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孩子在学校,不光是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成为受人欢迎的孩子。一个受人欢迎的孩子,在未来通常有更多的获取成功的机会。因此,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忽略。

但如何帮孩子成为更受人欢迎的人呢?这就需要我们先扫除一些以往相关错误的认识。比如,我们不少人常常会以为性格强势和性格懦弱的孩子人缘高。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现实中一些性格很强势的孩子在身边确实有不少的“拥甭者”,但这并不表明他就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孩子,也许那些“拥甭者”是迫于某种隐形的压力;同样道理,一些性格懦弱的孩子似乎与世无争,也不表明他就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孩子,性格懦弱的孩子常被别人看不起。

因此,性格强势和性格懦弱的孩子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受人欢迎的孩子。

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受到大家欢迎的人,一定是那些有着良好性格和独立人格的孩子。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用自己的良好性格和真诚、自信,不以别人的评价为判断标准的独立人格来取得他人的尊重和欢迎。而性格强势的孩子恰恰缺少良好性格这一吸引他人的关键因素;性格懦弱的孩子恰恰缺乏人格独立这一关键因素。

接下来分享以下六种方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助力孩子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01 从家庭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

是否具备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决定了孩子在社会环境中能否得到他人的接受和认可。

我们要看到,孩子们的良好人际互动关系大都是从家庭开始。在与父母的朝夕相处中,孩子会通过观察和互动来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当父母在日常居家的表现是正向的,孩子自然会成为同样正向的孩子;反过来,父母在家如果经常不和谐,甚至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孩子是绝无可能会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

想要培养一个受到他人欢迎的孩子,我们要先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互动的基础。

02 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乐于分享、助人为乐、自信等等都是作为一个受人欢迎应具备的良好性格养成。而在学龄前后,具体来说,也就是在0~3岁和3~6岁这两个阶段,是塑造孩子性格最为重要的阶段。想要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性格的人,完全有赖于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怎样的教育引导。一旦错过了这个关键发展期,孩子性格上的缺点就很难再改变。

就拿不久前在四川成都发生的一起案件来说,这起案件是一个8岁男孩在电梯内被一个17岁大男孩绑走并被毒打两小时,等到被人找到时,已经伤痕累累,浑身是血。

具体原因虽然还有待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但我们可从网上曝光的信息中大体推断出,这个17岁的打人者无故对不相识的8岁男孩进行长达两小时的毒打,其性格方面肯定存在着某种严重缺陷。即使打人者母亲表示,希望受害者父母能够给她及孩子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但这样一个性格有严重缺陷的人在小区里游荡,还能让小区里其他的父母放心吗?从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可看出,大家都不欢迎这个打人者,或许就是担心哪天厄运又降临到自家孩子头上。打人者家长从小疏于对孩子教育,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03 教孩子学会如何与人打招呼和交往

教孩子学会如何与人打招呼和交往,不光是要给孩子说教,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正确的示范。

就以和人打招呼为例,要让孩子向家人、向亲戚朋友打招呼,给孩子进行简单的说教,比如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用语等常礼举要,孩子一般能做到;但要向不认识的小朋友等打招呼,对一些性格稍显内向或怕出错的孩子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孩子突破心理障碍,而要帮孩子突破心理障碍,光靠简单的说教显然是无能为力的,需要家长给孩子进行示范,也就是自然而然地给孩子展示正常的人际交往。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尽量不要强迫孩子主动向人打招呼,需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磨合过程。

比如,我们可以为孩子创设打招呼和与人交往的条件,放手鼓励孩子和周围认识和不认识的小朋友进行互动和玩耍,以此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04 不随意给孩子贴上任何负面标签

家长当着外人的面,切忌随意给自己孩子贴上负面标签,诸如说些“我家孩子就是这样不爱说话;我家孩子太内向啦;我家孩子太不懂事了,连打招呼都不会”之类的言语,不仅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再也不敢与人交往。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被边缘化,变得不受大家的欢迎。

05 多和孩子一起开展社交类家庭游戏

家长可以通过开展社交类家庭游戏,教孩子不仅说出诸如“你能帮帮我吗”、“需要我来帮助你吗”“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件事”等社交常用语言,还要在角色扮演游戏进行模拟实践,掌握基本的分享和合作的人际交往技巧。

06 给孩子创设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简单来说,就是家长为孩子多创设接触同龄人或更大一些的小朋友的机会,这样不仅能让孩子融入进去,同时这个小群体还能成为孩子开展社交演练的绝佳场所,由于是同龄人,孩子学得更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