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劉邦爲什麼能取天下?成大事者,都懂這一點!

來源:網絡

30歲以後,你還有無數個翻身的機會

不知不覺,看着後移的髮際線,我們發現「中年焦慮」,已經提前到了30歲。

特別是這段時間,經濟不好,到處在裁員,許多人的心態就徹底失衡了:

快30歲的職場人,拼死拼活,還隨時面臨失業危機,這茫茫職場路,方向在哪?

30歲好不容易成功了,可突如其來的裁員潮,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這人生十字口,曙光在哪?

35歲成家立業了,婚姻、孩子、父母…就像戴上緊箍咒一樣,連崩潰都要選時間看場合,這煩心的生活,盡頭在哪?

30歲,好像是個邁不過去的檻,過了30歲,人生是不是就無法改變?

當然不!

被譽爲“一代梟雄”的漢高祖劉邦,用實際行動告訴你,30歲以後,每個人依然可以有無數次翻身的機會,而機會,就藏在你對自己、對外界的認知裏。

雖出身不好,但不認命

與項羽這種名門之後不同,劉邦出生於貧農家庭,父母都是那種臉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喫飯的人。

因爲不願做農民的活,成天就知道招呼一幫狐朋狗友喝酒,30歲之前,沒人看得起他。

試想一下,一個這樣出身的人,最終能混成一方霸主,這個人得有多不簡單。

有一天,他偶然看到秦始皇嬴政大駕東巡,排場非常宏大,心中不禁大讚:厲害,大丈夫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他突然想到自己,同樣是男人,爲什麼自己這輩子就要過成這樣?

於是,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當天子。

當天子?在當時,被人知道這個夢想,不僅會被恥笑,甚至會被殺頭。

但很多時候,如果你早早地向命運妥協,過早地放棄,那真的就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於是劉邦以秦始皇爲目標,開始規劃自己的一切。

不過沒讀過什麼書的他也知道,自己實際上什麼都不會:軍事、政治、謀略…一概不懂!

但劉邦是聰明人,他知道:打天下,靠的不是自己這雙手,而是人。

於是他充分運用自己那張能說會道的嘴,和高段位的處世技巧,迅速拉攏人才。

這第一人,便是“千古智聖”張良。

不過你要是以爲劉邦從此就光顧着靠別人,自己當甩手掌櫃,那你就錯了。

因爲劉邦是個狠人,他開始每天逼自己看書,甚至在帶兵打仗之餘也不忘看書。

他知道“不日進,就日退”的道理。

儘管立業最重要的是身邊朋友的支持,但如果自己不行,根本沒人會跟着你一起。

除了每日讀書,提高自己的謀略也是必修課。

劉邦愛與蕭何、韓信等有識之士交流,也虛心傾聽各層人士的看法,更喜歡一個人讀書思考。

就這樣,日復一日,一個沛縣的井底之蛙,通過迭代自己,硬是逆天改命,變成了有戰略格局、有勇有謀、有上進心的“沛公”。

善得人心,從善如流,順勢而爲

秦王朝覆滅時,項羽和劉邦都對其做出了深入思考,然而兩個人看到的東西卻不一樣。

項羽認爲,秦朝覆滅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央集權,天下的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中,若是明君國興,若是昏君則誤國。

所以,他只是反對中央集權制。

而劉邦不同,他熟讀歷史,也愛聽旁人分析,他認爲中央集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秦朝之所以被覆滅,根本原因是其“法制”過於苛刻,導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失去民心。

孟子說過:“得人心者得天下!”

劉邦知道,在與對手爭奪天下的過程中,最終的勝利往往靠的是民心。

因此,他不斷給自己樹立“清廉正直的形象”,入主關中後,他將暴秦的法律一律廢除,與民約法三章,秋毫無犯。老百姓感激不盡,紛紛獻禮,他也一概不受。

登基回鄉,他把家鄉豐縣和沛縣的賦稅徭役永遠免除,使得父老鄉親歡欣鼓舞。

反觀項羽,向其投降的20萬秦軍,被他生生活埋;頗有民望的義帝,被他於流徙途中暗殺;更火燒咸陽,把諸多古蹟奇珍付之一炬,“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不僅當時,後世也一直爲之嘆惋遺憾。

而鴻門宴上,他又當斷不斷,猶豫不決;初有小成,天下未得,便滿心想着要衣錦還鄉,威風八面。

從這個維度來看,儘管項羽也有對部下慈悲仁愛的一面,而且驍勇冠絕當時,但作爲一個領導者,卻終究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與對手的境界、格局相去甚遠。

從劉邦,到其他那些響噹噹的歷史人物

他們到底都做對了什麼?

30歲之前,劉邦和大多數人一樣,出身平凡、沒有學歷、沒有人脈,更沒有家底。

但30歲之後,他用自己的一輩子證明了,一個資質平平的人,不斷擴張自己的見識、智慧和本領,就足以成就非凡之人。

會做人、高情商、通人情、懂決策、有方法、善用人…

這樣的一個人,就算落於九幽之下,也會一步步向前,慢慢爬上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