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核武器的威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雖然截止到現如今,核武器只在二戰時使用過一次,但是這已經足以讓大多數國家對核武器趨之若鶩。據瞭解,自從二戰結束後,由於見識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全世界有很多國家開始研製核武器。畢竟在當時冷戰的背景下,各國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那麼纔會有一定的安全感,不至於總是提心吊膽的。

然而研製核武器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其中付出的艱辛是很多人無法切身感受到的。這一方面是來自美國等國的核技術封鎖,美國只想一家獨大,不願意其他國家也研製出核武器。另外一方面原因則是核武器的研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科研實力或者經濟實力不夠強的話,那麼根本就無法獨自研製出核武器。

除了在研製的時候充滿艱辛和危險外,當核武器在試爆的時候同樣也是充滿挑戰性的。據瞭解,當核武器從空中墜落時,大約需要45秒的時間引爆。而核武器在引爆的時候,死亡半徑能達到45公里,覆蓋的範圍非常廣。一個不小心,飛行員很可能把自己性命都交代出去了。那麼既然引爆核武器如此危險,丟炸彈的飛機要怎麼逃脫呢?

其實有這樣的疑問很正常,畢竟核彈的威力那麼大,而且在當時也不像現在這樣有很多高科技手段。不過這樣的擔心其實是多餘了,因爲在試爆核彈的時候,科學家們早就經過了嚴密的計算。首先爲了防止核彈爆炸時產生的光照和輻射對飛機造成影響,飛行員駕駛的飛機表面都被塗成了白色,這樣就可以達到減少吸收和反輻射的效果。

再者就是飛機飛行時的速度了,當時我軍飛行員駕駛的是轟6。在科學家們的計算中,加上核彈墜落的45秒時間,只要轟6的飛行速度能達到1800公里每小時,那麼就不會受到核彈爆炸時的波及,而這樣的速度對轟6來說是輕而易舉的。其實這也是爲何使用轟炸機執行任務的原因之一,如果使用其他類型戰鬥機的話,估計就無法完成任務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核彈投擲工作都是這樣平安無虞了。1961年10月30日蘇聯試驗沙皇核彈時就驚險異常。雖然在試爆前科學家們也在飛機表面塗上了白色反光材料,並且還專門安裝了一個重大800公斤的減速傘,但是最終仍然使得執行任務的飛機幾乎解體,飛機的結構被摧毀。幸運的是,圖-95轟炸機最終安全降落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決定做了,那麼總會有成功的一天。熟悉我國研製核武器過程的人就知道,要不是以錢學森和于敏等老一輩科學家們在背後的夜以繼日的默默奉獻,那麼是不可能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研製出核武器的。和那些明星和主播們相比,這些科學家們纔是我們真正應該崇拜和學習的偶像,如果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有現如今美好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