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高考後30個高招志願怎麼報?這十個填報常識你必須懂)

2020年高考將於7月7日—10日如期進行。今年北京首次實施新高考,從考試形式到招生錄取規則均發生巨大變化。

根據北京市招生考試委員會發布的《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與錄取工作方案》,本科階段的志願填報與錄取投檔採用院校專業組方式,設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個批次,其中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願,設置30個志願。

“往年報志願,一所學校爲一個獨立的志願,而今年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爲一個獨立的志願。每個志願一般設置1所院校6個專業和一個‘是否服從專業組內調劑’選項。”知名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晨霧稱。

“以前只報6個學校,今年則變爲30個院校專業組。”今年志願填報另一大變化爲,可填報的志願數大大增加。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願,設置30個志願(不含提前批和特殊類型招生)。

規則變化之下,無既往經驗可遵循。新高考志願應該怎麼填報?提前批次要不要填報?要不要服從調劑?平行志願和順序志願有什麼區別?如何規避退檔風險?這些都是每位考生和家長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爲此,新京報邀請知名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晨霧、中國高教學會《高校招生章程評價》課題組組長張藝執對考生關心的問題作出解答。

1、填報志願的基本思路(方法)?

晨霧:先看自己的分數和在全市的排名是多少,再查往年相同名次對應的分數,然後和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比對,就能找到自己的分數大致對應的學校。以這個對應的學校爲標杆,作爲“衝穩保”中“穩一穩”的參考點,往上選擇“衝一衝”的學校,往下選擇“保一保”的學校。

要注意的是,今年志願是以院校專業組爲填報單位,在參考往年數據的時候,要具體到這幾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做綜合考慮。

2、提前批次志願要不要填報?

晨霧:要報提前批次,需要對此提前瞭解。提前批志願學校或專業通常比較特殊,包括軍校、體育、藝術類專業等。填報藝術類專業志願須取得相關藝術類專業考試合格證,美術統考成績及文化成績(含單科成績)是否符合招生院校提出的特殊要求;填報軍事院校、公安院校、武警部隊院校等本科提前批錄取的專業,須按時參加面試、體檢等工作;填報體育類專業,要確認這些專業對體育專業考試分數的要求等。

此處需提醒注意,不同批次錄取的大原則是:只要是前面批次錄取了,就不再參加後面批次的錄取;如果沒有被前面批次錄取,則不影響後面批次錄取。

因此對於要不要報提前批,考生和家長要做權衡——提前批報的志願必須要比普通批的專業更喜歡纔行。如果在提前批被錄取了,而對這個學校和專業又不夠喜歡,就喪失了普通批次投檔的機會。如果報名提前批,要做到被錄取了不後悔。

而普通批次對大多數同學來講是主要填報的內容,所容納的學校和專業是最多最豐富的。建議家長也可以先報普通批次,再去考慮是否報提前批。

3、要不要服從調劑?

張藝執:選擇調劑後,雖然可能專業不夠理想,但是能夠保證被錄取。如果考生不服從調劑的話,雖然投檔進去了,但分數可能偏低,想報的專業夠不上,就會被退檔。

從去年開始,批次合併,沒有一批、二批。因此,如果被退檔,無法再投檔至後面的志願,而是直接掉出該批次,只能等待徵集志願。

4、順序志願和平行志願在投檔規則上有什麼區別?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與錄取工作方案》:順序志願按照“志願優先,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進行投檔,第一志願錄取結束後,若高校招生計劃未完成,再對未完成計劃進行第二志願投檔錄取。順序志願投檔時,達到該志願提檔線的同分考生同時投檔。

平行志願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對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錄取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根據考生所填報志願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餘額的院校專業組。當報考同一志願錄取總成績相同的考生人數大於該志願計劃餘額時,將依次比較語文、數學、外語成績、選考三科總成績(美術類依次比較美術統考、語文、數學、外語成績、選考三科總成績),對單項成績高者進行投檔,直至完成該志願招生計劃,單項成績均相同的同時投檔。

5、平行志願應注意避開哪些誤區?

張藝執: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爲,實行平行志願後(學校或專業組)能一檔多投,即投了一個沒錄上再投另一個,實際上,平行志願(學校或專業組)只能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還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爲,平行志願能選擇性地投檔,覺得“所報的院校或專業組哪個分高就投哪個”,“只要分數夠高,就能被錄取到高分的那所學校或某個專業組”,實際上並非如此,雖分數優先,也要遵循志願。此外,還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爲,平行志願可以退檔後再補投,這也是誤區。

6、今年是否存在退檔風險?怎樣規避?

張藝執:今年仍存在退檔風險。一種情況是,身體、思想品德等等不合格(這種情況幾率很低,但確實存在)。另一種情況是所選專業不服從調劑,即便符合投檔線要求,但如果投檔多了,而學校又沒有增加招錄計劃,那就有被退檔的風險。

家長和考生也可以瞭解一下目標院校招生章程裏對於招錄的要求,有些是100%投檔,有些是“投檔不退檔”,在同水平院校中,如果填報這類院校能夠減少退檔風險。

晨霧:從去年開始批次合併。以前本科一批退檔退到二批,二批退檔退到三批,三批退檔到專科,今年合併成一批了,不管是什麼成績,一旦退檔,就直接掉到專科批次。因此考生要規避退檔風險,建議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7、投檔線、錄取線分別指什麼?

晨霧:如果所有投檔考生都被錄取,那麼投檔線就是錄取線。如果發生退檔,且被退檔考生是所有投檔考生中分數最低的,那麼分數排名中該考生的上一名考生的分數即爲錄取線;如果是分數排名靠前但因爲德智體等原因被退檔,那麼錄取線還是投檔線。大部分情況下,投檔線等於錄取線。

8、報名強基計劃需要注意什麼?

張藝執:原來的自主招生,今年改爲強基計劃,計劃數比之前縮減了。這些因素都需要家長在報志願時加以考慮。今年強基計劃在高考成績出來後安排筆試面試,符合錄取要求,就可以投擋;不符合錄取要求,也不影響後續的錄取。如果強基計劃錄取了,後續報的志願就等於作廢了。

9、近兩年新近更名的職業大學是否推薦填報?

張藝執:近年我們國家在搞職業教育改革,有一批本科層次職業院校轉型並更名爲“職業大學”,這兩年已經有20餘所院校已經更名爲職業大學。對此家長也要了解清楚,這對有些分數偏低的同學是個機會,有些分數高但不知情的同學則要注意辨別。

10、提前批次中的“雙培計劃”和“外培計劃”是什麼?

北京教育考試院:2015年北京市開始啓動“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雙培計劃”和“外培計劃”屬於其中的子項目。

“雙培計劃”是由北京市市屬高校與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養優秀學生的一項舉措。市屬高校每年將輸送2000名左右優秀學生,按照“3+1”、“1+2+1”式等培養機制,到20餘所中央高校的110個優勢專業中,進行爲期2—3年的中長期訪學;同時,每年遴選部分學生,輸送到在京中央高校開設的、北京社會急需的專業中,開展爲期1年的短期訪學,或者修習輔修專業。

“外培計劃”是由北京市屬高校與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養優秀學生的一項舉措。市屬高校每年將輸送部分學生到海外境外開展爲期2年左右的訪學活動。

“雙培計劃”和“外培計劃”均列入市屬高校在京招生計劃,分配到各區,並適度向遠郊區傾斜。

延伸閱讀
  • 北京高考考點出爐:備用考點22個 最大考點在海淀
  • 北京高考考場今起封閉管理 未做核酸檢測不得入內
  • 高考結束後 北京將開“輔導班” 指導學生填報志願
俞昌宗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俞昌宗_NBJ111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