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東麓。

這裏文化底蘊深厚,相傳春秋戰國時縱橫家鼻祖鬼谷子曾在此修道,有講經洞、孫臏峯、龐涓嶺、毛遂洞等大量文化遺存;相傳唐末黃巢起義軍曾在此紮營;770多年前元朝傑出的科學家郭守敬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這裏擁有河北省最大的城市公園,原邢臺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名全球宜居環境500佳。

信都區地處河北省南部邢臺市市區西部,四周分別與沙河市、襄都區、內丘縣、山西省相鄰;境內有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信都又稱信宮(檀臺),在今邯鄲市永年區 (臨洺關) 北;北齊李公緒《趙記》 :趙孝成王造檀臺有宮,爲趙別都,以朝諸侯,故曰信都

下轄8個街道、11個鎮、6個鄉:鋼鐵路街道、張寬街道、中華街道、泉西街道、達活泉街道、團結街道、中興路街道、金牛街道,南大郭鎮、李村鎮、南石門鎮、羊範鎮、皇寺鎮、會寧鎮、西黃村鎮、路羅鎮、將軍墓鎮、漿水鎮、宋家莊鎮,太子井鄉、龍泉寺鄉、北小莊鄉、城計頭鄉、白岸鄉、冀家村鄉,區人民政府駐泉北大街。

據考證商朝祖乙曾遷都於此。春秋時期後屬於邢國、衛國、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信都縣屬,治今邢臺市。西漢高帝元年 (前206)項羽改信都縣置襄國縣。後趙石虎建武元年(335)改置襄都爲襄國郡。隋開皇九年(589)襄國縣改設龍岡縣,據《元和志》卷15龍岡縣:以西北有龍岡,因名之;開皇十六年(596)襄國郡改設邢州,據《元和郡縣誌》邢州:隋開皇十六年置邢州,以邢國爲名,治於龍岡縣。

唐朝初復鉅鹿郡,至德二年(757年)復設邢州。宋宣和元年曾爲信德府,二年(1120)龍岡縣更名邢臺縣;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龍岡縣更名邢臺縣,以古邢國築有檀臺得名,爲信德府府治。金代信德府改爲邢州,元中統三年(1261)邢州改順德府,至元二年(1265)升爲順德路,明洪武元年(1368)又改順德府,清沿明制;邢臺縣隨屬。

民國初邢臺縣屬直隸省冀南道(後更名大名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1937年初屬河北省第十五督察區。1941年邢臺縣分爲邢西縣、邢東縣,均屬太行區六專區;1943年兩縣合併爲邢臺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區六專區。1945年12月邢臺縣分爲邢西縣、邢東縣,其縣城(今邢臺市)設邢臺市,同屬太行區一專區;次年5月兩縣合置邢臺縣,屬太行區一專區。1949年8月屬河北省邢臺專區。

1949年10月邢臺縣屬河北省邢臺專區。1958年4月改隸邯鄲專區;同年12月邢臺市和沙河縣併入。1960年5月邯鄲專區撤銷,改屬邯鄲市。1961年5月復設邢臺專區,邢臺縣隨屬;同年7月與邢臺市和沙河縣分設。1970年邢臺縣屬邢臺地區。

1980年設橋西區,因地處京廣鐵路地道橋以西得名。1983年邢臺市轄橋西區和橋東區。1993年7月邢臺地區與邢臺市合併,隨屬至今。2008年11月設團結街道、中華街道、泉西街道,鋼鐵路街道、中興路街道、章村街道更名爲鋼鐵街道、中興街道、金牛街道(截至目前,民政部、國家統計局等相關資料仍未更名)。

2010年南大郭鄉改南大郭鎮;李村鄉改設李村鎮。2020年6月23日,邢臺市橋西區更名爲信都區,同時將原邢臺縣的南石門鎮、羊範鎮、皇寺鎮、會寧鎮、西黃村鎮、路羅鎮、將軍墓鎮、漿水鎮、宋家莊鎮、太子井鄉、龍泉寺鄉、北小莊鄉、城計頭鄉、白岸鄉、冀家村鄉劃入信都區。

區境位於太行山脈南段東麓山前平原地區,這裏是華北平原西部邊緣,地勢西高東低,有凌霄山、不老青、弧山等山峯,其中不老青海拔1822米;有朱莊和東石嶺、野溝門、東川口等大型水庫;這裏屬於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年均氣溫13.2℃,平均降水554.8毫米,年無霜期200天左右,境內有藍晶石、石膏、瓷土、煤炭、鐵等礦產。

信都區風光獨特,人文歷史景觀衆多,境內有商陶遺址、劉秉忠墓、商代遺址、商朝後期遺址等古蹟;有達活泉公園、宋璟碑(顏魯公碑)、七里河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襄湖島溼地公園、鹿城崗歷史文化公園、九龍峽、邢臺大峽谷、雲夢山、前南峪生態景區、天河山、英談村等景點;其中天河山是中國愛情山,是牛郎織女傳說的原生地,有中國七夕文化之鄉之稱;前南峪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所在地,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五百佳提名獎;英談村是中國目前發現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寨。

達活泉公園在清朝就被稱爲邢臺八景之一,北宋鹹平年間邢州刺史柳開浚在此建亭植柳;元朝天文學家、水利學家、數學家郭守敬,曾在此地引泉築渠。有十二景爲達活泉、爽秋山、臥牛城、觀星臺、湖心島、府文廟、牡丹苑、兵馬俑、守敬館、民俗園、玉帶橋、望泉亭;公園內有郭守敬紀念館,建有郭守敬銅像、觀星臺、天文觀測臺等設施;製作有反映郭守敬觀天測地、邢州治水、西夏治水、大都治水、四海測驗、太空廣場等沙盤和場景。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