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制,是反人性的。

工作多年,做過很多的產品,其中用戶評價好的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簡單。簡單的背後更深層次的是:剋制。

剋制就是:堅持初心,抵制住誘惑。大抵上,在做產品的時候,需要剋制的有:不急於去完善功能的邏輯、不急於去做更多的功能、不急於去突出更多的變現手段。

後面兩者,在微信中體現得比較好,可以通過微信功能的迭代有所感受。大家看看“發現”頁的功能,看看小程序的入口,處處體現着剋制。絕不會讓這些功能,影響微信作爲一個即時通信工具的體驗。

今天想聊聊"不急於去完善功能的邏輯"。很多書中,都會講到這點,比如《精益創業》,我們要做一個”最小可行性產品“。

大家奉爲聖經,都做如是想,但做起來真的很難,在做的過程中猶豫不決,似乎缺了這個,用戶這裏無法走通;缺了那個,用戶哪裏無法走通————那無法走通,產品的體驗不好,如何留下用戶呢?慢慢的越設計越複雜。

一個鉅細無遺的產品最終完工,交付開發。程序員一通抱怨,這裏影響性能,哪裏需要多久上線要延期。產品經理也覺得委屈,自己的辛苦不被重視,於是揮舞着”用戶體驗“的大刀和程序員PK,然後兩敗俱傷。但,其實最受傷的還是用戶。

爲什麼會這樣呢?從人性的角度理解,人是追求完美和懼怕問題的。

人類追求完美,不只是處女座。這是雕刻在人類基因上的,一個小朋友要餅喫,媽媽撕下來一塊兒給他,他不要,他一直哭鬧着要大的餅——其實是完整的餅,這是人類對完美追求的證明。一個邏輯不完整的功能,我們的內心是無法接受的,這不是追求完美的我應該做的。

但,有的時候我們要能夠欣賞”缺月掛疏桐“的美,它的美在於,無需多言,一切孤寂就在此間。

人類害怕出現問題,害怕用戶說不好用。那怎麼辦呢?我就都做出來,看你還能有什麼問題?可是往往,因爲怕出現問題,儘量完善功能,不僅僅週期拉長了,試錯的成本提升了,也會忽視產品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任何一個產品,都要明確出發點。一切設計都圍繞這個。這是優先級最高的,但凡出現衝突,我們可以根據這個作出決策。不過,我們有的時候,眼裏只有各種功能,每個功能似乎都必不可少,每個邏輯只要缺了就無法閉環。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爲什麼出發,所以做產品的時候,要不斷的回頭看我們的出發點,時刻分得清主次。

每一次在和程序員、和業務爭論的時候,都要記得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而不只是當下的功能。

我之前做招聘產品的時候,體會頗深。

有一次我做了一個給獵頭推薦職位的功能,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幫獵頭快速找到適合自己手裏候選人的職位。

之前做了很多版本,各種打分,排序,標籤,體驗都不好。

我重新思考的時候,把這些都簡化了,只留下了:“推薦了這個職位的獵頭,還推薦了哪些職位”,交互上,只有一個列表,沒有複雜的打分,沒有複雜的排序和篩選。

得到的就是好評。

但是也有很多人給我建議,加這個會更好,加那個會更完善,我的回答都是:以後再加。我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推薦職位的效果。

最後,不要試圖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在產品的中前期。更好的做法是給少數人解決了問題,給他們更好的體驗,然後再逐步擴大。這是剋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