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要關聯關係未披露,穎泰生物鉅額融資難掩成長頹勢

累計股權融資逾23億元后,新三板農藥公司——穎泰生物(833819)計劃再募資5.45億元加碼主業以及償還銀行貸款。

作爲首批入選“精選層”的公司,穎泰生物因其龐大的營收規模而引發市場關注。然而,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該公司未披露重要關聯關係——主要供應商中有三家爲公司股東,在頗爲錯綜複雜的安排背後,穎泰生物盈利能力已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從公司近三年研發投入佔收入比例、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淨資產收益率、發行前總股本規模等5項指標來看,公司質地一般,已經過了成長期,此次轉板不排除讓原股東套現離場”,6月22日,一位資深會計師指出,穎泰生物的應收賬款計提政策比較激進,供應商、客戶與公司特殊關係背後是否存在利益安排尚需進一步調查,公司真實盈利能力存疑。

重要供應商特殊關係隻字不提 

穎泰生物未披露公司前五大供應商與公司的股權關係,其背後是否涉及特殊的利益安排更讓人浮想聯翩。

公開發行說明書顯示,穎泰生物2019年前五大供應商中,卓辰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卓辰實業”)、雙陽化工淮安有限公司、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青股份”)分別爲穎泰生物的第一大、第三大和第四大供應商。報告期內,穎泰生物對其的採購金額分別爲2.23億元、1.30億元和0.86億元,佔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爲6.12%、3.57%和2.36%。

穎泰生物在回覆股轉公司的問詢時宣稱,上述供應商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高管、核心技術人員及其他關聯方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供應商之間亦不存在關聯方關係。

但這一說法顯然與事實不符。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2019年6月12日,穎泰生物發佈定增報告書,共有三家法人及三位自然人認購了此次股份。其中,江蘇省雙陽化工有限公司(下稱“雙陽化工”)、上海昊通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昊通投資”)、長青股份、黃斌分別認購600萬股、360萬股、180萬股和200萬股。每股發行價5.55元,上述認購對象共斥資7407萬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黃斌持有雙陽化工63.50%股權,爲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同時,黃斌持有雙陽化工淮安有限公司50%股權,雙陽化工持有雙陽化工淮安有限公司30%股權。此外,自然人朱華持有昊通投資90%股權,同時持有卓辰實業70%股權,卓辰實業30%股權由昊通投資持有。這意味着,雙陽化工、黃斌、昊通投資均是穎泰生物相應供應商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股轉公司信息披露規則中對於“關聯法人”的認定共有6條標準,其中用得較多的量化標準爲:直接或者間接持有掛牌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組織。

“但於上市公司而言,理應謹慎認定、且需要遵從實質重於形式的標準”,6月22日,兩位信披專業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鑑於上述供應商進入穎泰生物前五大供應商,儘管其持股比例未達到5%的標準,但理應認定爲關聯方,與上市公司存在關聯關係。

股轉公司信息披露規則亦規定,“中國證監會、全國股轉公司或者掛牌公司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認定的其他與公司有特殊關係,可能或者已經造成掛牌公司對其利益傾斜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亦認定爲“關聯方”。

6月22日,長青股份證券部一位人士稱,該公司參與穎泰生物定增的180萬股,至今仍未賣出。由於穎泰生物披露的細節有限,昊通投資、雙陽化工、黃斌持有的定增股份是否賣出不得而知。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2017年,長青股份以2.63億元的採購金額位列穎泰生物第二大供應商,2018年卻消失在前五大供應商名錄。2019年,長青股份斥資999萬元參與穎泰生物定增,當年,長青股份便以1.30億元的採購金額位列穎泰生物第四大供應商。

激進會計政策遭質疑

作爲一家農藥公司,穎泰生物以農化產品貿易起家,通過不斷融資、不斷併購的方式向上遊生產環節延伸,公司的產品分爲自產產品和貿易產品。其中,自產產品主要包括農藥原藥、製劑及中間體,涵蓋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三大品類,分別應用於防除雜草等有害植物、防治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及防治害蟲。貿易類產品主要爲草甘膦、麥草畏、雙甘膦等大品類廣譜性除草劑原藥及中間體產品。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穎泰生物自2015年掛牌以來累計增發3次,累計募資淨額爲23.23億元。2017年—2019年,穎泰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爲61.40億元、62.32億元和52.9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爲2.92億元、4.43億元和2.8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爲1.55億元、4.32億元和2.69億元,對應當期毛利率分別爲16.40%、23.10%和24.51%。

儘管如此,2017年—2019年,揚農化工、長青股份等13家同行業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爲28.30%、29.37%和26.70%,穎泰生物的毛利率低於行業平均值。

讓穎泰生物引以爲豪的是其銷售規模。根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2018年,公司分別位列全國農藥銷售百強的第3名、第2名、第3名、第1名和第2名。不過,2019年,全國農藥銷售百強企業中,穎泰生物已經滑落至第4名。 

此外,穎泰生物的海外客戶也成爲公司的加分項,公司高達59%的銷售收入來源於國外銷售。然而,贏得這些客戶也是要付出代價的——穎泰生物境外銷售以180天信用期爲主。這一信用政策導致客戶佔用了公司大量資金,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顯著低於同行業水平——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申萬行業分類的25家A股農藥上市公司2019年應收賬款週轉次數平均值爲9.92次,而穎泰生物同期爲3.95次。

對於這些龐大的應收賬款,穎泰生物採取的新的壞賬計提政策——預期損失率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損失。6個月以內應賬賬款預期信用損失率爲0.11%、6-12月預期信用損失率爲0.98%。然而,湖南海利、長青股份、江山股份等8家可比上市公司中,6個月以內應賬賬款預期信用損失率均高於穎泰生物,且4家公司均按照5%計提。同樣,穎泰生物6-12月預期信用損失率也大幅低於同行。

穎泰生物一直強調公司主要客戶爲國際農化巨頭,公司近年來不斷融資、多次併購,儘管收入規模較大,但盈利能力卻不斷下滑。2017年—2019年,公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爲7.28%、10.92%、7.06%。

如今,儘早完成融資對於穎泰生物至關重要。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穎泰生物期末資產負債率分別爲67.94%、66.14%、64.31%。

公司“高存高貸”的財務特徵明顯。一方面,公司同期期末貨幣資金分別爲35.81億元、18.41億元、14.93億元,但其中的受限資金比例分別爲58.86%、75.42%、86.24%。

另一面,公司短期償債壓力大——2019年末,公司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爲24.29億元、13.45億元,而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卻持續下降——2017年—2019年,穎泰生物流動比率分別爲1.15、1.03、0,77,速動比率分別爲0.90、0.73、0.50。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捉襟見肘的情況下,穎泰生物還大肆分紅——自2017年至今,公司累計現金分紅8.93億元(含2019年年度權益分配),佔最近三年母公司淨利潤合計10.17億元的87.80%。

這些錢最終流向了哪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