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银行工作人员作为一名金融产品销售人员,在介绍产品时多少会现在自己立场,但这种情况放在当下对比,大额存单确实没有大额存款好。

大额存单最明显的特长主要有4个方面:

1.所谓利率高,即3-5年期利率一般比基准利率上浮45-50%,利率达到3.98%-4.125%,最高上浮55%,最高利率达到4.2625%。但是,近期随着市场行情的整体下挫,4大国有银行已经统一宣布将3-5年期利率最高利率上限设置为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5%,即最高执行利率3.98%。其他地方性银行3-5年期大额存单,能够达到4.2625%(上浮55%)的已经非常罕见,大部分只能达到上浮50%,利率为4.125%。

2.可转让。其实这个功能适用性并不大,一是因为很多大额存单并不具备这一功能,而是只有标注了“可转让”的,才能转让,没有标注“可转让”的,是无法转让的;二是转让并不能节约太多利息,有时觉得就是折腾。

3.可质押贷款,这其实并不算大额存单唯一特权,所有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等都支持质押贷款,这就是鸡肋。

4.提前支取靠档计算利息,大额存单的这种优势已经被监管给彻底废了。从去年底开始,监管要求暂停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发行,且对于存量产品也要在今年底之前清零,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额存单产品,所以如今的大额存单这一优势已经彻底没了。

反观大额存款,可谓风光依旧。什么是大额存款呢?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起存金额小,期限灵活但利率又高于普通定期存款的特色存款产品。虽然与大额存单一字之差,但区别挺大的。

一,起存金额小于大额存单。大额存款起存金额一般分为1万、5万或10万,门槛低,比较适合中小投资者;而大额存单至少起存20万,很多起存金额高达50万、100要甚至有500起存的超级大额存单,门槛高,只适合高净值或私行客户,与普通投资者无缘。

二,期限灵活。大额存款常见于地方性银行,比如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等开展存款促销活动时推出的特色存款产品,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比如有银行推出15个月的等,是一种短期吸储行为,活动结束即停售。而大额存单利率高一点的,就只有3年期或5年期,非常呆板,流动性很差。

三,利率往往可以与3-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媲美。比如某银行1万起存,期限15个月利率达到4.2%,而且先付息,这种性价比已经超过3-5年期大额存单,毫无疑问。

除此之外,大额存款与大额存单均有共性,比如可以支持质押贷款,以及作为银行一般性存款,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50万之内得以全额偿付等,安全性没有区别,而流动性和收益率却更高了。因此,客观综合分析对比,大额存款综合性价比应该高于大额存单,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是正常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