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次加碼,擬購買俄羅斯戰機。

日前,印度主要商業報紙“經濟時報”報道稱,印度空軍正尋求從俄羅斯緊急採購21架升級的米格-29戰鬥機和12架新的蘇-30 MKIs,這些飛機是由印度航空有限公司授權制造的,以增加已經服役的三支中隊。

消息人士說:“空軍已經爲這項計劃準備了一段時間,但他們現在已經加快了這一進程,預計提案將在本週的一次高級別會議上提交國防部,供其最後批准。”

印度裝備的俄製蘇-30MKI戰鬥機

.“這些戰鬥機(米格-29),其中包括兩名教練員,預計將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因爲他們已經在俄羅斯部分製造,之前的訂單被取消,”該報說。“這些戰鬥機,如果接到命令,將有助於替換老化的米格21中隊,後者將在未來五年內退役。”

印度空軍早就計劃購買更多的飛機來加強現有的武器庫,包括230架蘇-30和60架米格-29型飛機,新德里還計劃在未來幾年接收83架當地的“光輝”輕型戰鬥機,以及144架法國中型戰鬥機“陣風”。

無奈之舉

長期以來,印度空軍的戰鬥機依賴進口,目前主力戰機蘇-30、米格-29、幻影-2000、美洲豹和陣風等都來自外國,目前編在28箇中隊裏面,還要應付兩個國家,兩線作戰,實在忙不過來,因此,印度早就計劃擴充空軍,計劃由目前的28箇中隊增加到42箇中隊,只是最近的事態大大加速了這一進程。

印軍的這一舉動着實讓軍事專家摸不着頭腦。米格-29和蘇-30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和西方戰機相較,卻缺乏必要的性能與戰力。印度空軍雖有200-250架蘇-30,可是要對付巴基斯坦的恐怖組織時,還是得動用幻影2000。

例如,2019年2月印度與鄰國巴基斯坦爲了克什米爾交火時,就出動了幻影2000,精準攻擊了巴基斯坦境內的疑似恐怖分子基地。而巴國則以F-16戰機反擊,最後印度損失了1架米格-21戰機。再回顧1999年,當時印度出動俄製戰機,攻擊巴基斯坦的基地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搞不定。最後幻影2000出馬,才成功摧毀了巴國的關鍵總部。

印軍裝備了爲數不多的幻影2000

數十年來,印度空軍幻影2000發揮的戰力始終優於蘇-30。而幻影2000的接班人陣風也是非常先進的戰機,可是新德里卻只訂購了36架。分析指出,蘇-30不僅缺乏最新的精準空對地導彈,縱使從高海拔空軍基地出動,也無法有效支援印度在中印邊界的軍事行動。

此外,印度位於邊界的機場平均海拔約3352米,而蘇-30只要能發射攜帶的兩枚空對空導彈,印軍就夠高興了。更糟的是,每出擊一次,它們的剎車片和輪胎就得更換。既然如此,印度空軍究竟爲什麼要買蘇-30?顯然這是出自政治考量,國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獲得授權,得以在印度製造。而新德里採購蘇-30,錢最後還是會回到印度企業的口袋。

印度國防部一再強調,必須實現將空軍作戰機隊擴大到42箇中隊的計劃,特別是購買米格-29型飛機,因爲實現這一目標的成本很低。

能力存疑

非常榮幸,印度是米格-29的第一個外國客戶,其設計初衷是能夠與美國空軍和海軍的F-16和F-18大黃蜂戰鬥機正面對決。

事實也的確如此,米格-29在此前的印巴衝突中的表現被認爲足以對抗巴基斯坦的F-16戰鬥機,而最新的升級版米格-29 UPG則裝備了超視距導彈,擁有更好航空動力設備、傳感器和電子戰系統。儘管擁有先進的能力,米格-29不太可能成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有力威脅。

蘇-30 MKI也是一種優秀的戰鬥機,作爲印度空軍目前的主力,與米格-29相比有着顯著的優勢,包括優越的機動性、更新的電子設備、更強大的傳感器、更高的耐力,以及可用於空對地、反艦和空對空交戰的遠程導彈。儘管如此,它也可能不是對付中國新一代戰鬥機的理想飛機。

中國目前大量裝備殲-10C、殲-16和第五代殲-20隱形戰鬥機,與印度空軍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例如,殲-10C採用高合成雷達截面縮減機身、隱身塗層、功能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更先進的WS-10B推力矢量發動機,掛載的PL-15導彈的射程是米格-29導彈的2-3倍,而且是由主動雷達而不是被動雷達引導的,這使得它們更難干擾和躲避。更不用說像殲-16和殲-20這樣的重型戰鬥機,它們已經部署在靠近印度邊境的中國西部戰區。

印度空軍米格-29戰鬥機

儘管升級後的米格-29 UPG性能不俗,但其戰力估計和殲-10A相當,在邊境部署米格-29 UPG並不足以確保與中國新一代飛機的質量優勢甚至對等。儘管如此,更多的米格-29可以部署在巴基斯坦邊境附近,在那裏可以享有一個舒適的優勢,用來對付巴基斯坦的輕型戰鬥機,如JF-17 Block2和F-16C,這反過來又可以釋放更多的精英戰鬥機部隊部署到北部邊境。

和同樣脫胎於蘇式戰機的蘇-35和殲-16相比,蘇-30MKI沒有隱身能力,這意味着它在對陣蘇-35和殲-16時並不佔優勢,無論是電子戰系統還是氣動性能。

此外,還有更強大的殲-20在壓軸,儘管殲-20並未加入到西部戰區,但萬一印度過了火,殲-20靠前部署不是沒有可能。

是否進口

短期來看,最能改變雙方力量的舉措是進口更加先進的戰鬥機,比如米格-35和蘇-57。米格-35屬於4代+中型戰鬥機,作爲米格-29的繼承者,印軍應該會重點考慮。從長遠來看,米格-35比米格-29的成本效益要高得多,因爲它們不僅使用相同的維修基礎設施,而且需要非常相似的飛行員培訓,這使得過渡變得簡單,而且運營成本也低得多。

雖然米格-35可能不會和中國的殲-20和殲-16作戰,但米格-35應該與解放軍的殲-10C戰鬥機並駕齊驅。俄羅斯還表示願意在印度製造這種飛機,這也是令印度心動的理由之一。

米格-35擁有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併兼容一系列新的武器,儘管他們沒有像PL-15這樣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但他們的R-37M導彈比中國導彈快得多,射程也更遠。

俄軍米格-35戰鬥機

如果要考慮更昂貴、更先進的戰鬥機,能讓印度國防部滿意的機型就只有蘇-57了,印軍本來打算等到蘇-57在俄軍服役一段時間性能比較成熟了之後再來看,這一檔子事出來後,印度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先拿來使使再說。

而隨着蘇-57宣佈已於2019年7月大規模投入生產,印度在不久的將來看中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蘇-57可以爲印度艦隊提供與中國新一代重型戰鬥機相當的優勢,它得益於先進的雷達和最多可供10枚空對空導彈使用的大型彈倉。

蘇-57在打擊能力上尤其突出,是唯一一架設計用於部署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的隱形戰鬥機,這使得它能夠對一些國家的縱深構成威脅。而它非常高的耐用性可以減少對大量飛機的需求,從而使空軍能夠依賴數量較少的精英中隊來覆蓋更多的地面。

此外,印度還打算對蘇-30MKI進行進一步升級,預計將換裝更加先進的AL-41發動機和雪豹-E雷達,這將使印度空軍的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壓力不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