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班长兼纪律委员子路

有班长就得有副班长,有学习委员就得有纪律委员。班长和学习委员被颜回做了,比颜回年龄大、入学早的子路有些不服气,但是没办法,谁让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呢。

子路能够到孔子的“青年政治学院”来上学,还要好好地感谢孔子。如果没有孔子的教导,子路就是一个好勇斗狠的“街头混混”,哪天在黑帮的火拼中丢了性命也未可知。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比颜回大二十一岁。他勇猛耿直,性情粗犷。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是批评孔子最多的人,作为回报,他也是被孔子批评最多的人。孔子和子路的关系,介于兄弟和师徒之间。虽然在很多事情上,子路经常批评孔子,但孔子还是很喜欢他,对子路的评价很高,说他有治国安邦的才能。

孔子曾经高度评价子路,“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意思是,“自从子路做了我的学生,我就没有听到什么坏话”。这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子路凶猛异常武功高强,谁要是敢说孔子坏话,子路第一个冲上去,揍他个满面桃花开满地找牙。另一层的意思是,孔子有子路的约束,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这样别人就不会说孔子的坏话了,也就听不到恶言恶语和风言风语了。所以,让这样一个同学做副班长,监管班级的纪律,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生活委员子贡

我们现在读书,上学家长送到学校,放学家长再接回家中,好菜好饭供着,幸福指数相当高。但在孔子“青年政治学院”,学生们得自己干活谋生,过艰苦的集体生活。孔子的学生大部分是穷人,又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不一样,要搞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必须有一个能力很强的学生,来做生活委员。

一般来讲,女生是生活委员的合适人选。但遗憾的是,孔子的三千多弟子中,连一个女学生都没有。这一点,孔子应该自我检讨,当然,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孔子。古人崇信“女子无才就是德”,认为女孩子不用去上学,只要学会洗衣做饭针线活,以后找个好婆家,这一辈子就完事大吉了。这种思想,严重剥夺了女同胞的受教育权,应该狠狠地批判。所以,要说是错误的话,孔子的错误也是时代的错误。

既然找不到女学生做生活委员,那最合适的只有子贡了。子贡是卫国来的留学生,他有两大优势让他胜任生活委员一职。第一个优势是能言善辩,是个做职业外交官的料。后来,子贡果然成了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当时鲁国周边的安全环境相当糟糕,周边都是心怀鬼胎的大国,鲁国被像一块“三明治”,被夹在里面,日子很难捱。跟晋国好,那么齐国就来揍;跟齐国好,楚国不高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鲁国“整个人都不好了”。子贡虽不是鲁国人,但老师是鲁国人,老师的国家有困难,作为学生肯定义不容辞。子贡奉孔子之命,在周边的几个大国走了一趟,严重调拨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结果几个国家打了起来,留下鲁国在一边“偷笑”,过自己的安稳日子。

第二个优势就是子贡最有钱。在现代社会,让有钱人当领导,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贪污受贿拿回扣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贪得无厌的人。同理,让子贡掌管班费,绝不会有贪污、挪用的情况出现,倒是有一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子贡经常拿自己的钱补贴班级。

在孔子的一帮穷学生中间,子贡显然是个另类,他是个做生意的高手。孔子曾经表扬他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说,子贡不相信自己是个穷命,他决定做生意,结果他居然是个天才,看项目眼光很“贼”,做什么都赚钱。如今股市风云变幻,是“熊”是“牛”谁也看不清楚,“散户”们没几个人能赚得了钱,但要是让子贡先生出来炒股,定会赚得盆满钵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