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完不成任务的张骞,竟然意外的促进了民族融合,吃货也能做大事

【引言】2013年9月,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建设,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暗淡了多个世纪之后,又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绽放自己的光芒。路上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多次出使西域,奠定了路上丝绸之路的基础。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辉煌的朝代,汉武帝时期更是兵强马壮,算得上汉朝时期的最高水平。张骞出使西域正是基于国家强大的背景,毕竟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清朝。但张骞出使西域原本是为了征服匈奴,意外的做了旅游博主,带回了不少当地的特产,改变了汉朝的饮食风尚。

01一、汉朝的饮食结构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三公九卿制被汉朝沿用。而管皇室饮食的少府就隶属于九卿之中。皇帝的私人厨房当然还是宫廷御膳坊,有太官、汤官、导官这三种官员负责皇帝的膳食。除了这些以外,还有管理后宫嫔妃的膳食官员,数量之多超乎想象。

皇家饮食起居奢华无比,民间百姓望尘莫及,但吃饭是每个人的需要,百姓们的生活虽然不奢侈,但饮食同样丰富。西汉时期的饮食结构根据种类分为四个不同的体系,蔬菜、水果、动物类、谷物类,四种体系缺一不可。

汉朝时期农耕文明已经非常发达,许多现代食用的食物已经得到了广泛种植。谷物类有稻米、粟米、小麦和黍。动物类的品种就更多了,古人已经学会驯化野生动物充作家畜。《汉书·货殖列传》中记载了不少可食用的动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屠宰好的肉类: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甚至还有兔肉;第二类则是活禽,鸡、鸭、鹧鸪、鹌鹑;第三类是生鲜,有螃蟹,各种鱼类,虾子。

蔬菜类也比较丰富,芋头、竹笋、莲菜,葵菜、芥菜数不胜数。水果也不少、雪梨、大枣、杨梅、柿子,橙子。它们共同为汉朝的饮食风尚提供了基础。汉朝时期一些基础的调味料已经存在,油、盐、酱、醋、糖四味俱全,蜂蜜和豆豉也逐步进入饮食体系。

02二、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不止妻儿还有种子

汉武帝时期兵强马壮,汉武帝本人又有雄心壮志,想立下一番大功业。匈奴总是来犯,这是汉朝历代最让统治者头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决定派一个人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一同围攻匈奴,彻底解决这个汉朝的心头大患。

人选很快定了下来,长安人张骞得到了这份差事。张骞原本就喜欢游历四方,这份工作正和他意。没想到的是去往大月氏的路途非常遥远,还没到大月氏就被匈奴抓住了。匈奴囚禁了张骞,这一囚禁就是整整十年,张骞苦中作乐,一边放羊一边成家,在匈奴娶妻生子。

张骞靠着放羊时观测地形,终于找机会逃离了匈奴。不仅带走了妻子儿女,还带走了一包匈奴农作物的种子。张骞被囚禁了十年,依然没有忘记汉武帝的嘱托,他带着妻儿继续向西,到达大宛。大宛的首领早就想与汉朝结好,好生招待了张骞一家,临走时又送了张骞不少特产和一匹大宛驹。这个大宛驹比当时中原的马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就像是轿车中的劳斯莱斯。

张骞继续向西,终于到达了大月氏,但十多年都过去了,大月氏与匈奴相安无事,不愿意再冒险,张骞在大月氏呆了一年,希望说服大月氏,但大月氏的国主态度坚定。张骞见没有转圜的余地,索性游历大月氏,又收集到了不少特产。

一年之后,张骞决定打道回府,没想到又一次被匈奴抓住,又被囚禁。也许是一回生二回熟,这一次,张骞只用了两年时间,就顺利的逃出了匈奴,回到了汉朝。

一别十三年,汉武帝又一次见到了张骞,得知大月氏不愿出兵,汉武帝气恼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张骞拿出他带回的特产,一样样的解释,还献上了骏马和自己绘制的西域地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汉武帝还是嘉奖了张骞。

张骞带回的特产,有葡萄、胡椒、大蒜、黄瓜等蔬果,这些蔬果经过推广得以广泛种植。汉武帝仍旧放不下攻打匈奴,又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乌孙国联盟共商大计。张骞这一次非常顺利,但乌孙国国王并不愿意冒险,只留下了汉朝的礼物。张骞见对方没有结盟的意愿,只能放弃,又一次干回了老本行,将乌孙国的特产带回汉朝。他这一次带回了孜然和琵琶,还有波斯的地毯。

03三、民族饮食的碰撞与融合

张骞虽然两次都没能完成任务,却带回了不少塞外的特产,改变了汉朝一部分的饮食结构。汉朝百姓将这些塞外食材与原本的中原食材结合,制造出了不少新的美味。比如用西域传入的葡萄加上中原的酿酒技术,甘甜的葡萄酒应运而生。又比如将孜然洒在肉上烧烤,用胡椒等香料煮火锅,这些从西域引进的特产,都为汉朝的饮食丰富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止如此,中原的饮食文化也逐渐传入塞外,比如中原的粟米传入西域之后,西域人将它磨成粉,就成了西域人最主要的主食—胡饼。中原的酿酒技术也传入了西域,西域人用本地的葡萄酿酒,醇香浓郁远胜中原。

【结语】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原本是寻找盟国共同攻打匈奴,却不想两次都以失败结尾。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张骞在汉朝与西域之间往来,带动了两边饮食文化的交汇,进一步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战争只能得人得地,而民族文化的融合却能让西域子民的心逐渐归于中原。

《史记·大宛传》

《史记·张骞传》

《汉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