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妈妈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乳汁,实际上最初时,相反的情况更常见——多数人的奶水比宝宝需要的多。

可为什么有些妈妈后来会奶水越喂越少,不够宝宝吃呢?

八成是新妈妈踩了这6个雷区。1、开奶晚

产后当天妈妈的乳房没有胀痛感,奶水很少,很容易认为是自己奶水少。其实那个时候孩子的胃也很小,只有5ml左右,新妈妈的奶水完全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

产后新妈妈在20~30分钟内就可以开始为新生儿哺乳,首次哺乳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因为宝宝吸吮能力最强的时候就是出生后20~30分钟,这时候给宝宝哺乳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吸吮能力,也更利于刺激母乳分泌,使妈妈奶水更充足。

因此,尽管奶水少也要坚持亲喂。

2、哺乳姿势不正确

宝宝的吮吸能够刺激母乳分泌,如果妈妈的哺乳姿势不当,导致宝宝吮吸困难,不愿吃母乳,那么也会影响到母乳分泌。

无论哺乳时是采用坐姿还是卧姿,只要宝宝能将乳头、乳晕大部分含在口中,妈妈能感觉宝宝有力的吮吸动作,就说明哺乳成功。哺乳时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以免引起两侧乳房不对称。

3、产后马上喝浓汤

家里老人都认为产后一定要大补,营养得跟得上,不是一天5顿蛋,就是天天鸡鸭鱼肉,就连吃个面条也必须是鸡汤煮的才行。

但产后过早地大补,真的能促进母乳分泌,妈妈身体恢复吗?

未必!

产后过早地喝鸡汤、鱼汤等,很可能会导致产妇奶少、无奶甚至是回奶。高脂肪的食物不仅会堵塞乳腺管、造成乳汁淤积,乳房胀痛,甚至还会引发炎症,体重飙升后期减肥不易。

产后第一周饮食应尽量以清淡为主,帮助体内恶露排出;第二周可以加些核桃、山药、枸杞等补气血的食物,促进子宫修复;产后第三周新妈妈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了不小的恢复,可以吃些有利于母乳分泌的食物,如猪蹄汤、鸡汤、鱼汤等。

4、攒奶

有些妈妈怕奶水不够宝宝吃,会攒奶,这是不可取的。

因为宝宝在吮吸乳房时会给妈妈的大脑传递信号,刺激乳腺分泌奶水,这样妈妈才能源源不断地分泌乳汁。如果长时间攒奶或者让宝宝吮吸时间短,无法刺激妈妈大脑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会本能地认为奶水充足,减少奶水分泌。

不仅如此,攒奶还有可能引起奶汁淤积甚至乳腺炎,因此一定不要攒奶,坚持按需喂养,让宝宝多吮吸。如果奶水实在太多,宝宝吃不了,妈妈可以挤掉一些,别怕浪费。

5、摄入回奶食物

本来奶水很充足,然而突然之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奶水就变少了,最让妈妈们揪心。其实很可能就是吃了一些不该吃的回奶食物。

在哺乳期间这些食物尽量不要吃,容易造成回奶,韭菜、韭黄、芦笋、辣椒、芹菜、苦瓜等。食物尽量少添加各类调味品,桂皮、大蒜、花椒、八角茴香等也容易造成母乳妈妈回奶。

6、心情郁结

妈妈的乳汁,一半来源于营养和生理,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妈妈的心理。如果这段时间妈妈压力过大,心情低落,势必对乳汁造成影响。所以,快乐、轻松的心情,对妈妈来说事关重要

我是松达妈妈,陪你一起科学育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