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炎炎夏日,港城烟台已经进入丰水期,相对城市供水而言,农村供水存在管理不善和设施不完善、处理工艺欠缺等突出问题。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和丰沛的降水,农村饮水卫生面临着考验。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夏季应加大饮水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多措并举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一、加强水源管理

夏季降水量大,大量的地表径流会进入防护不力的水源,因此做好农村水源防护很有必要。应当及时清除水源地周围的厕所、牲畜栏等污染源,禁止向水源地附近排放污水、堆放垃圾,禁止在水源地周围放牧等。

二、做好消毒措施

农村自来水往往缺少消毒措施,高温季节微生物繁殖迅速,因此,微生物可以说是影响农村饮水卫生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饮用水消毒方法很多,农村最常使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两类。煮沸消毒方便、实用,也非常安全有效,水经过煮沸后,水中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能被杀灭。因此,农村居民应该养成不喝生水的良好习惯。

氯化消毒根据消毒对象又分为缸水消毒和井水消毒。缸水消毒是农村家庭用水消毒方法之一,需先测出缸内水量,再根据水量计算漂白粉的用量,然后将漂白粉配成消毒液,滴入水缸中搅拌,半小时后,方可饮用。井水消毒即对源水进行消毒,其分为直接消毒法和持续消毒法。

(一)直接消毒法

先按源水的水量计算出漂白粉的用量,每立方米水加8克左右的漂白粉。用漂白粉调成糊状,投入井中,再搅动井水使之混匀,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每天投1-2次漂白粉。

(二)持续消毒法

将一定量的漂白粉装入塑料袋、竹筒或陶罐等容器中,将容器钻若干小孔,投放井中,此法一次投药,可持续10-20天的消毒效果。

三、维护净化设备

为保障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据调查,我市有较大比例的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采用了水质净化处理设备。净化设施,特别是采取反渗透等净化设施若不定期更换滤芯,会导致净化效果减弱、pH值降低、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农村净化水设备的保养、维护,根据水源水质、水使用量等定期更换滤芯。

相关知识链接

1.什么是农村饮水安全?

答: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体健康。

2.什么叫城乡供水一体化?

答: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以县域为单位,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供水工程体系,实现全民覆盖,城乡共享优质供水服务的供水保障模式。

3.水烧开有水垢是不是饮水不安全?

答:水烧开后有水垢表明水中硬度比较高,总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二者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饮用水中总硬度大于200mg/L时,烧开后就可能出现水垢,但在标准规定限值范围以内时(对于万人工程和万人以下工程,饮用水中总硬度限值分别为450mg/L和550mg/L),不影响人体健康。

4.为什么自来水会出现乳白色?

答:自来水在压力管道中输送时,管道中的空气因高压而溶入水中,当自来水从水龙头中流出时,水中的空气因恢复到正常压力而被释放出来,形成无数的微小气泡,使水暂时呈乳白色,放置片刻后,即会澄清,不影响饮水安全。

5.为什么合格的饮用水会有淡淡的消毒水药味?

答:消毒水药味其实是淡淡的氯味。为确保饮水安全卫生,多以氯气和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水中的余氯,人是能感觉出氯味的。但这实际上表明水质是安全卫生的,余氯对人体健康并无负面影响。有些人饮用时会感觉到有少量消毒水味,但煮沸后基本可以消除氯味,用户可以放心饮用。

6.农村居民可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与卫生?

答:一是配合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禁止向水体倒垃圾、排放污水、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等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二是保护供水管道,不在供水管网通过的地方挖沟、建房、建厕所、堆放垃圾等。三是如果水源是井水,水井周围30米内不能建有渗漏厕所、粪坑、禽畜圈舍、污水坑等污水源。

7.如何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答:长时间没用自来水,再次用水要先放空水管中的“死水”。如早晨起来后,一定要拧开水龙头先放放水,然后再来使用;连续几天没用水后,也应拧开水龙头放空管道中的积存时间较长的“死水”。农村用户家中备有水缸、储水桶的,要定期清洗、消毒。饮用水宜煮沸后再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