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随便!

文/简

你想吃什么?随便

那吃完饭你想去哪玩?随便

那我们去看电影好不好?随便

随便,我都行,都可以。

看似很随意的两个字,显示出这个人很好相处,没有一点儿不合群,可这样的回答也会让人觉得没有被重视。

就拿谈恋爱来说吧,总说随便会让另一方很为难。吃什么?随便。等点完菜,你说这菜不和胃口,吃不了几口就不吃了,场面一度尴尬成冰。

所以,在恋爱的时候,有什么需求就直接说出来,

一直让人猜来猜去,恐怕有再大耐心的人也很难猜出你“随便”中的不随便。

再者,说随便的人其实是一种懒惰。他不想自己思考,想别人替他做决定,然后再从中做出选择。总是期待从他人那获得结果,人们在关系中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常常不愿意主动而明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总试图表现的特别识大体,随和,无欲无求,期待别人猜到你想要什么,并主动把你想要的的给你。

小杨是我的一个朋友,早年间,她刚工作的时候,她都会问她妈妈,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妈妈都会说:“我什么都不缺,只要你过得好,妈妈就开心”。后来,小杨刚开始还会给妈妈买衣服,买首饰,可每次得来的都是妈妈的责怪,要不说东西贵,乱花钱;要不说一点儿也不实用,都用不上。

送了几次都不欢而散,所以,小杨后来也不帮妈妈买礼物了。

就这样时间长了,在一次吵架的时候,妈妈吐了一肚子苦水,说自己的女儿一定也不关心自己。自己有了家庭以后就顾着自己的小家,连父母也忘了,根本指望不上。小杨觉得很委屈,说:“当初自己说不要,不喜欢,现在倒成了我的错了”。

她责怪你,在你看来,她是在无理取闹,明明是自己拒绝了你对她的好。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有很多:无价值感、不配得到、自我证明、自我压抑。

面对并承认自己需要的基础,是要有强大的自我接受能力的。

但你要承认自己是可以“自私”的,

对自己的“自私”没有任何道德评判,当然也包括对别人的“自私”没有评判,毕竟,你怎么可以隐藏自己的天性,又反过来指责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没有人性。

不要羞于表达自己的需要,

从古至今,所有的主流教育都在不余遗力地扼杀个人需要的合法性。最著名的应该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这个故事被大肆宣扬本来就是不合理的。

这让留下大梨的那个人本能地会有负罪感,调查显示,一直处在抑制个人需要的教育下,孩子的人格要么变得隐忍和压抑,要么叛逆和愤怒。一方面有着出于人性本能的需要,一方面这种需要又被强烈压制,日后发展出分裂的人格简直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纠结的人那么多,因为内心永远有两股力量在征战。

随便,

会让想要真心对你好的那个人的心烫伤一个洞,然后血重重地砸在在地上,砸出一个坑。

既然我不能当你肚子里的蛔虫,那就爽快一点,

有话直说。

编辑: 简

排版: 晓一

配图: 千与千寻

——记得‘星标’我们~

——我问: 在看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