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1938年1月,八路军炮兵团成立了,邱创成被任命为炮兵团政委。炮兵团虽然名称上是一个团的编制,但是家底子非常薄,整个炮兵团也只有12门残缺不全的山炮和4门迫击炮,不用说与日军同等建制的炮兵拥有的火炮不能相比,甚至也只是当时国民党军炮兵团拥有火炮总数的几分之一。

[开国中将邱创成]

特别是真正懂得如何操作这些武器装备的官兵,在整个八路军队伍里也是极少数。

成立炮兵团那就要发挥好大炮的威力,会操炮的战士少,怎么办,那就是召集新兵进行培训。作为政委的邱创成,既要和炮兵团的主官们那样怎样操作这些大炮,还要对征集来的新兵,从源头上把好关,可以说他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

1938年是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的第二年,肩负挽救民族危亡的八路军,除了积极配合国民党军正面抵抗,还大胆向敌后穿插,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形势的发展,客观上造成了八路军的壮大非常迅猛。

伴随八路军的发展壮大,基层急切缺乏意志坚定的干部,炮兵团作为新成立的技术含量较高、战士年龄较轻的军种,尤其缺乏这样类型的干部。

因为,炮兵团作为八路军总部的直属部队,如何按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由一个团,逐渐发展壮大到几个团,甚至几个师,炮兵团不容置疑担任了起步的角色,这就要求在基层军官的选择上必须严格把关,作为选拔干部的第一责任人的邱创成责任尤其重大。

为此,邱创成的工作重心,就是要让刚刚加入炮兵团的新战士在老战士的影响和带动下,懂得为何要参加八路军,成为一名炮兵懂得怎样打仗,为何打仗,这样才能把学习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山炮的操作要领,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今后在具体的战斗中体现出来,邱创成为了炮兵团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付出了许多的心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特别是在老兵的带动和示范下,炮兵团官兵已经能够基本掌握山炮的操作要领。

基于他们迫切的参战请求,八路军总部给炮兵团下达了战斗任务,由训练基地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积极配合八路军第115师在汾阳、离石一带对日军作战。

当时,八路军对日军的作战方式,受限于武器装备的困扰,只能较多的采取伏击战这一形式,充分利用地形,如山坡,以及道路从两山的山谷间通过,让部队埋伏在两边的山梁袭击日军。

同时,牢记这样的作战思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或者日军抵抗的非常顽强,为避免损失,且战且走,直至以最小的损失撤出阵地。

当炮兵团要投入战斗,对于八路军官兵来说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能够取得多大的战果。在八路军指战员看来,就那么几门跑,而且几乎都是修修补补拼凑而成的,能够有多大作用的。

邱创成从作战会议上看出来,许多主官们的眼神对炮兵团能不能发挥作用,并不是那么太过信任的。

主要是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八路军投身到山西抗战战场后,感受过日军强大的炮火威力,对八路军这个成立不久的炮兵团,尤其是他们使用的那些并不是刚刚出厂,全新的制式火炮,非常怀疑这些拼装而成的大炮,会不会有那么大的作用。

初创时期的八路军炮兵

邱创成和来开会的炮兵团的主要领导,看出他们的疑虑,回到炮兵团后,邱创成向官兵们进行战前动员,他说我们就是要让兄弟部队看看,有了我们炮兵团参战是怎样的效果,要让兄弟部队真正感受一下炮兵团大炮怒吼的气势。

炮兵团的战士们听了邱创成的战前动员,心里也是卯足了一股劲,就是要让兄弟部队看看大炮的厉害。

炮兵团按照上级的命令进入了阵地,按照日军行军路线做好了所有准备,只等兄弟部队打响后,让炮弹准确的轰向日军。

当前方伏击日军的枪声响起后,炮兵团知道该是让大炮发挥威力的时候到了。随着一声声装填的口令发出,一发发炮弹呼啸着向正在进行抵抗的日军队伍里炸开来。

正在一门心思对付八路军的日军,根本没有想到八路军也有猛烈地炮火对他们轰击,只能到处乱窜,不是被伏击部队打死,就是被炮火炸死。

炮兵团首次参战,不仅击垮了凶恶的日军,更取得了歼灭日军400多人,缴获战马300多匹的战果。这一仗的胜利,让兄弟部队对炮兵团刮目相看,更流露出日后要是由炮兵团多多参战,那消灭日军就更有信心和底气了。

炮兵团可谓一战成名,在八路军中传出了名气。只要有部队攻不下来的日军阵地,或者对付日军大规模来扫荡,炮兵团都被赋予重任,承担起配合兄弟部队作战,积极支援兄弟部队,共同打击日军,直到取得战斗的胜利。

进入1939年9月,第115师第358旅发动了收复山西昔阳县东冶镇的战斗。由于日军修建了坚固的堡垒,并且配备了较强的火力,第358旅组织了几次进攻,苦于没有强大的火力摧毁日军的碉堡,都未能攻破,战斗突然陷于胶着状态,如果不能尽快攻克这些碉堡,日军的增援部队很快就会赶来,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攻城部队的士气。

上级命令邱创成立即带领两个炮兵连,携带数门山炮赶到阵地。邱创成和指战员们来到阵地后,认真听取了攻城部队对日军碉堡的介绍,为了更准确掌握日军碉堡的方位,便于精确命中那些疯狂吐出火舌的碉堡,又采取各种方式前移,以便更准确的掌握日军碉堡的结构,让炮弹发出更大的威力。

[向日军阵地开炮的八路军炮兵部队]

邱创成和两个炮兵连长把这一切看的非常仔细,迅速研究出作战方案,把数门山炮架设到更为有利的位置,当校正好目标,一发发炮弹从炮管里划出优美的弧线,准确的落在日军的碉堡里。

轰轰声过后,日军的重机枪哑了火,一个又一个日军被震到碉堡外,攻城部队看到日军的碉堡已经硝烟升腾,火力越来越弱。嘹亮的军号声响了起来,日军自诩为八路军无法攻克的东冶镇,回到了八路军的手里。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