以下少女,這是它的底線”有什麼不同?這不僅是公然侮辱國人智商,更是挑戰國家法律的威嚴。

也有的人說了,雖然苟晶兩次被冒名頂替,但今天的她以前在杭州買的房,日子過得還不錯,這充分說明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真理。而頂替苟晶的那個高三班主任的女兒,雖然頂替了苟晶,但卻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過得遠不如苟晶瀟灑,所以苟晶不應該過分苛責。

這句話似乎更有道理,以至於靜夜史認爲苟晶不僅應該實名舉報,更應該以更兇狠的方式以牙還牙。

你過得不好,只能說明你即便套上再光鮮的外表,也終歸是個如假包換的垃圾,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垃圾,一個給你機會都抓不住的垃圾。而苟晶,因爲爾等的暗箱操作,本應該有遠大前程的人生被別人利用,自己卻被打入地獄難以翻身。

也許出身農家的苟晶因爲沒有高三班主任這樣所謂神通廣大的父母幫助自己一飛沖天,但憑藉全區第四的成績,即便考不上清北,最起碼也能有一個更廣闊的就業平臺,即便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最起碼也有了名校畢業的學歷。

而因爲人生被偷,沒有學歷的苟晶不得不從基層做起,進過工廠,推銷過電話卡,做了太多本不應該是她該做的工作,喫了太多她本不應該喫的苦。

到頭來,人家通過奮鬥過得更好還有錯了?她不應該過得更好嗎?

但是她過得真的不好,在她鼓足勇氣實名舉報,誓要爲自己被偷走的人生討個說法時,他的高三班主任給他送來1萬塊錢的私了費,還帶領幾個大漢跨省到浙江和她“面談”,而有關部門更是威脅她刪掉帖子,作爲受害者的苟晶彷彿一夜之間成了加害者,而那個不爭氣的竊賊反而受到了所謂的同情!

天理何在?

作爲千千萬萬被頂替上大學的受害者之一,苟晶不幸的,因爲她本可以飛得更高。尤其是作爲女性,她本可以嫁得更好,有一個更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就是這罪不可恕的高三班主任等東西,毀掉了苟晶的人生,毀掉了她至少兩代人!

但苟晶又是幸運的,因爲在越來越透明的網絡時代,她終於有機會爲自己的不平發聲,儘管她的人生已經無法重來,但她的故事,卻可以給更多人希望,讓更多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不過隨着當前信息被披露得越來越多,我們的恐懼似乎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苟晶本不應該參加的第二次高考。因爲在第一次被冒名頂替後,“李鬼”就已經拿着苟晶的檔案在北京“鍍金深造”了,這意味着苟晶根本就不可能參加第二次高考。

但是爲了避免所謂的破綻,這個看不見的利益鏈條不僅爲苟晶安排了第二次高考的機會,更爲她安排好了野雞大學的歸宿,不僅輕易地毀掉了她的人生,更對她的復讀等努力進行無情的調侃。而對“苟晶早被選中”的這一切,苟晶全然不知情,而即便知情也無能爲力。

真誠地希望,苟晶的事件能有一個令民衆更滿意的結果,高考作爲公認的最公平的考試方式,一直都是很多人,尤其是農村學子的上升階梯。希望苟晶能夠儘快得到一個更好的答案,也希望這樣的事件不再發生。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