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微漲,長三角復甦明顯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蘭)7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佈6月百城價格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6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爲1546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53%,同期,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同比上漲2.34%。長三角區域樓市復甦態勢較爲明顯,寧波、嘉興、上海、杭州等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居百城前列。

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分析指出,除了疫情下城市經濟活動恢復較早、城市基本面支撐力度強之外,長三角地區市場回升動力較強,疊加疫情後企業推盤積極性高,供應端持續改善,帶動需求入市積極性提高。

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同比上漲3.16%

報告顯示,6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爲1546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53%,漲幅較5月擴大0.22個百分點;同比上漲3.16%,漲幅較5月擴大0.17個百分點。其中,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0.75%,同比上漲2.57%;二線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0.51%,同比上漲3.79%;三線代表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0.28%,同比上漲2.84%。

值得一提的是,長三角區域樓市復甦態勢較爲明顯,寧波、嘉興、上海、杭州等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居百城前列。具體來看,寧波、嘉興、上海和杭州環比分別上漲1.33%、1.30%、1.26%和1.02%。此外,徐州、紹興環比漲幅在0.5%-1.0%之間,金華漲幅在0.5%以內。

同比數據方面,2020年上半年,長三角新建住宅價格累計漲幅較去年同期明顯擴大。其中,紹興、江陰、南通、溫州漲幅在10%-15%之間;無錫、常州等城市漲幅在5%-10%之間。

黃瑜分析指出,上半年,多方面因素綜合帶動長三角市場恢復節奏較快。在各因素中,除了疫情下城市經濟活動恢復較早、城市基本面支撐力度強之外,從市場週期的角度分析,過去一年,長三角地區市場整體發展態勢偏弱,隨着嚴格政策效用的弱化、需求的不斷累積以及重大規劃利好的釋放,市場回升動力較強,疊加疫情後企業推盤積極性高,供應端持續改善,帶動需求入市積極性提高。

除此之外,黃瑜指出,3月以來,長三角地區部分城市土地市場的持續升溫,亦推動了需求的積極入市。

35城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跌,張家口跌幅最大

二手住宅方面,3月以來,二手住宅成交量持續回升,部分城市成交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6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同比、環比均有所上漲。

報告顯示,6月,全國100個城市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爲1530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30%,同比上漲2.34%。其中,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76%,同比上漲4.41%;二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31%,同比上漲1.92%;三線代表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14%,同比上漲2.05%。

具體來看,深圳、無錫、東莞、濰坊環比漲幅均超過1.0%;瀋陽、佛山、廣州等20個城市環比漲幅在0.5%-1.0%之間;蘇州、湖州、鹽城等38個城市環比漲幅介於0.1%-0.5%之間。

同比數據方面,深圳、臨沂、寧波等8個城市同比漲幅均在10.0%以上,其中,深圳同比上漲14.55%,漲幅最大;江陰、瀋陽、常州等11個城市漲幅在5.0%-10.0%之間。

此外,6月共有35個城市的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出現下跌。其中,張家口同比下跌7.00%,跌幅最大;肇慶、北海、保定等20個城市跌幅爲1.0%-6.0%。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走勢與疫情變化密切相關。北京6月中旬以來疫情防控升級,導致部分項目帶看受限,短期或對二手住宅市場產生一定抑制作用。

展望未來,黃瑜指出,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樓市調控目標依舊不變。各地方政府將在秉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原則下,繼續靈活因城施策,以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預計未來,市場恢復態勢將延續,而疫情仍是導致市場不確定性的主要因素。

新京報記者 張曉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