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湿邪”为百病之源。

风、寒、暑、湿、燥、火是“致病”的原因。

其中的“湿”就是指的湿气,被称为“湿邪”。

现在早已到了炎热夏季,马上就要进入伏天,也是祛湿的关键期。

体内湿气重与酒吃肉食、疾病、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系,导致水分失衡,湿气排不出,体内湿气加重。

湿气重,身体会告诉你!

湿气重的人往往感觉到头晕头重,就像是戴着一顶湿淋淋的帽子。

由于体内湿气比较重,四指非常酸痛,就算简单抬胳膊抬腿也并不是很灵活。

口里总是有黏腻湿乎乎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湿重如裹”。

在炎热夏季你经常感觉身体乏重,可能是湿气在体内滞留,身体向你露出破绽。

湿气重的人消化功能不好,胃口变差,食欲降低,任何食物都提不起兴趣。

排便时大便容易黏在马桶上,反复用水冲上几遍也很难冲刷掉。

中医认为:“湿爱困脾”。脾胃不好则会造成脾胃不和,影响正常消化和吸收,大便也会黏腻。

湿气重的人,嗓子总是感觉有痰,而且感觉怎么咳也咳不干净。

中医认为:“湿重日久、炼液成痰”。

体内湿气重的人往往感觉到口苦口干口臭,经常嗓子不舒服。

当你频繁出现这种症状,也是身体湿气过重露出的破绽需要及时调节。

祛湿,谨记饭后三不宜、睡前三不要

饭后三不宜

饭后不宜立即洗澡

天气炎热,吃饭时容易大汗淋漓,为了解暑,饭后立即冲凉水澡,感觉非常舒服。

但是在饭后立即洗澡并不利于消化和吸收,甚至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诱发肠胃疾病。

人刚吃完饭后,身体大量血液流向胃部,帮助消化吸收。

饭后洗澡,由于水温高或低,刺激血管扩张或者痉挛,并不利于肠胃消化和吸收。

饭后不宜立即散步

到了晚上温度比较凉爽,很多人喜欢在饭后立即散步,但此时也会造成肠胃不舒服。

脾胃不好便会影响体内,水是正常运转,而饭后立即散步也会导致肠胃功能降低。

饭后消化道内需要大量血液帮助消化,饭后散步,将血液分布到达肢体活动部位。

足够的血液才能帮助消化道正常运转,以免影响到消化和吸收,如果饭后散步,便会增加肠胃消化负担。

饭后不宜立即吃冰冷食物

吃饭时满头大汗,为了凉爽解暑,有些人在饭后会喜欢吃冰激凌,或者喝一瓶冰镇饮品,感觉非常过瘾。

虽然当时非常爽,但体内的热气散不出加热,生冷寒凉食物也会刺激到身体,诱发脾胃不和。

此时更容易加重体内湿气,还会影响到正常和消化功能,使身体患病风险增加,劝你趁早改掉。

睡前三不要

睡前不要剧烈运动

晚上温度比较凉爽,但是现在已经快要入伏,更多时候会感觉到闷热,所以在夏季不要在睡前做剧烈运动。

睡前做剧烈运动,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也会导致失眠,症状出现更容易增加身体患病风险。

睡前不要喝酒

天气越来越热,人们在夜间睡眠比较差,想要借助酒精的作用提高睡眠质量,可能效果会令人失望。

睡前喝酒虽然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身体新陈代谢,让你快速进入睡眠,但是后半夜你会处于浅度睡眠状态,更容易加重各个器官的负担。

睡前不要对着低温空调

天气越来越热,只有空调才是人们最喜欢的,但是在睡觉前不要对着低温空调猛吹。

长期处于空调房内会导致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容易出现“热伤风”等症状。

并且长期对着空调吹冷风也会给湿气,有机可乘的机会,损伤体内阳气,增加身体患病风险。

三伏至,祛湿季,养成好习惯,无湿一身轻

“吃”走湿气

薏米属于药食同源的食材,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利水消肿等功效。

薏米更大的特色在于其虽为“凉性”,却不伤及脾胃。

薏米仁养生效果好,但是吃法有讲究,薏米必须先炒熟,不然湿气会加重薏米煮粥或者磨成粉末,做茶饮用均可以祛湿健脾,美容养颜,延年益寿。

提醒孕妇不可以食用薏米,因为它很可能会引起子宫兴奋,甚至会对胎宝宝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孕妈妈在怀孕期间饮食一定要重视。

茯苓,芡实,生姜等食材,都具有较强的健脾利湿等功效,炎热的夏季多吃一点,促进血液循环,把湿气赶跑。

花椒水泡脚祛湿

泡脚不仅仅是冬天的,是夏天更应该坚持泡脚,夏季,寒湿未除,又添暑湿,寒暑交加,体内湿气也会越来越严重。

每天晚上睡前坚持泡脚,能够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达到气血畅通,改善睡眠等效果,坚持泡脚还能祛除体内湿寒之气。

泡脚时在水里加入花椒,更有助于加速身体新陈代谢,祛湿排寒,但是泡脚水温最好控制在40℃以内,泡脚时间最好在20分钟左右。

适量运动祛湿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出汗不排毒,却能去除体内湿气。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帮助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减少有害物质残留。

夏季运动以轻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比如瑜伽,慢跑,游泳,健步走等等,更有助于避免身体大量出汗也能预防身体脱水的情况发生。

最好在运动之前适量喝些温水,在运动之后不能洗冷水澡,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更不能立即吹空调,以免湿气加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