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發瘋,誰都勸不動,卻偏偏對一下屬“言聽計從”,爲何?

王近山將軍縱橫沙場多年,叱吒風雲,所立戰功無數,是我國赫赫有名的開國將軍。他的本事大,但脾氣也大,只能用暴烈來形容。一旦他‘發起瘋來’,誰都勸不動,卻偏偏有一位下屬‘勸得動’他。爲何?這還要從一個故事說起!

王近山

1935年10月上旬,紅四方面軍二過草地,繼續揮師南下,打算強渡大金川。這時,擔任開路先鋒的,是紅10師的副師長王近山。

深夜,王近山帶着突擊排,準備了3條木船,打算趁夜偷渡。可敵人還是早有防備,第一條船剛剛離岸不久,就遭到了敵人的瘋狂掃射,損失很大。激戰中,第一條船幾次渡河都沒有成功,最終淹沒在滾滾江水之中。

王近山急了,迅速跳上第2條小船。這時,敵人的火力變得更加密集,子彈如暴雨般襲來,我軍損失很大,不斷地有戰士中槍落水。激戰不久,第2條船能戰鬥的不足10人,王近山怒了,突然端起機關槍,瘋狂地向敵軍掃射。

敵人也不甘示弱,以更猛烈的火力展開反擊。一顆顆子彈打進了船隻,木船不可避免地被子彈打出了一個個漏洞,而水流也開始湧向船隻。由於打穿的洞口很小,所以船並沒有立馬下沉。

就在第二隻船發生激戰時,第三隻船早已在上游悄悄地靠近了岸邊,並且順利上了岸。隨後悄悄地爬上懸崖峭壁,繞到敵後展開了襲擊。敵人猝不及防,損失很大,不得不調動火力展開反擊,最激烈的戰火轉到了‘敵後’之中。因此,攻打第二隻船的火力大大減少。

第二隻船沒有遭到猛烈進攻,逐漸靠近岸邊。王近山見狀,也變得興奮起來。可就在這時,打穿的船正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沉着。這時候,王近山的祕書 汪運祖 在第三條船上了岸,汪運祖見狀,變得慌忙起來,大喊道:“快,王副師長還在船上,我們要想辦法把他救上岸!”

接着,汪運祖不顧一切,捨身站在岸邊,一把拉住了王近山的手,把王近山拉上了岸。就在王近山上岸的那一剎那間,木船也完全被水流吞沒,消失得無影無蹤。王近山站在岸上目睹了這一切,心裏不禁一涼,要不是汪運祖,他今天恐怕是九死一生了。

汪運祖

激戰還在繼續,紅軍渡河成功後,後續部隊陸續增援,三下五除二就佔領了渡口,一場勝利就此告捷。

經此一役,王近山和汪運祖便成了可以把後背交給對方的生死摯友。因此,每當王近山下定決心做某一件事時,沒有人能勸得動他,只有一個人是例外的,這個人就是曾經救過王近山一命的:汪運祖。

戰友情

每當王近山做了某一個決定,大家覺得不太妥,又勸不動時,就會請汪運祖‘出山’。只要汪運祖一‘出山’,三言兩語就把王近山說服了。因爲在救命恩人面前,王近山總能沉下心來,靜靜聆聽,從而低頭,聽從,做出改變。

他們的戰友情,持續到了人生的盡頭。建國以後的幾十年裏,依然如此。幾十年後,年邁的王近山,無限地接近了生命的盡頭,他這一生,輝煌無比,按理說,完全可以松完最後一口氣離去,可他卻一直吊着一口氣不放。

這是爲何?

中將王近山

有人不明白,但有人明白了,他去請汪運祖“出山”,結果汪運祖千里急急趕來,見了王近山最後一面。第二天,王近山合上了眼睛,結束了這輝煌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