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農機指南!我們先來看一個筆者經歷過的真實的案例,這是一個典型的自己傷害自己的安全事故:一位農用三輪車駕駛員因發動機起動困難故障到發動機生產廠家去修車,因農用三輪車購機時間已超過兩年,過了三包期,發動機廠家服務人員鑑定後同意修理,但需收取配件費、修理工時費。用戶不願意出修理工時費,認爲修理的技術難度並不高,自己也可修,就提出自己購買配件後借用廠家的工具與場地自行修理一下。

| 農機小課堂 |安全事故

經廠家服務人員同意後,農用三輪車駕駛員購買了柴油機配件,從修理車間借了工具,就把農用三輪車開到修理車間門前靠牆的地方開始自行修理。用戶的農用三輪車是液壓自卸的,其就先把農用三輪車的後車斗升起來,然後熄火後自己就在農用三輪車與圍牆的一側,彎腰趴在車廂與車架的中間開始拆卸修理柴油機,此時駕駛員處在圍牆與農用三輪車之間,從機修車間門口是看不駕駛員,只能看到三輪車的另一側。剛開始修的時候,因工具拿的不全,三輪車駕駛員還到修理車間重新又拿了一次工具,之後這位駕駛員就一直彎着腰在修車,未有人注意到有什麼異常,也沒有出現異常的聲音。

約有近一個小時的樣子,安排其購買配件並借工具給農用三輪車駕駛員的服務人員心想,車應該早修好了,但怎麼一直未見動靜?就到農用三輪車跟前查看情況,不看則已,一看大驚,發現三輪車駕駛員被壓在車廂下邊一動不動,服務人員嚇得立即高喊救人,並打120、110報警救人,但三輪車駕駛員被救出後早已沒了呼吸,好端端的一個人就這樣沒了,實在是可惜。

因爲農用三輪車駕駛員是在工廠內死亡的,其家屬向工廠進行索賠,後經廠家與農用三輪車駕駛員家屬協商,廠家出於人道主義補償其20萬元,此事纔算平息。廠家也對廠裏的安全責任人進行了處罰,重新補充完善了安全規定,開展全員安全教育。

這是一起典型的自己傷害自己的案例,究其原因:

一是沒有安全概念,無知者無畏,不知道安全重要的人什麼都不會害怕;

二是不重視安全,沒有在自卸拖車升起來後,在自卸拖車下放置輔助支撐物,一旦自卸拖車落下,輔助支撐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三是存在僥倖心理或經驗主義:上次我沒有加輔助支撐,拖車也沒落下來,這次我也不需要加輔助支撐;

四是有的自卸拖車車廂上沒有安全標誌,安全標誌非常重要,一定要在醒目的地方增加安全標誌,提醒用戶時刻注意安全。

“四不傷害”是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讓他人受到傷害。“四不傷害”聽起來似乎平淡無奇,但其中卻蘊涵着非常深刻的安全哲理,它是長期安全生產工作實踐積累出的寶貴經驗,是“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的具體體現,強調自我保護,強調相互珍重。同時,我們還要強調“四不放過”:一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二是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三是事故責任人和廣大羣衆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四是事故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過。

願“四不傷害”、“四不放過”牢記在大家的心中,願天下所有的農機人平安!健康!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的分享啦,希望能爲大家帶來幫助,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評價並提出建議哦~

本文由農機指南原創,農機指南擁有其版權,未經農機指南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注: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