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说起黄河,我想大家的感觉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共唤黄河一声母亲,妈妈!陌生是因为很多外地的朋友至今都没有见过黄河,更别说游黄河了。而在今天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变成现实,不仅可以看见我们的母亲黄河,更可以在它的怀抱中徜徉游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登长城非好汉,不游黄河心不甘”。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却道出了我们无数炎黄子孙对我们母亲河的向往和眷恋之情。

天地悠悠,岁月无痕,黄河之水,天上来,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有一条黄河吧。

起源于明朝提灌工具,为什么唯独兰州市的水车博览园最出名

总的来说,兰州水车博览园是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

其中,兰州水车以其独到的构造、精湛的工艺、雄浑粗犷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水车的代表。很多人对于水车的理解很多的时候都是来自于一些景区的展示,而实际上,最早的水车的模型,据文献记载,水车大约东汉时期出现。

不过,真正形成规模的,恐怕莫过于黄河流域,毕竟和水息息相关。水车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见证了中国农业文明,为水利研究史提供了见证。兰州的水车并不是最早的起源,真正有规模的是从明代开始,我们通过兰州的水车博览园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痕迹。从白塔山可以坐公交到水车博览园 ,兰州的水车历史悠久,如今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用水车取水和灌溉。但是这个水车博览园真正的把这些水车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对于后人了解水车,意义重大!

水车博览园东邻中山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近白云观,是滨河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景,作为古代黄河流域人们最常使用的古老提灌工具。兰州水车,有很多的名字:比如“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

兰州水车是明朝段续发明制造,在黄河两岸发挥了巨大的灌溉作用,已录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的雕塑就是他的雕像。

水车博览园也是非常值得带孩子来看看的。里面的一些设施可以参与的,让孩子们体验了下踩水车的艰辛,另外在里面的茶馆小憩一下,品尝下这里的三炮台,这算是兰州人生活中最惬意的一面。

水车广场主要是以兰州水车为主体,并荟萃中外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水车数十轮。总的来说,兰州水车博览园是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其中,兰州水车以其独特的构造、精湛的工艺、雄浑粗犷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水车的代表。

兰州水车博览园建成于2005年,位于百里黄河风情线滨河东路黄河南岸,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由水车广场、水车园、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目前水车博览园不仅是游客喜欢来参观游览的地方,也是当地人消夏游玩的好去处!

顺着园区内的堤岸边边走边看,四周的杨柳垂下的柳丝轻拂水面,红砖铺就的路面洁净古朴,岸边空地用鹅卵石铺成美丽的图案。柳荫下椅子,岸边亭子,黄河水身边流淌,感觉让人很惬意,和外面的繁华与商业相比,这里显得格外舒适。

沿着堤坝的栈道上,巨型兰州水车顺黄河一字排开,奏响着水车“吱吱嘎嘎”的“岁月之歌”。下面就是黄河奔腾,水车旋转,渠水蜿蜒,这个时候,黄河、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

如此完美的景致,在繁华的金城兰州显得很低调,同样对于这个夏天而言,也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黄河水车悠悠转,羊皮筏子赛军舰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兰州羊皮筏子分大、小两种。最大的皮筏用600多个羊皮袋扎成,长12米,宽7米,6把浆,载重量在20至30吨之间。这种皮筏一般用于长途水运,从兰州至包头,每天顺流行进200多公里,12天可抵达包头。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

00:44

来到兰州,看到在黄河激流中穿梭的船只,你不想乘坐快艇抑或游船,领略母亲河的风采吗?如果说乘坐游船没什么稀奇的话,那好,你来看看那"羊皮筏子"是如何横渡黄河吧!你一定会被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折服。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 刚行路上

兰州文旅综合整理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