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的紅軍長征紀念館走了一朝,精選其中十幅畫面來給大家做一下分享,看看我們英雄的中國工農紅紅軍的長征源,感受先輩爲了創造共產主義所做出的努力和犧牲,也讓我們這些後輩能夠銘記這段歷史。上圖爲紅軍長征路線圖。

上圖爲紅軍啊時期使用的碾子,用來給稻穀出殼成米的,就是現在的“打米機”。這種老物件我也都是第一次看到,雖然我也是農村長大,但在我們小時候已經不使用這個了,看起來還是蠻有年代感,也看出咱們勞動人民的智慧,既是工業不夠發達沒有機械化設備,也能自己製造工具。

這個是與上一張圖相互銜接的,這圖裏的東西在我們那邊叫“風車”、“筲箕”、“簸箕”等,就是在上面機器碾完稻穀之後進行穀糠分離的。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從稻穀變成我們喫的大米飯需要經過多種工序,其中這道就是特別重要的,不然咱們喫到的大米就會有很多穀糠參雜。

上圖爲紅軍過江的模擬場景,中共中央紅軍在1934年的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之後,被迫從江西于都集結部隊八萬六千餘人星夜橫渡貢江,戰士們搭起浮橋挑上物質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徵。

中央紅軍主要是指中央直屬部隊,他們邁着鏗鏘的步伐,在瞭解戰略轉移的艱辛之後,毅然決然跟着領袖進行革命,始終堅定地爲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奮鬥。他們從於都出發過湘江到遵義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爲了擺脫國民黨反動派的追擊選擇最艱難的道路。

這座雕塑可以看到,咱們紅軍是爲老百姓的部隊,在老百姓心中是最強大的依靠,軍民魚水情在這裏展現得淋漓盡致。圖中老人家爲了給紅軍鋪路搭橋,甚至將自己的棺材板都拿出來當做橋板,都要讓紅軍能夠平安渡江。正是有這些爲人民做主的部隊和支持部隊的人民,纔有了今天這繁華盛世。

這裏看到的是正在做手工斗笠的篾匠,他們爲紅軍戰士在長征路上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最大程度的避免戰士們被風吹雨打日曬的可能,還編織籮筐給戰士們送衣送糧,軍民一家親。

上圖是草鞋,這就是紅軍們走二萬五千里長徵所穿的鞋子,我摸了一下這草鞋大多由稻草或者茅草編織而成,雖然原料做過什麼處理,但相當硌人更別說穿着走路了,還爬山涉水。現在我們穿着各種性能的運動鞋走路都覺得累,鞋裏有粒沙子就覺得不舒服,我真是難以想象當時的先輩是怎麼度過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上圖從左到右是軍屬優待證、長筒襪、草墊鞋。從這些物件看出這個應該是在根據地時期的物件了,已經發行了軍屬有待證件說明基本趨於穩定。然後織造精細的毛線襪子也是需要在相當和平的時期才能做到的,再有這草墊涼鞋雖然也是草墊爲底,但至少有了幾塊獸皮和布料了。

上圖從左到右依次是紅軍布袋、油燈、棉衣、飯盒。看着這滿是瘡痍的棉衣,甚至有些鼻尖酸楚。咱們紅軍戰士在雪山上用這個禦寒是多麼不易,現在的我們保暖衫加羽絨服都覺得難以忍受,當年的他們是怎麼捱過一個又一個的冬季,一個又一個飄着鵝毛大雪的天氣的?而且這還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配備的。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人要始終奉行新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從長征源開始新的長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