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A股第一股貴州茅臺在資本市場再度發飆,股價站上1499元/股臺階,有媒體戲稱,一股茅臺可以買一瓶茅臺了。而從其隨後的表現看,股價似乎仍未有在短時間內停下來的意思,今天以突破1500元/股收盤,酒、股同價位成爲酒業與資本市場的奇觀。

茅臺股價大漲有關多重的原因,但歸根結底無外乎行業表現與資本市場兩大塊被看好。

喜,兩方向看好“不謀而合”

從行業角度的業績來看,股價上揚是酒價上揚的合理反映。今年以來,無論現貨還是收藏市場,茅臺酒價格都保持了總體的穩定,五月以來,甚至穩中有升。

數據顯示,即便在全球都受到疫情影響的第一季度,貴州茅臺也實現營業收入244.05億元,同比增長12.76%;實現淨利潤131.55億元,同比增長16.4%。而茅臺的價格也從批價低於2000元/瓶到如今的2500元/瓶左右。

另一方面,茅臺酒的價格也屢次傳出即將上調的消息。如上月有消息稱,貴州茅臺在6月18日又簽約22家茅臺酒直銷渠道商。其中,區域性KA賣場16家、酒類垂直電商4家和菸草零售連鎖2家。至此與貴州茅臺陸續簽約的直銷渠道商已達50家左右。同時市場傳出消息稱,此次簽約的22家直銷渠道商與以往有所不同,其茅臺酒供貨價上調爲爲1399元/瓶。其實,茅臺直銷渠道的價格一直較爲保密。去年有報道稱,茅臺酒直銷渠道的供貨價爲1299元/瓶,高於官方出廠價969元/瓶,已經是一次變相提價。如若本次新增直銷渠道供貨價變爲1399元/瓶,則是茅臺在直銷渠道小範圍內的再次變相提價。有業內人士就此指出,擴展直銷渠道是茅臺增利的措施之一,而通過擴大直銷渠道在完成變相提價的同時,也在測試傳統渠道的反應。甚至有觀點認爲,茅臺將藉此批新引入的直銷渠道定下未來渠道價格標杆,以穩步達到全渠道價格上調的目標。

再加上了飛天茅臺本身的市場稀缺性一直未變,即使是在疫情肆虐的年初,消費市場受到抑制,但因稀缺性導致茅臺在渠道與終端並無多少庫存壓力,企業的經營壓力與抗風險能力並未有大的變化,反而有利於把握投放節奏,緩解此前以往年底因應對剛性需求投放,導致的寅喫卯糧。

資本市場的表現,背後是各類投資機構對茅臺股的看好,也來自於多個方面。

首先,如前所述,茅臺本身在疫情期間的業績與市場表現令投資者對企業的贏利能力與抗風險能力之強大再次得以確認,加之價格上行的預期,更引發投資者好評與買入。在大多數的茅粉和券商的眼裏,茅臺的發展非常“穩”。東北證券認爲,一季度茅臺酒拉動增長,銷售費用率及稅金比率下降,提升了盈利能力。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衝擊下,公司業績仍穩健增長,表現出公司優秀的品牌力及渠道能力。也正是因爲如此,各大證券公司廣泛看好茅臺股票,並多次上調目標價。

數據顯示,4月22日以來,近40家機構發佈貴州茅臺最新評級,其中招商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華創證券、中信證券、安信證券將最新目標價調整至1500元以上。招商證券給予目標價最高,爲1519元。而在茅臺股價突破1300元/股之時,中泰證券宏觀分析師更是在研報中直呼“買茅臺=買黃金”。

茅臺不負衆望,隨着股價的一次又一次創新高,一次次跑贏券商預期,各大證券公司也不斷調整目標價。6月份,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分別給出了1694元和1693元的政策價。中金公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從最新進展看,公司有望完畢“半年雙過半”政策。而且,下半年供需缺口或許進一步加大,批價很難降溫,茅臺需求已趨於多元化,價位晉級及品牌虹吸效應使茅臺消費特徵不斷強化;其出資特徵則首要來自於稀缺性、增值預期、老酒消費興起等要素。但歸根到底,其中心支撐仍在於其真實需求。

其次,資本市場避險性驅使也是重要的原因。由於中美持續貿易爭端,加之疫情爆發以來引發的全球資本市場動盪,國內資本市場也進入不穩定期。疫情使涉及全球市場的進出口企業股受到影響,與歐美互聯網、生物等高成長技術股受到美國政策等外部因素影響起浮不定,也使A股投資者急於尋找適合的投資方向,以茅臺爲代表的酒股長期根植本土,無論生產、銷售、市場,產業鏈條全在國內,表現自然令投資者欣喜。

行業、資本兩方面,以及內外因素的結合,導致了茅臺股價、酒價的齊升,自然也催升了兩大市場的“茅臺熱”。那麼這樣的熱度能否持續,喜中是否有憂呢?恐怕仍需從兩大方面觀察。

憂,兩方面需做到“心中有數”

一方面,向下看,本輪茅臺酒價格的上漲仍是由酒本身的稀缺性導致的。未來如何保持飛天茅臺的稀缺性是考驗企業釀酒生產、市場管控的根本。目前因飛天茅臺導致的“醬香熱”已經逐漸形成氣候,但同時,各種打着醬香概念、茅臺酒概念,或茅臺鎮產區概念旗號的無序營銷,與產品質量、價位的良莠不齊現象也已經屢屢出現。這些在稀釋茅臺酒所在產區與品牌優勢的同時,也將侵蝕茅臺品牌本身的稀缺特性。區域性的產能擴張與系列酒開發,如果一味迎合市場需求,不考慮長遠的質量與價值需求,缺乏合理規劃,也將導致產區內品牌概念神祕感消失、產品供大於求,落入俗套。“滿目茅型瓶“並不是什麼好現象,對廠商與消費者,甚至對投資者來說,都將是悲劇。

同時,越是在風口,越要注重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質量把控,即使茅臺酒的功能屬性已經遠超食品,成爲收藏、投資的良品,其最根本的食品安全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尤其是產品線不再如過去的單一,渠道異常豐富的當下,用“嚴防死守“來形容企業的全產業鏈管理決不爲過,因爲它關係到的不僅僅是單一的消費市場。

另一方面,向上看,企業在制訂價格策略時仍應堅持“穩”字當頭,把控節奏,從產品出發,把產品本身當做企業工作的重點。切不可把“推動產品漲價-引發股票漲價”作爲常規化的資本操作“程式”。從長期的消費品市場經驗看,酒類產品的價格是有天花板的,而且飛天茅臺因期特殊性,更是酒價天花板的標誌,每一步調整都需要慎之又慎;資本市場同樣有着股價天花板,對股票的估值多少,也不能脫離起碼的空間判斷與規律,企業、投資機構與投資者也務必心中有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