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8岁少年因搬开130斤石头,被葬在北京闹市中,火车为他改道。

中国传承了千年文明,从来都不缺乏仁人志士。耳熟能详的三国,乃时势造英雄的典型范例。这些英雄,这些忠肝义胆的人为了正义、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舍身取义。他们的义举也永远在人民的心中,流芳百世。

在《韩非子·诡使》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这些保家卫国的人,不为名利,只为了内心那颗热忱的心。

如今,我们把那些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及为争取大多数人的合法正当利益而壮烈牺牲的人,称之为烈士。

烈士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只要是符合这些特质,他们就是受人敬仰的烈士,国家的忠诚卫士。

在河南有一位18岁的少年,他在紧急关头搬开了一块重达130斤的石头,从而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不幸的是,这位少年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且听细细道来吧。

烈士年仅18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今天要讲述的这位烈士十分年轻,他的名字叫孟凡章。虽然名字里有一个平凡的“凡”,但他的一生却一点都不平凡,他永远活在了中国人的心中。

孟凡章1951年出生在河南省沈丘县纸店镇纸西行政村,如果不牺牲的话,今年也才69岁,人生的路还很长。但他的生命却定格在了1969年,牺牲的时候年仅18岁。这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

独自一人搬开130斤石头,不幸卷入火车底

孟凡章的一生注定不会平凡,因为他在1967年念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入团,又在1968年入伍,从而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都说入伍是男人的第二次生命,这一点不夸张。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的体验,好男儿已经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而孟凡章已经和铁路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缘,相守相伴,最终也在铁路上结束了人生。

铁路的飞速发展,给运输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动力。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动力曾经一度是蒸汽机,1952年12月,中国第一台机车落成出厂,被称为“解放型”的这种机车成为我国第一代货运蒸汽机车

到1963年时,我国已经开始制造第一代内燃机车,到1969年时,已经开始试制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也就是说,在孟凡章入伍之后,接触到的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火车了。

内燃机车的轰鸣划破夜空,一列火车疾驶而来。本来很正常的一幕,却被一块横卧在铁轨内侧的大石头无情打破。

孟凡章走在铁路专线路基上,两眼敏锐地看着周围,当看到那块大石头后,心中一惊。每天都会进行检查的铁轨,突然多出一块巨石,肯定是有人故意使坏,想要导致火车出现事故,居心叵测的背后,难以想象是怎样的阴谋。

但这些都只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立刻要做的事情是把石头搬离轨道。眼看着火车呼啸着过来,已经越来越近了。孟凡章为了避免一场重大的事故发生,他毫不犹豫地猛冲上去。霎时间,飞奔的列车喷着浓烟、气浪,直朝孟凡章压来。

但这些都没有吓倒这位年轻的英雄,他用尽了所有力气,终于将这块巨石从轨道内推了出去,列车司机很警觉,瞬间就发现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立即紧急刹车。但巨大的惯性使列车冲出了一百多米。火车脱险了,英雄孟凡章却被卷进车轮底下。

生命曾可贵,但死得重于泰山,也值了。经过医生全力抢救之后,孟凡章苏醒了过来,他最担心的还是火车有没有脱险。

他断断续续地说:“……不……要管我,救火车要紧!”“……火车……火车得救了吗?”

是的,火车得救了,但孟凡章却牺牲了。有谁能够想到,一个18岁的少年,能把重达130斤的石头在极短的时间内弄出铁轨,这得需要多少的力气?

葬在北京闹市中,火车为他改道

孟凡章并不是身形高大的飙汉,但他肩上的重担让他瞬间爆发出了无尽的气力。

这名年仅18岁的战士,牺牲之后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他们背心悲痛,对于这种气魄,这种无私的情怀,不仅是崇拜,还要继续传承下去。

为了让烈士有一个好的归属,孟凡章的遗物、遗照保存在沈丘县烈士陵园,而他搬动的那块大石头则存放在革命军事博物馆。

除此之外,部队为了纪念他,在他牺牲的铁轨上修建了坟墓,骨灰一半安放于此,一半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北京市民为了纪念他,在他牺牲的地方——首都繁华的丰台区云岗的街心花园修建了陵园,并树碑。至此,河南18岁少年也能够在北京闹市中驻足,时刻保卫着深爱的祖国。

因为在铁轨上修建了坟墓,所以火车经过此地时,也要为他改道,这是人们对于英雄的尊敬,也是对烈士的敬畏。

小结

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深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所以要倍加珍惜。

与孟凡章一样的烈士还有太多太多,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了一首异常嘹亮的乐谱,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国家卫士,什么叫中国军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