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爲《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9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

閒話不多說了,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李佳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因爲前些天,公司接了一個新項目,李佳被任命爲項目負責人,帶領着組員開始加班加點做開發。

爲了這個新項目,李佳等人經常忙到夜裏12點。

一天晚上,李佳又和組員忙到了深夜十一點多,組員陸陸續續回了家。李佳伸了一個懶腰,背起包也出了公司大門。

深夜沒有公交車,李佳也不想打車,心想省些車費錢,走着回家吧!

走了大約20分鐘,他的肚子開始咕咕叫,抬頭一看,見不遠處有一個賣煎餅果子的攤位。

李佳連忙快步走了過去。

“有人嗎?給我來一套煎餅果子!”李佳喊了一聲後,卻沒看見有人出來。

“有人嗎?有人……”話沒說完,就從攤位後面鑽出來一位老太太。

“有人,有人,小夥子你別急,我這就給你弄!”

“您給我加個脆皮,放根香腸,多抹一些醬!”

“好好!記下了,稍等啊!”老太太一邊說着,一邊做着煎餅。

很快,一個熱乎乎的煎餅就做好了。

“來,小夥子你拿好,如果喜歡喫,下次再來啊!”

“大娘,一共多少錢啊?”

“給我4塊錢吧!”

“給,大娘這是10塊錢,您別找了,這麼晚了您快回家吧!”

“謝謝小夥子,那我就不找了,我這就回去了。”

李佳咬着煎餅就離開了。一嘗這煎餅,還確實很好喫。他下意識回頭看看,可這一看,卻讓李佳疑惑不已!

那老太太和煎餅攤位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已經消失不見了!

“這……這怎麼可能?別說一個老太太,就算是個小夥子,也不可能這麼快收攤啊?”李佳摸着腦袋是百般不解啊!

“算了,時候不早了,趕緊回家吧!”李佳邊走邊喫。可到了家,李佳就發起了高燒,一連燒了三天才停。

李佳就覺得那晚碰見的老太太絕對有問題!

病好後,李佳就去那晚碰見老太太的地方找她,但他並沒有發現煎餅果子的攤位,也沒遇見那位老太太。

而在之前煎餅果子攤位上是一個賣水果的老大爺。李佳走過去詢問賣水果的老大爺:“大爺,您知道賣煎餅的老太太去哪了嗎?”

“煎餅?哦!你說的是劉奶奶吧?一年前她就沒了!”

“沒了?是啥意思?”

“就是去世了!”

“啊?”李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心裏默默唸叨着:“這……這怎麼可能呢?難道那晚我遇見的老太太是……那煎餅果子明明是熱乎的啊?”

“你是劉奶奶的什麼親戚嗎?你找她幹嗎啊?生前你們不孝敬,現在來找她又有啥用呢!唉!”

李佳不解,便向大爺瞭解了下情況。

原來劉奶奶的老伴早就沒了,她有一個兒子,在外地生活。兒媳婦從進門不久後就嫌棄這位婆婆,於是就慫恿兒子不回家看望,到老了也不肯接婆婆來家裏養老。

老婆婆不願影響兒子和兒媳婦的感情,一個人默默地生活着。

因爲會做煎餅果子,她就擺了個攤位,經常在這裏出攤。

人們也都愛喫她的煎餅果子,看她年邁體弱,很多人常來捧她的場,結算的時候也會多給她一些錢。

老奶奶每次都會給他們多放一些面和雞蛋,總是和他們開心地聊着天。

可就在一年前的一個清晨,有人照常來買煎餅,卻發現老奶奶呆坐在攤位後面的凳子上。

那些人喊了老奶奶幾句,但她一直沒有答應。人們走過去一看,才發現劉奶奶早就沒了呼吸。

一位年過70歲的老人,半生無依無靠。在凌晨時分,安祥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人們發現:在她的嘴角處,還掛着絲絲的微笑。

結語:

“百善孝爲先”,人都有老的時候,都有需要人照顧、贍養的時候。

故事中老奶奶的兒子、兒媳如此對待自己的媽和婆婆,就不怕自己到老了的那一天,會遭到報應嗎?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