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1、整体观点:看好行业发展,关注景气细分

2020 年年初至今,计算机指数整体上涨 18.93%,涨幅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中位列第五。复盘来看,整个行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12月份开始持续到春节前,板块估值切换驱动,延续2019年的投资主线。(2)第二阶段:春节后到 3 月 4 日左右,疫情巨大冲击下的宽松预期,疫情加速包括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等产业进展,相关领域个股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3)第三阶段:从 3 月 4 日至今,疫情的全球蔓延,需求端萎缩担忧,叠加财政支出缩减预期带来压制。计算机公司主要以 B 端和 G 端为主,需求端不明朗和供给端交付不畅,不确定性大幅上升。在这个阶段,在政府提出新基建,阿里云未来三年 2000 亿投资的背景下,IDC 领域相对确定性大幅上升,有显著的绝对收益。非接触式加速线上化进展,SAAS 服务模式的高粘性提供收入底限的确定性,表现更强的稳健性。

展望下半年,在流动性整体宽松的背景下,对于行业机会无需悲观:(1)以云计算、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符合产业趋势且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细分龙头,持续具备配置价值。(2)两会结束,财政支出渐趋明朗,信创招标再启,需求或许滞后但大概率不会缩减,包括信创和信安仍需要重视。(3)车联网、DCEP 等产业趋势确定,但行业发展处于初期,未来发展节奏确定性不高的细分领域,紧跟行业进展灵活把握机会。 (4) 酒店信息化、零售信息化这类因受疫情直接冲击而给予较多折价的细分领域,精选竞争力没有被破坏甚至在加强的行业龙头,牺牲一部分时间价值但能获得非常好的潜在预期收益。

1.1、市场回顾

1.1.1、板块涨幅全行业第四,内部分化明显

2020 年初至今 A 股市场整体呈普涨行情。计算机指数上涨 18.93%,同期创业板指数上涨 31.95%,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32%,板块涨幅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中位列第五。剔除新上市个股,2020 年涨幅前五的个股安恒信息(+105.30%)、广联达(+102.56%)、万兴科技(98.31%)、用友网络(96.84%)、诚迈科技(+90.30%)。整体看,非接触加速的云计算领域,以及 2019 年高景气细分领域包括信安、信创,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1.1.2、2020Q1 公募基金板块持仓超配 1.9 个百分点

在板块涨幅较好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对于计算机板块的配置比例也大幅上升。2020Q1 公募基金对计算机板块的配置比例为 6.5%,相比 2019Q4的 5.4%上升 1.1pcts,相比行业标准比例的 4.54%超配 1.9pcts,配置比例创近三年新高。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比例仍远低于历史上超过 12%的最高水平。公募基金对于板块的配置比例主要取决于板块的景气度及预期收益,配置比例结果更多是预期反应的呈现,而非板块机会的核心要素。

1.2、估值略高于过去 10 年中位数水平

截止 2020 年 6 月 29 日,计算机指数 PE(TTM,剔除负值)66 倍,略高于过去十年中位数水平。从个股估值看,PE 在 50 倍以上的个股比例相比年底有所增加,PE 在 50 倍以下的个股比例相比去年年底有所减少,整体估值相比 19 年年底有所提升。

1.3、看好行业发展,关注景气细分

展望下半年,预计呈现结构性机会,高景气细分有望继续引领板块。云计算、信息安全、医疗 IT 估计业绩上延续高增长;车联网、信创、数字货币行业预计边际变化明显,催化频繁。

(1) 疫情加速云计算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建议关注云基础设施、SaaS和医疗信息化领域机会。推荐用友网络、广联达、金山办公、汇纳科技、泛微网络、石基信息、浪潮信息、卫宁健康、久远银海、麦迪科技,建议关注万达信息。

(2) 政策驱动下信安行业高景气持续。推荐绿盟科技、南洋股份、安恒信息、启明星辰、深信服。安全可控有望继续深化,并向除政府以外的重点行业扩展。推荐中国长城、诚迈科技、中孚信息、太极股份。

(3) 标准临近叠加新基建助力,C-V2X 有望迎来产业化元年,产业链公司都将受益。DCEP 箭在弦上,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带来 IT 领域建设、运营等相关领域的机会值得重点重视。推荐长亮科技、新大陆。

2、疫情加速云计算渗透,看好云基础设施和SAAS 服务

2.1、服务器:远程办公和音视频会议等需求暴涨有望带来服务器需求边际改善

互联网是中国 X86 服务器市场最大的下游领域。2019 年第三季度,中国 X86 服务器市场从厂商来看,按出货量和销售额前三名厂商依次均为浪潮、华为和新华三。从行业来看,互联网、政府和电信依然是前三大行业,占据整体市场出货量 60%以上的份额,其中互联网是 X86 服务器应用最大的行业。

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和音视频会议等需求暴涨,服务器受益于扩容需求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务院办公厅于 1 月 27 日发布了关于延长 2020 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将春节假期延长至 2 月 2 日,同时也有很多城市随后相继发布将春节假期延长至 2 月 9 日,所以疫情也使得很多企业在 4月前切换到在家办公状态,受其影响,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在线办公人数都创了新高,分别超过了 1000 万家和达到数百万家。根据腾讯云公众号的数据,从 1 月 29 日开始到 2 月 6 日,腾讯会议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日均扩容云主机接近 1.5 万台,8 天总共扩容超过 10 万台云主机,共涉及超百万核的计算资源投入。

此外,金山办公首席运营官(COO)章庆元在接受采访时称:从金山办公旗下软件 WPS 的数据来看,实际从大年初一开始,在线文档处理的使用量就在激增,表现出与往年完全不同的趋势。“先是大年初一前后,WPS表单服务器扩容了 5 倍;到了 2 月 3 日后,金山文档远程会议服务器扩了 3倍,金山文档在线 office 也扩了 1 倍的机器。我们自己原来备用的服务器已经全部用完了,开始用一些金山云的云主机来支撑。”

远程办公和音视频会议等需求暴涨有望带来服务器需求边际改善:2018年全年中国 X86 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 3,304,300 台,同比增长 26.1%;市场规模为 171.8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151.95 亿元),同比增长 54.9%。2019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进入调整期,大型的互联网客户采购由于周期性采购的影响今年整体需求明显放缓;电信行业需求有所延迟。2019 年前三季度 X86服务器下游的前三大行业——互联网、政府和电信行业均呈现负增长,金融科技的持续布局推动金融行业出货量达到 10%以上的增长。此次远程办公和音视频会议等需求暴涨将带来相关互联网厂商服务器的扩容需求,考虑到互联网是 X86 服务器最大的下游客户,他们的扩容需求有望带来服务器需求的边际改善。此外,根据 IDC 预测,中国 X86 服务器市场在 2019 年经过周期性调整后,2020 年后市场将逐步恢复并迎来新一轮增长,2023 中国 X86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292.85 亿美元,2020-2023 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1.9%。

2.2、超融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新势力,应用驱动 IT 架构变革

超融合架构是指在同一套设备单元中除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虚拟化能力之外,还具备数据备份、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特性,且多套设备单元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拓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并通过统一的管理系统进行管控。相比传统架构,超融合对于企业用户具有以下的优势: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据 IDC 发布的全球及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超融合市场规模超过 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64%;同期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 3.7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5%,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增速。2019年上半年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保持超过 50%的高速增长,预计到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 25.6 亿美元。

Nutanix 和 VMware 是全球市场领导厂商,华为、H3C 和深信服等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更占优势。据 Gartner2019 年全球超融合魔力象限显示,Nutanix、VMware、Dell EMC、Cisco 和 HPE 处于领导者象限,本土厂商华为、深信服和华云数据入围魔力象限。据 IDC 数据显示,2018Q1 以 HCI软件来源口径看,全球市场 VMware 和 Nutanix 分别以 37%和 32%的份额处于绝对领导地位,远高于第三名 HPE 的 5%。而在中国市场,根据 IDC发布的《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及超融合存储(HCI)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9 年第二季度》,华为、H3C 和深信服分别以 23.7%、21.3%、13.7%位列前三,远高于 Lenovo 和 Dell EMC 的 7.9%和 4.2%,本土厂商优势明显。

2.3、SAAS 服务:行业高速增长,应用持续渗透

过去几年,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公司云业务收入都出现了 50%左右的复合增长,持续超预期。如:1、AWS(亚马逊云服务)营收由 13 财年的 31.08亿美元的高基数上增长到了 19 财年的 350.26 亿美元,增长了 11.27 倍,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50%;2、微软云业务由 13 财年的 13 亿美元的高基数上增长到了 19 财年的 381 亿美元,增长了 29.30 倍,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76%;3、Adobe 云业务收入由 2010 财年的 3.87 亿美元增长到 2019 财年的 99.95亿美元,8 年增长了 25.83 倍,复合增长率高达 43.51%。

国内云转型厂商云业务收入亦呈高速增长。国内公有云龙头阿里云开放时间相较 AWS 晚 5 年,但是近年来云业务收入增速呈逐渐加快的趋势。国内 SaaS 厂商转型也较晚,但是云转型之后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1、近年来阿里云快速增长,营收由 2011 财年的 5 亿元增长到 2019 财年的 400 亿元,增长了 80 倍,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72.93%。云业务收入占比由 2013 财年的 1%提高到 2019 财年的 8%。

2、用友网络云业务收入由 2015 年的 0.87 亿增长到 2019 年的 19.70亿元,增长了 22.64 倍,复合增长率为 118%。云业务收入占比由 2015 年的 2%提升到 2018 年的 23%。

3、金蝶国际的云业务收入在过去的 4 年增长了 6.87 倍,复合年增长率为 90%,云业务收入占比由 2015 年的 12%提升到 2019 年的 40%。

我国 SaaS 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将保持超过 37%的增速。根据 IDC 的预测,中国 SaaS 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速度是传统套装软件的 10 倍。2018 年,中国 SaaS 市场规模达到 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未来五年,中国企业级 SaaS 市场依旧呈现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 37%。

竞争格局分散,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对比美国市场,中国 SaaS市场依旧处于初级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国企业级 SaaS 市场的增速高于美国SaaS 市场,但市场的成熟度远低于美国市场。从细分领域看,客户关系管理(CRM)市场、企业资源管理(ERM)市场和协同应用市场(Collaborative)发展最为成熟,并且市场份额占比持续扩大。从 SaaS 厂商销售收入占比来看,前十大厂商仅占整体 SaaS 市场的 29.5%,竞争格局相对两年前的全球市场更加分散,考虑到近年来龙头的营收快速增长,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行业快速增长,重点挖掘垂直细分领域的潜在龙头。截至目前,在 ERP、CRM 等核心企业管理软件 SaaS 服务领域,相比于国际市场,我国仍缺乏有力的国内领导者。但是随着 SaaS 市场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在 SaaS 领域有布局的企业的云业务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大部分以云转型企业为主。其中专业垂直型 SaaS 潜在龙头和行业垂直型 SaaS 龙头由于已经具备产品优势且丰富的产品经验,在云转型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而且转型过程中有望为 SaaS 厂商带来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增量市场,成为细分领域潜在龙头。

3、标准临近叠加新基建助力,C-V2X 产业元年开 启

C-V2X(蜂窝车联网)是基于 3GPP 的全球统一标准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包括 LTE-V2X 和 5G-V2X 及其后续演进。其中 C 指的是蜂窝(Cellular),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指的是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其中 V 代表车辆,X 代表一切可以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的对象,当前 X 主要包括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其信息交互模式有四种:车与车之间(Vehicle to Vehicle,V2V)、车与路之间(Vehicleto Infrastructure,V2I)、车与人之间(Vehicle to Pedestrian,V2P)、车与网络之间(Vehicle to Network,V2N)。

通过“车-路-云”协同,一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赋能智能路况综合感知、动态协同交通控制等功能,为智能交通发展奠定基础。C-V2X 业务演进在第一阶段基础安全告警和交通信息通知类业务的基础上,逐步从车-路-云协同感知向车-路-云网联协同控制发展,推动 C-V2X 业务在驾驶安全、交通效率、信息服务三个方面向着更加安全、协同、智能、绿色演进。

3.1、标准落地临近,试点加速推广

3GPP 关于 C-V2X 的标准化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从时间轴上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演进过程,第一个阶段是支持 LTE-V2X 的 Release-14 标准,该标准已于 2017 年 3 月正式发布,这也是全球 C-V2X 商用落地的主要版本;第二阶段是支持 LTE-eV2X 的 Release-15 标准,已于 2018 年 6 月正式发布;第三阶段是支持 5G-V2X 的 Release-16 标准,相关研究工作已于 2018年 6 月启动,目前仍在进行中,预计将于 2020 年 7 月 4 日发布;第四阶段是支持增强5G-V2X的Release-17 标准,相关准备工作已于2019 年底开展,目前该阶段的工作仍在讨论中,由于疫情影响,预计相关标准将于 2021 年12 月底发布。

测试示范是车联网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我国车联网测试示范区包括封闭测试和开放道路测试两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 30 个测试示范区,其中包括上海、北京-河北、重庆、无锡、浙江、武汉、长春、广州、长沙、襄阳等国家级示范区,涵盖涉及安全、效率、信息服务等各种应用场景。此外,国内相关产业组织加强产学研政合作,推动 V2X 示范区域建设。

自 2016 年我国第一个 C-V2X 应用示范项目落地以来,我国 C-V2X 应用示范项目逐年增加并于 2019 年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考虑到示范区的建设一般分期进行,在过去的 2019 年里,除了新示范区的建设以外,之前的示范区也在进行后续建设。除示范区外,先导区以及智慧高速公路的出现也表明我国 C-V2X 建设的产业化进程更进一步。

3.2、C-V2X 产业链构成

作为全球 C-V2X 的重要一极,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与设备、整车制造、测试验证以及运营与服务等在内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其中包括了芯片厂商、设备厂商、主机厂、方案提供商以及设备运营商等众多参与方,除此之外,还包括科研院所、标准及行业组织、关联技术产业以及投资机构等作为产业支撑。

由于 C-V2X 产业链涉及汽车制造、移动通信、操作系统等多个基础领域,需要跨领域合作,通过技术集成和产业优势互补来最终实现产业共赢。2019 年 6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和成立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按照“企业+联盟”的模式进行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着眼解决单一企业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推动 C-V2X 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进程。产业链各厂商均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与产业链其他环节厂商谋求合作,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一股合力,促进我国 C-V2X 产业链朝着上下游企业联系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C-V2X 产业前期主要的增量来自道路的数字化改造,涉及车载终端(OBU)、路测终端(RSU)的铺设,以及集中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初具雏形的基础上,后续的运营及数据服务具有更为广阔且持续的想象空间,目前整个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初期。

OBU 是构成车联网的关键节点,承载着实现 V2V、V2I、V2P 以及 V2N之间信息交互的任务,参与了车联网体系中的大部分信息交互行为,将是未来单车 IP 的承载主体。一款 OBU 设备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设备、安全芯片、V2X 协议栈以及 V2X 应用软件几部分。作为 C-V2X 体系中最活跃的部分,车载终端产业参与者众多,随着华为、大唐、高通等厂商陆续发布量产型产品,意味着 C-V2X 产业正逐渐从演示示范向量产阶段演进,产业架构也逐渐清晰。

RSU 主要通过路侧感知单元(如高清摄像头、微博雷达等)对道路交通信息进行感知,并将相关信息对覆盖范围内的车载终端进行广播,结合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MEC)还能实现对区域内的交互数据进行存储、处理、资源调度以及应用服务计算。除此之外,结合电子交管设施(如交通信号灯、公路监视系统、公路情报板等)还能实现基于交通信号以及交通流量数据的应用场景。路侧单元(RSU)结合感知单元、计算决策单元以及电子交管设施,共同构成了 C-V2X 道路子系统(I),实现与车辆子系统(V)、中心子系统(N)以及个人子系统(P)的信息交互。

从 RSU 产业架构的角度看,同样包括了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设备、安全芯片、V2X 协议栈、V2X 应用软件几部分。和 OBU 类似,RSU 的参与厂商也很多,产业架构正逐渐走向成熟。

为应对车联网应用场景高带宽、低时延、高速率、本地管理的业务需求,解决管理平台传输与核心网负荷过重、时延瓶颈等问题,目前车联网管理平台普遍采用“中心云+区域云+MEC 边缘云”的网状结构。通过在路端部署具备计算、存储、通信等功能的 MEC 边缘云的方式,将云计算平台部分从中心云迁移到移动接入网边缘,起到一个业务分流的作用。MEC 边缘云基于对路侧设施以及车载终端采集的交通实时传感信息以及交通对象信息的分析计算,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对各类时延敏感应用场景服务提供支撑。对比通过中心云进行计算分析处理的应用场景服务模式,这种就近处理的部署模式可以很好地提供时延敏感应用场景服务。

按照《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方案测算:全长约 174 公里(含利用杭州湾大桥南接线约 24 公里),采用六车道标准建设,总投资约 707 亿元,对应 4.06 亿/公里的投资。我国 2014-2018 年普通高速建设的投资成本平均为 0.91 亿/公里,即智慧高速的建设成本大概是普通高速成本的 4.5 倍。截止到 2018 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数 14.26 万公里。假设初期十分之一的高速改造为智慧高速,按照 4.06 亿/公里的投资成本测算对应需要投资为5.79 万亿,是 2018 年我国高速投资额的 10 倍。由于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是高标准建设的标杆性工程,预计在实际建设落地过程中成本要更低。

按照 C-V2X 标准化工作规划,结合新品研发周期及上市时间,预计到2022 年 C-V2X 具备大规模部署的基础。而在此前,示范区、先导区的试点示范工作会持续展开。随着 C-V2X 部署工作落地,首先将带来芯片、模组、终端设备、管理平台、安全认证等的海量需求,同时实施能力较强的交通信息化厂商也将直接受益。而基础设施工作建设完成之后,平台运营有望衍生出更大价值。

4、信息安全高景气持续,安全服务和新兴安全是未来趋势

受益等保 2.0、《密码法》等政策和建国 70 周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影响,2019 年整体行业边际改善明显。展望 2020 年,等保 2.0 开始实施,《密码法》逐步落地,数据安全和关保领域政策有望颁布,建党和建军 100 周年催生安保需求,网安市场还将持续高速增长。

4.1、政策推动行业中长期需求改善

2017 年 6 月,全国人大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从此网络安全从原来的部门规章上升到法律要求。该法律也将成为公安部、网信办、工信部等监管部门开展网络安全工作的法律基础,相关工作将进入有法可依、强制执行的阶段,预计将整体提高社会各界的网络安全意识。

2019 年 4 月 18 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考核办法》(下称“办法”),办法中首次将网络安全事件纳入考核范围,并视情节给予负责人相应的处分。此前,因为信息安全的投入不直接带来收入增长,政企对信息安全投入的关注度比较低,此次办法的发布将显著提升央企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预计相关投入也将刺激增加。

2019 年 5 月 10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标志着等级保护步入新的阶段——等保 2.0 时代。根据规定,等保 2.0 将从 2019 年 12 月 1 日开始实施。

2020 年将是等保 2.0 开始落地的第一年。

等保 2.0 对行业带来的主要影响:1、等保制度上升到法律制度,这将极大的提高政企客户的安全意识;2、监管范围明显扩大,从原来的重要信息系统变成了网络、信息系统、云平台、物联网、工控系统、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各类技术应用全覆盖;3、等保对安全的要求明显提高,最低分已由原来的 60 分提高至 70 分。4、新增主动防御需求。考虑到新的等保标准将在今年 12 月份开始实施,预计将中长期拉动信息安全行业需求增长。

4.2、行业高速增长,安全服务和新兴是未来趋势

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有望保持 20%以上。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18 年,中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达到 495 亿元,同比增长 21%,高于全球增长率 8.5%。鉴于我国信息安全投入比例较低且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国内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前景可观,据赛迪顾问预估,2019-2021 年国内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呈持续高速增长,增长率都保持在 23%或以上。

目前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仍是以硬件为主,2018 年占比达 48.1%,其次是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分别占 38.1%和 13.8%。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信息安全硬件市场占比最大,但是占市场规模的比例持续下滑,由 2009 年的 54.3%下降到 2018 年的 48.1%。相比之下,全球信息安全市场却以安全服务为主,2018 年,安全服务占全球整体市场的 64%,我国安全服务占比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网络安全产业正由产品主导向服务主导转型。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国的信息安全产品行业必将向国际看齐,由硬件为主转换为服务为主。新形势下,产品和服务的联动更加紧密,安全服务逐渐从配合产品的辅助角色,转变成为安全产品发挥最佳效用的必要条件。

新技术新业态催生新兴安全需求:

威胁情报:根据安全牛的估算,2017 年威胁情报的各种形态带来的收入为 5 亿到 8 亿元,约占整个安全市场的 1.25%到 2%。同时安全牛预测到2020 年威胁情报市场的规模有可能超过 12 亿元,从 17 到 20 年的复合增速在 24%左右。360 企业安全、思科、绿盟等厂商市场份额领先。

态势感知:根据安全牛的统计,2017 年国内态势感知市场规模约计 20亿人民币,占整个安全市场的 5%左右,同时安全牛预测到 2020 年态势感知市场将达到 50 亿元左右,复合增速高达 36%。360、安恒信息、华为、绿盟等厂商竞争力靠前。

云安全:根据 Gartner 的报告,2017 年全球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大约为58.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根据 Gartner 的预测,全球云安全产业规模将在 2021 年达到 103.55 亿美元,复合增速 15%。国内方面,据赛迪顾问调查统计,2018 年,中国云安全市场规模达到 37.8 亿元,增长率为 44.8%。虽然中国云安全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整体的市场规模会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的增长而快速崛起。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起步较早,根据赛迪的报告,2018 年数据安全市场规模达 28 亿元,同比增长 30%,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催生数据安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赛迪预测数据安全 19-21 年复合增速还将保持 35%左右。竞争格局方面,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天融信、神州泰岳和时代亿信等企业市场份额排名靠前。

物联网安全:物联网作为通信行业新兴应用,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相应的安全需求也快速增长。根据赛迪顾问《2019 中国网络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2018 年,我国物联网安全市场规模达到 88.2亿元,增速达到 34.7%,预计到 2021 年,物联网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 301.4亿元。

5、信创深化泛化,行业景气持续

从去 IOE 到去 Wintel,从基础软硬件到常用软件,信创范围正在扩大,参与的厂商和产品数量都在增加。信创的应用也在深化,从政府相关领域向重要的行业应用扩展。考虑到今年以来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和以农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均加大了信创服务器的招标份额。预计包括信创服务器在内的其他信创产品有望加速行业应用,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5.1、自主可控需要解决网信领域的供应链和安全风险

中兴事件充分暴露了我们网信领域的供应链风险和安全风险。

倪光南院士曾在“第十六届全国嵌入式系统大会”上指出,采用国外厂商的桌面操作系统可能会出现以下安全风险:1、被监控(如“棱镜门”);2、被劫持(如“黑屏”);3、被攻击(如病毒、木马);4、被“停服”或“禁售”;5、证书、密钥失控;6、无法进行加固;7、无法打补丁;8、无法支持国产 CPU。

自主可控本质要求是打破国外公司在整个互联网架构上的垄断,并防范国外软硬件所隐藏的可能会影响国家安全的后门或者漏洞。通俗来讲,自主可控就是需要解决网信领域的供应链风险和安全风险,一方面要让自己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不会因为供应商“停服”和“禁售”等原因而使公司“休克”,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无论是对于当前技术水平无法完全替代国外产品的领域还是已经完成国产化替代的领域,都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5.2、我国核心元器件和基础软件领域存在明显短板

我国网信领域总体技术发展较快,但在芯片和基础软件存在明显短板。网信领域技术新,发展快,人才作用大,中国有后发优势。中国网信领域总体技术和产业的水平在世界上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受益于人口基数大和软件人才储备丰富,我们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兴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在这些领域我国存在一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却存在明显短板领域,如芯片和基础软件,容易受制于人。

5.3、巨头纷纷发力国产化替代市场,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

华为:为应对美国政府的封闭,华为今年以来相继发布国产化重磅产品和规划,并推出硬件开放,软件开源的策略,联合多方推进国产化替代。19年年初,华为发布最强 ARM 服务器处理器鲲鹏 920 芯片,该芯片相对 intel至强系列芯片在网络、通信和能耗等部分领域优势明显。之后相继开放基于鲲鹏的主板和模组,并开源和鲲鹏适配最好的 EulerOS 和 GaussDB,全力推进鲲鹏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鲲鹏产业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截至目前,华为和各地区政府以及产业伙伴联合成立了 15 个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与 600多家的 ISV 伙伴推出了超过 1500 个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开发者方面,目前开发者规模已达 160 万;在硬件开放方面,目前已经有 11 家整机厂商基于鲲鹏主板推出自有品牌的服务器及 PC 产品。

根据华为的产业规划,公司将逐步完成鲲鹏计算产业从关键行业试点到全行业、全场景产业链建设的目标,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1、试点阶段:通过在政务、电信、金融和互联网等行业选取典型场景进行产业使能、孵化和试点,通过试点建立产业界上下游厂家和用户的信心。2、推广阶段:面向政务、电信、互联网、广电、金融证券、电力、能源、交通等行业全面打通产业体系,为行业数字化业务创新提供基础。3、深化阶段:面向全行业、全场景,打通产业链,构筑基于 Kunpeng 处理器的产业体系。

其他巨头:2019 年 10 月 24 日,据腾讯 QQ 官方消息,腾讯 QQ Linux版本回归,支持 x64、ARM64、MIPS64 架构。自从 2008 年腾讯曾推出Tencent QQ for Linux,2009 年之后,就再没更新过。此外,360、搜狗、百度等都在今年年初相继成立国产化业务部。360 还宣布其安全产品全线支持国产化。

巨头纷纷发力国产替代市场,国产化市场的生态将进一步完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市场也将有望更快的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5.4、运营商和金融行业规模化采购国产化 CPU 服务器

2020 年 5 月 7 日,中国电信发布中国电信服务器(2020 年)集中采购项目货物招标集中资格预审公告。公告显示,本次集采共分为 8 个标包,共计 56314 台。其中 Intel 至强系列服务器共集采 44731 台,占 79.43%;AMDEPYC 7002 系列服务器共集采 398 台,占 0.71%;国产化的鲲鹏 920 系列和海光 Dhyana 系列服务器共集采 11185 台,占 19.86%。

2020 年 5 月 28 日,中国移动的官方公布了中国移动 2020 年 PC 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本次集采划分为 7 个标包,采购规模共计138272 台,采购总金额达 80 亿元,项目采购满足期为半年。在总的 7 个标包的招标结果当中,中兴中标报价合计 27 亿元,占比为 33.88%;华为中标报价合计 25.6 亿元,占比为 32.13%;另外,中移集成系统(代理新华三)、中科可控(中科曙光子公司)、烽火投标报价总计分别为 18.7 亿元、4.8 亿元、3.6 亿元。芯片占比中,基于 Intel 芯片的服务器 106795 台、占比 77%;基于鲲鹏芯片的服务器 19563 台、占比 14%;基于海光芯片的服务器 9394台、占比 7%;基于 AMD 芯片的服务器 2520 台、占比 2%,因此国产 CPU服务器占比达到 21%。

此次相比运营商之前集采最大的不同是采购结构发生变化,此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服务器集采全部采用 Intel 和 AMD 芯片,此次集采中首次加入了国产化的基于鲲鹏 920 和海光 Dhyana 芯片的服务器,而且数量占比均达到近 20%,采购体量超预期,预计国产化服务器产业链有望受益。此外,运营商作为一个对服务器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能够如此大规模的采购基于国产化芯片的服务器,说明了国产化芯片在性能上相比 intel 和 AMD 系列芯片差别不大。

2020 年 5 月 21 日,北明软件成功中标中国农业银行 2020 年的重点服务器项目,根据框架协议北明软件将为农行提供 2000 台基于鲲鹏处理器的TaiShan 服务器,这是农行首次批量采购基于国产芯片的服务器。

考虑到今年以来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和以农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均加大了信创服务器的招标份额。预计包括信创服务器在内的其他信创产品有望加速行业应用,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5.5、自主可控市场空间有多少

对于整机市场:根据规划,2020 年“十三五”期间完成党政军市场的国产化替代,2020 年之后在国计民生行业推进,这一进程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有望加速推进。根据IDC披露的数据,2017年中国PC市场销售约5360万台,其中消费市场 2217 万台,商用市场出货 3116 万台。在商用市场中,政府出货量 360 万台,近年来出货量稳定增长;而在商用市场中,大部分大企业市场、政府和教育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2017 年这一块的整体出货量 1430 万台,是政府市场的 4 倍。考虑到消费者市场目前在 PC 机的选择上还不是以自主可控作为指标,该市场短期不是自主可控 PC 机的目标市场。对于自主可控 PC 的价格,我们采用了政府采购网的协议价格,即7000-13000 元/台。则自主可控整机市场党政军的每年的市场规模是252-468 亿元,如果 2020 年之后在金融、电信、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推进,则每年的市场空间是党政军市场的 4 倍。

对于基础软件子市场空间:基础软件市场主要包括三大块: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 2018 年,我国基础软件市场规模将接近 500 亿元2。考虑到基础软件是我国的弱势领域,目前,未来随着国产化在党政军和国计民生行业不断推进,未来国产基础软件有望在 500 亿的市场里面不断渗透。

对于基础办公软件市场空间:根据计世资讯统计,2018 年中国基础办公软件市场规模为 85 亿元,相较 2017 年同比增长 9.7%。预计到 2023 年,整个基础办公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149 亿元,2018-2023 年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11.8%。

对于保密机和保密产品市场空间:目前我国保密机存量市场为 300 万台左右,且搭载的操作系统以 Windows 为主,未来替换成国产机是大势所趋,按照 5 年的更换周期,每年的需求达 60 万台,假设每台涉密计算机的配套的保密产品价格是 1000 元,则保密机的整体替换空间为 60 亿左右,每年空间在 6 亿左右。

6、DCEP 呼之欲出,相关领域机会值得重视

中国央行早在 2014 年就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7 年 5 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2019 年 6 月 18 日 Facebook 发布 Libra 白皮书引发全球关注,8 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已经呼之欲出,并介绍了人行数字货币(DCEP)的设计理念和架构。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 3 月 9 日上午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会议上周小川行长对于数字货币和 ICO 等问题回答了相关记着提问。核心要点包括:

(1) 央行研发的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时考虑安全性和保护隐私;

(2) 数字货币目前有多种技术路线;

(3) 数字货币作为货币来讲,要保证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要保护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要经过充分的测试、局部的测试,可靠了以后,再进行推广;

(4) 2017 年,人民银行组织了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研究项目,经过国务院正式批准,目前在组织推进;

(5) 虚拟资产交易类的数字货币需要更加慎重,也不太符合中国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向。

总体来看,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非常审慎,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新的支付手段来提高支付系统的便捷性等问题,而对于数字货币作为交易证券持不鼓励的态度。

2019 年 9 月,现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得到开讲公开课《科技金融前沿:Libra 与数字货币展望》,首次对于央行的数字货币 DCEP 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1) 定义: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也就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但形态是数字化的,可以简单理解成纸钞的数字化替代。

(2) 特征一:DCEP 属于法币,具有无限法偿性,只要能使用电子支付的地方,就必须接受 DCEP,同时支持双离线支付。特征二:定位在于进行M0 替代,也就是纸钞的替代,不能是 M1 和 M2。

(3) 目的:央行推数字货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同时保护非犯罪行为的支付隐私需求。在反洗钱上,对数字钱包进行分级和限额安排,针对不同的身份认证级别给与不同的额度授权。

(4) 运营体系:DCEP 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上面一层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老百姓。这种体系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商业银行和商业机构原有的 IT 基础设施应用和服务体系,避免另起炉灶、重复建设。同时央行层面技术中性不会干预商业机构对老百姓兑换数字货币时的技术路线选择,无论采用区块链还是用传统账户体系都能适应。

(5) 发行逻辑:投放过程跟纸钞投放一样: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按照百分之百全额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钱包可以接收别人付款,如果要兑换数字货币,只要用银行卡进行兑换即可。

DCEP 的发行,将带来银行 IT 系统的改造以及支付端设备升级的机会,以及对于参与方的身份证明的需求。推荐银行 IT 系统领先服务商长亮科技,建议关注高伟达。支付硬件推荐新大陆。PKI 认证相关推荐数字认证、格尔软件。建议关注飞天诚信和卫士通。

7、疫情加速互联网医疗进展,提振医疗 IT 需求

此次疫情对于互联网医疗可能起到了加速推广和普及的作用,对诸如区域医疗平台、公共卫生系统、传染病防治管理系统等医疗 IT 的需求会有直接的拉动。

2020 年 2 月 7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推动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统一建立全省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服务管理平台。《通知》提出,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特别是对发热患者的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推动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让人民群众获得及时的健康评估和专业指导,精准指导患者有序就诊,有效缓解医院救治压力,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在无接触预防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在线、实时、高效的诊疗特征,无疑能够较好满足用户尤其是轻症患者的诊疗需求。而在此之前,政策层面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已经做了很好的支持和准备工作。尤其是 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在此前仅支持健康咨询基础上更近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此次无接触防治带来互联网医疗需求激增,包括医疗 IT 厂商、互联网医疗厂商、医药电商厂商都在积极参与,及时提供诊疗咨询、医药配送、新建医院的信息化支撑等服务。同时可以看到,包括自媒体、短视频等新业态,也在加速关于疫情、冠状病毒等知识的普及传播,助力疫情防治工作展开。

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 2020 年预计将达到 330 亿元。根据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招股书披露,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包括在线咨询、药品 B2C业务、健康管理、在线广告及营销推广、保险合作等在内的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 2016 年为 110 亿元,预计到 2020 年将达到 330 亿元,到 2021 年将达到 410 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0%,呈高速增长态势。

无接触防治使得在线诊疗和患者咨询需求得到良好匹配,带来短期用户数和月活激增。但持续性还需要有能切实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及服务,在此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用户留存。但无论如何,作为线下诊疗的补充手段,互联网医疗的实时性、便捷性仍然具有长期良好的价值期待。相关标的推荐卫宁健康、久远银海、麦迪科技。

8、投资策略及重点个股(详见报告原文)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光大证券)

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