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日前,多個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網站公佈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格覈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指出,當前,就業統計面臨新形勢,尤其是隨着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不斷湧現。在今年疫情防控過程中,也催生了一些新職業。爲適應新形勢,教育部組織專家研究論證,在廣泛徵求各地各高校意見基礎上,進一步明晰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相關指標含義,各地各高校要在 2020屆畢業生及今後就業統計工作中嚴格執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新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相關指標的最大亮點在於“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方面,自主創業的範圍加入了開設網店,自由職業的範圍加入了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衆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

與時俱進還是放鬆就業要求

1999年,教育部首次對各高校就業率進行排名,該舉措被認爲是就業統計工作的開始。當年,教育部首次對各個高校一次性就業率進行排名,數據來源爲就業協議書。

2004年6月,教育部重新修訂《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辦法》。新的統計辦法將靈活就業納入畢業生就業統計範疇。以靈活方式就業的畢業生在畢業離校時應填寫《普通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登記表》,登記表由所在高校備案。

統計辦法規定:畢業生以靈活方式就業,其中包括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等。

自主創業指創立企業(包括參與創立企業),或是新企業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個體經營和合夥經營兩種類型。

自由職業指以個體勞動爲主的一類職業,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譯工作者、中介服務工作者、某些藝術工作者等。

對比發現,《通知》擴展了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的範圍。

在自主創業方面,《通知》增加規定分爲三種情況:

1、創立公司(含個體工商戶)

2、在孵化機構中創業,暫未註冊或註冊當中

3、電子商務創業,利用互聯網平臺從事經營活動,如開設網店等

只要提供網店網址、網店信息截圖和收入流水,就作爲審覈依據。

在自由職業方面,《通知》增加規定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衆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

只要依據畢業生本人簽字確認的證明材料,並由校、院兩級就業部門負責同志審定,即可作爲審覈依據。

(《通知》規定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界定及標準)

這樣的就業統計指標實行後,或將引起爭議:

一方面,伴隨着新產業、新業態、新市場不斷出現,傳統的就業指標很難滿足就業統計的需要,確實應該完善過時的統計指標,建立新型的指標體系,將共享經濟、網絡零工等新就業形式納入指標。

《通知》沒有對未就業的統計指標進行改變。事實上,業內早有聲音呼籲重新認識“未就業”。近幾年,“慢就業”現象越來越明顯,這其中就包括越來越多選擇“暫不就業”的學生,這類情況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另一方面,開設網店、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衆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納入指標,有給高校提高就業率“放水”之嫌。

首先,開網店、做自媒體、打電競是很多大學生的業餘愛好或兼職,不僅門檻低,而且難以靠這些工作維持穩定收入。

其次,這些新就業形式缺乏準確界定。是隻需註冊了網店並有了收入流水就可算作就業?如果如此,註冊網店並不需要門檻,通過刷單也可輕鬆實現收入流水,但畢業生並不能因此謀生。再比如,《通知》並未明確互聯網營銷工作者的具體含義,那麼朋友圈微商、刷單灰產從業者是否也屬於此列?

再次,高校審覈依據較爲簡單。對自由職業的審覈只是依據畢業生本人簽字確認的證明材料,並由校、院兩級就業部門負責同志審定,對於證明材料的內容應該如何沒有明確規定。

如此一來,擴大的靈活就業範圍有可能讓高校製造虛假就業“鑽了空子”。

事實上,2004年修訂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辦法後,還是不斷出現就業數據“造假”的問題,社會公衆對就業統計結果的認可度越來越低。

就業統計負面清單管理

對此,《通知》也提出,就業數據保真是就業統計工作的底線,是不可觸摸的“高壓線”。

《通知》指出,各省級就業工作部門要會同教育督導部門,於7月4日前對本地高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數據進行覈查,此次覈查重點是:

1、按就業統計指標內涵,覈對分類統計信息;

2、覈實“學信網”上畢業生反饋存疑信息;

3、覈實用實習單位頂替就業單位、畢業去向中“升學”和“其他形式就業”比例失實、就業證明作假等違規行爲。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對本校就業數據開展全面自查,嚴格審覈每個畢業生的就業材料,相關紙質或電子材料要在校級就業部門存檔備查,存檔時間3年及以上。各高校要在覈查基礎上,於2020年7月4日17:00前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系統中糾正錯誤數據,並由分管校領導簽字確認。此後發現並覈實的問題,將視爲數據造假,視情況予以通報並從嚴懲處。

《通知》還要求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查實問題的地方、高校和相關人員,納入負面清單,並在招生計劃安排(包括本專科、碩士、博士)、專業申報、教學評估、評獎評優、領導班子考覈等工作中作爲負面因素重點參考。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將向相關部門和單位提供負面清單。

事實上,開網店、做自媒體等靈活就業形式可能早已納入高校統計指標。

上海財經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生涯教育部主任潘傑2017年1月撰文稱,一些同學畢業後開網店,做家教老師,搞自媒體,藝術創作,做體育或者藝術項目的培訓教師等等,他們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就業,但也沒有“失業”和“待業”,在勞動力統計中稱爲“非正規就業”,統計依據是畢業生的自述材料,如畢業生本人提供的“靈活就業登記表”等等。

潘傑還指出,存在一定比例的靈活就業是合理的,但是,普通專業如果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更高比例畢業生“靈活就業”就不正常了(但藝術和體育類專業的畢業生靈活就業比普通專業高很多也是合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