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31期:

光绪帝跟慈禧太后,举全国之力,历经万难,终于赶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前修好了颐和园。

随着慈禧太后的寿辰临近,本想安安稳稳过个生日,结果朝鲜那边东学党起义了。袁世凯一再要求清朝廷增兵,终错过了最佳时机,待东学党起义被镇压后。日本和清政府同时派兵到了朝鲜,而且日本是8000人,清军只有2000多人。

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忧心忡忡,不断写信给李鸿章,请求出兵朝鲜,中日大战一触即发……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31期:日本进军朝鲜,明摆着要与清朝开战,李鸿章为什么不积极备战?

一、

袁世凯当时坐镇朝鲜,当时的身份类似于商务大臣,但真实身份类似于朝鲜的太上皇。

最早朝鲜1882年爆发壬午事变,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的淮军东渡朝鲜,镇压叛变,也就是从这时候起,袁世凯开始在朝鲜崭露头角。

1884年,甲申政变爆发,当时的金玉均等人代表的开化党叛变,在日本人的怂恿下,劫持了朝鲜国王。当时的袁世凯,在朝鲜还不是老大,两个大将领吴兆有和张光前均表态要等朝廷消息,不愿意担责。但那时候电报还没能铺到朝鲜,等个朝廷命令要半个月时间,袁世凯当机立断,主动担责,带头冲锋,粉粹了叛变。

此战一举奠定了清朝为朝鲜宗主国的身份,但也把袁世凯推到了风口浪尖,不仅他的上司和同僚嫉妒他,日本人也恨他入骨:

“憾之刺骨,百计排陷之。”

于是就有了《走向共和》一开篇,袁世凯落魄到被一名妓女收留的地步,还是李鸿章力挺袁世凯,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为由,再次把袁世凯派回了朝鲜。

可以说,袁世凯坐镇朝鲜的这十来年,有效遏制了日本及俄国对朝鲜的渗透,也招致了日本更加刻骨铭心的恨!

但1885年,李鸿章在跟日本谈判的时候,也就是《中日天津条约》留下了这么一条隐患:

“朝鲜有内乱,双方无论谁派兵都须预先通知对方。”

二、

正因为有这么一条,于是日本驻朝鲜临时代办杉村俊,就去给袁世凯解释日本出兵的理由。并且建议,袁世凯请示清朝廷也出兵朝鲜,其目的很明确了,就是要在朝鲜制造摩擦,两国开战。

当消息传到李鸿章耳朵之后,他又在做什么呢?

大清朝的人啊,尤其是当权者,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权力和威严能不能得到保障。

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听从袁世凯的请求,出兵朝鲜,以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利益。马三俊则表示,小日本哪有那么厉害,这是袁世凯夸大其词,并没有那么严重。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李鸿章拍板,同时也警告袁世凯,到底谁才是老大,谁听谁的命令:

“袁世凯毛病也有,见识也有,他的话要听,又不可全听。”

这种道理也类似于《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不听从邬思道的建议,推掉刑部冤案的主审差事,回头自己把自己弄病了一样。

但邬思道的情况跟袁世凯可完全不同,袁世凯可是就在第一线盯着呢,李鸿章远在千里之外。而且李鸿章也是靠袁世凯提供情报,他的判断,哪有老四胤禛亲身经历判断的准?

由于朝鲜是清朝仅剩的一个藩属国了,里面有大量的利益纠纷,而且也跟朝鲜签订了很多有利于清朝的条约。丢掉它,就如同到口的肥肉丢了,不仅袁世凯不愿意,盛宣怀也不愿意啊,他还指望在朝鲜做生意了,清廷同样不愿意。

三、

其实,越怂,日本越进一步,不要觉得当初不管朝鲜,甲午战争就不会爆发了,那是痴心妄想。

日本国从明治维新的那一刻起,注定野心得不到满足,1887年就制定了征讨清朝国策,这一点在《走向共和》开篇,李鸿章也好,慈禧太后也好,就已经清楚。

日本的设想是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从而称霸世界。

后来在执行的过程中,先是进攻台湾,被英美两国调停,再加上清军抵抗,日军实力不咋地,失败,但此战之后不久,其吞并了琉球国,第二步就是吞并朝鲜了。

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很奇怪的,一旦制定了计划,他们会不遗余力的促成实现。未来的几十年,甚至近百年,日本就是这样走过来了,直到挨了两颗原子弹。

李鸿章知道,跟日本开战,必然要压上自己的北洋水师,这是他的立身之本,对比日本舰队,并无必胜的希望。

所以,他一方面少量派兵增援朝鲜,一是表明态度,朝鲜有事,宗主国朝鲜是要管的。二是少派点兵,以免刺激到日本,反而增加摩擦,增加战争的风险。三是给袁世凯一颗安心丸,给他增兵了,让他继续保持警惕,与日本人周旋。

另一方面,他则结合上一次西方列强调停成功的经验,再次把希望放到了调停上面,而没有积极备战。

同时,面对其他人对其派兵太少的质疑,李鸿章还反劝对方安心:

“日本国体制与我不同,像大举出兵这种大事,一定要经过国会批准。”

四、

其实李鸿章的意思就是说,日本国跟大清不同,清朝是皇上(太后)说得算。而日本,天皇说的不算,内阁又跟国会不合,他们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的。

况且征讨清国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日本国的财政根本支撑不了,国会怎么可能会同意这个愚蠢的决定呢?

结果,他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日本还是向朝鲜派兵8000,并试图挑起跟清军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提出来要跟日本同时在朝鲜撤兵,显然,这种请求日本是不会答应的。

李鸿章为了避战求和,又提出,清军单方面从朝鲜撤军,以避免刺激到日本。

那么,让我们奇怪的是,李鸿章为什么一直避战呢?

第一个原因,也是后来甲午战争过程中,主战派一直抨击他的原因,那就是李鸿章想保存实力。毕竟这场战争消耗的是李鸿章的军队,也是他的立身之本,仗打赢了,那是清朝的胜利,打输了,那是李鸿章的失败。不管是输是赢,最终消耗的是李鸿章自身的力量,这一点上,他是不愿意的。

二是,跟日本开战,主要从陆战和海战两个方面展开,而北洋水师不过是徒有其表。虽然号称亚洲第一,但其实就是表面,真实实力李鸿章自己是清楚的,是打不过日本舰队的。一旦开战,即使勉强打胜了,也是惨胜,北洋水师也将元气大伤,这是李鸿章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三是,此时正是慈禧太后要过寿辰的时候,慈禧太后是主和的,光绪帝是主战的。李鸿章毕竟是太后的人,他主和也就顺理成章了,毕竟太后之事无小事,打仗会让太后不高兴,过不好寿辰,这是李鸿章更担心的事情。

再有,清朝的财政很困难,甲午中日战争,与其说是清朝跟日本的战争,不如说是李鸿章一个人对战日本国全国人。以一己之力,对抗一个国家,怎么能打得了?

五、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是一直避战的,一方面寄希望于西方列强调停,一方面寄希望于日本国内部的争斗,在犹犹豫豫,左右摇摆的前提下,根本没有积极备战。

有人讲,李鸿章单方面从朝鲜撤兵是可行的,至少在国际舆论上置日本于不义之地,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呵呵,此观点着实可笑,想想九一八,想想卢沟桥,想想南京,日本但凡要点脸面,后面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所以,光绪帝面对李鸿章提出要撤兵的想法,提出了反对:

“彼顿兵不动,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将来进剿,徒劳往返,属殊非计。”

其实,光绪帝的意思很清楚,我们不能一味的避战,一味的求和,我们得两手准备。如果对方没有按照我们设想的走法走呢,我们岂不是陷入被动了?

后来光绪帝又给李鸿章下御旨:

“现在倭韩情事已将决裂,如势不可免,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身膺重寄,熟谙兵事,断不可意存畏葸。著凛遵前旨,将布置进兵一切事宜迅筹复奏。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驯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由此可见,李鸿章确实一直在避战,并没有积极准备,后来光绪帝又给李鸿章下御旨:

“若待事之决裂而后议战议守,势已无及,不可不先事筹备。著李鸿章预为筹划,水陆各军如何分进,粮饷军火如何转运,沿海要口如何防守,一切事宜,熟筹调度,谋定后动,方可迅赴戎机。”

由此可见,光绪帝对李鸿章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主和是一方面,但是备战也得准备起来,言辞之间,是对李鸿章战备不足的责备。

倒是袁世凯,苦苦求李鸿章增兵朝鲜无果后,于1894年7月19日偷偷溜了。几天后,日本进攻了朝鲜皇宫,抓住了亲中的国王,随后又不宣而战,袭击了清军运兵船,至此甲午战争正式打响。

我叫杨角风,我们讲的并非《走向共和》,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第31期到此结束,下期更精彩,喜欢就请关注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