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之前的地理教材裏,與我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5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但現在我們所學的地理教材,與我國相鄰的國家卻變成了14個。而這個消失的國家便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錫金。其實這個國家已經消失了四十多年,只是我國在03年的時候才承認錫金屬於印度領土的一部分,至此,國際社會上再也沒有人承認錫金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

錫金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其實錫金國與我們國家歷史淵源還是很深,在清王朝的時候就是我們的藩屬國,但是清朝晚期,國力衰弱,道光六年(1826年),英國軍隊侵略錫金,此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錫金是中國的蕃國。

1861年,英軍佔領錫金,囚禁錫金國王,強迫他與英國官員伊登簽訂條約,控制了錫金的內政外交和軍事。

錫金國王又逃往西藏,躲在西藏亞東一帶,號召錫金人民抵抗英軍入侵。即使這樣,錫金與中國的藩屬關係還沒有完全割斷。

1887年(光緒十三年)後,新的駐藏大臣文碩派藏兵進入錫金修建工事,進行軍事準備,英國人提出抗議。

清廷抱着息事寧人的態度,命文碩撤兵撤卡。文碩認爲:藏兵不宜撤退,而且進駐的各個要地,皆是中國土地,無卡可撤,請求增兵。

後來,駐藏大臣文碩被清廷撤職,新的駐藏大臣換成了升泰。從1888年四月開始,英軍連連進犯,清兵藏兵節節敗退。

1890年3月,升泰爲清朝全權大臣與英國印度總督在加爾各答簽訂條約,中國正式失去了對錫金的宗主權。年底英國駐錫金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全權管理錫金。英國人成了錫金新王室的太上皇。

1949年6月,印度獨立後不久,就派遣軍隊進駐錫金。翌年12月5日,簽訂《印度與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爲印度的“保護國”,錫金的國防、外交和交通等重要領域,完全受印度的控制。1973年4月印度藉口錫金髮生內亂,公然出兵佔領錫金,強行接管了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5月與錫金簽訂“錫金協定”。1974年9月,印度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爲印度的“聯繫邦”。但印度政府的擴張慾望並未就此滿足,1975年4月,印度政府再次悍然出兵錫金,強行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印度軍隊完全控制了錫金。

爲什麼印度要吞併錫金?

本質原因就是爲了戰略價值。印度的東北部和印度主體部分的相連只靠着一個名叫西里古裏走廊的狹長地帶。而錫金就在西里古裏走廊的上方。如果印度不控制錫金,那麼一旦與周邊鄰國發動軍事衝突,印度在東北部的形勢就會非常被動。

而吞併錫金可以大大改善印度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壓力。並且在掌控錫金之後,印度大陸與東北地區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了,可以有效地起到鞏固國家政權與維護領土周全的作用。

當時國際社會爲什麼不干預與制止呢?

這與當時的國際形勢也有關,當時正處於美蘇爭霸的時候。說白了沒有精力去管這種小國家的事情,而且印度吞併了錫金對世界各國除了錫金自己都幾乎沒有利益上的影響,國際社會就更不會去爲了維護區區一個彈丸小國了。雖然在當時也有的國家進行了抗議,譴責了印度的行爲缺乏道義,但這一切也只是說說而已。

印度如此囂張,它敢吞併尼泊爾、不丹嗎?

答案是不敢。爲什麼呢?

第一點,尼泊爾與不丹都是主權國家。雖然尼泊爾和印度一樣,都曾遭受過英國的殖民統治,但是尼泊爾早在1923年就獨立成國,比印度還要早二十多年。兩個國家雖然相鄰,但是在卻互不干涉內政主權。印度自然不可能吞併一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

那麼不丹呢?不丹與印度一樣,在1949年獨立,印度繼承了不丹與英國所簽訂的《普那卡條約》條約,與不丹簽訂了《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不丹的對外關係受印度指導。這也意味着印度控制着不丹的外交權。既然這樣爲什麼印度不吞併不丹?

雖然印度掌握着不丹的外交權,但是不丹的其他主權還是掌握在不丹國王的手裏,而且不丹在1971年加入了聯合國,受聯合國的保護。印度當然不敢向聯合國會員國下手。但是因爲印度掌握着不丹的外交權,所以不丹至今也沒有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也是唯一一個與中國相鄰卻沒有建交的國家。

第二點,也是最爲關鍵的一點,沒有國家希望印度做大做強自己。儘管現在美國、俄羅斯在明裏暗裏支持着印度,但是他們支持的原因主要是爲了牽制中國,但是要知道印度一直是一個有野心的國家,美國、俄羅斯豈能不知,所以他們肯定是不希望印度做大的,只是把印度當作自己的一枚棋子。就好像象棋中的兵卒,試想誰希望自己的兵卒將來成長爲將軍呢?要知道一旦做大,就不好控制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