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秦末最能打仗的人,大多數人毫不猶豫選擇韓信。韓信也確實能打,被劉邦拜爲大將軍之後,他滅了魏國,戰敗代國、趙國,收服燕國,攻下齊國,殲滅龍且的二十萬楚軍。再然後就是指揮七十萬漢軍把項羽團團圍住,項羽兵敗自殺。這樣說起來好像韓信比項羽牛叉的多,是秦末第一軍事家無疑了。其實不然。怎麼說?因爲垓下之戰,其實並無技術含量,不是韓信指揮也能打贏。

試想一下,以七十萬精銳對付項羽的十萬疲憊之師,有什麼懸念?這是從兵力上說,從智囊團上說,項羽是一己之力對付劉邦集團的劉邦、蕭何、張良、陳平、韓信等等,外無援軍、內無糧草,任誰能打得贏?那麼,項羽爲什麼能落到這步田地呢?非項羽打仗不行,實是政治、戰略、性格上的缺失,與軍事能力無關。論軍事能力,項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看兩個戰例就知道了。

一是鉅鹿之戰。我看電視劇,感覺鉅鹿之戰能贏簡直是個奇蹟,其他援軍也大多做壁上觀,包括趙軍這個被圍困的軍隊,都像看戲一樣看。項羽10萬剛被擊敗的部隊對章邯30萬一直勝利的部隊。章邯剛剛打敗擊殺項羽的叔叔項梁,要知道項梁可是聯軍頭子,而項羽只能是偏軍,而且到底項羽單獨帶兵怎麼樣,大家還心裏沒底。但項羽就這麼霸氣,有一個詞破釜沉舟就是從這次戰爭來的,一點退路不給自己。

看他10萬部隊衝入敵陣,其實是八萬,另2萬部隊斷敵糧道去了。8萬對30多萬衝入敵陣,就像一瓶胡椒麪撒進一口大鍋裏,簡直就是自殺。更讓援軍沒想到是,項羽竟然勝了。除了項羽自己,誰能想到項羽能勝?項羽就帶三天干糧。那要3天打不下來呢?別忘了,項羽在兵源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還分兵斷敵糧道幹什麼去了?他並不愚蠢,如果打平,趙軍還不趁機突圍,裏應外合,等死嗎?項羽可是來救趙軍的。

二是彭城之戰。如果說鉅鹿之戰項羽有僥倖的成分在裏面,那麼彭城之戰項羽3萬精兵對劉邦56萬聯軍,還分出一部分斷敵退路,簡直就是拼命了。他哪裏來的這麼多自信?其實他根本有12分的把握。對齊地圍攻還在繼續,項羽只是分出很少的兵處理一下後方,就把劉邦56萬聯軍打得落花流水,從早晨打到中午,劉邦就敗了,差點把劉邦逮住。史書記載是一下就打死他10萬部隊,屍體把河裏的水都堵死了。

這一戰就可以確定項羽第一軍神的地位,其他人怎能望其項背?包括韓信也不行。何況還有鉅鹿之戰等等70餘戰,除垓下之戰外,其他都是全勝。垓下之戰換成別人還不如項羽,一會再說。你很難想象項羽的部隊都什麼樣,簡直就像推土機,看到敵人不管多少直接碾壓,這哪是打仗,就是玩,就是踩螞蟻。這樣兵力相差這麼懸殊還能打勝的仗連韓信也沒達到這個級別,韓信前期收拾的都是不怎麼樣的部隊。

現在談談讓項羽兵敗自殺的垓下之戰吧。我說兩點:一是項羽打到這樣已經可以了,他只要自己能衝出來就是最大勝利,彭城之戰劉邦56萬聯軍不被他打的劉邦只帶一個車伕跑嗎?勝敗兵家常事,何況劉邦以7倍兵力把他團團圍住。但不管怎樣只要項羽不自殺就完全可以東山再起。他的封地魯地,劉邦都建國了還拒不投降。有人說,彭城之戰時,他3萬對劉邦56萬都可以,爲什麼現在10萬對70萬不行了呢?這就引出第二點原因。

其實項羽也該敗一次了,如果那樣,沒準垓下之戰還是個好事。項羽打了70 多仗就沒真正的敗過,這不利於他帝王心性的成長。垓下之戰就是他帝王心性不成熟的表現。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垓下之戰是敗在政治,而非軍事。就說一個原因項羽就非敗不可,聽信敵對陣營的話讓范增走了。這是他輸的開始。韓信打仗聽誰的?劉邦的。劉邦聽誰的?張良、陳平、蕭何等等等等,誰的對聽誰的。項羽就一個范增還給整走了,焉能不敗?

這樣說起來,讓項羽敗給韓信的一仗根本算不得韓信就能勝過項羽。韓信的身後有劉邦、張良等等,一個兼具政治、戰略、戰術的豪華陣容。韓信就以前打的每一仗都是聽的劉邦的命令和行軍路線圖,這裏是大家的智慧,特別是張良這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略大家,哪是韓信一個人的功勞?但項羽這邊一個范增就把他們全秒殺了,可惜項羽沒珍惜。假若范增在,韓信、劉邦、張良加一起從純軍事上也不是項羽的對手。

對項羽的軍事能力我是這麼認爲的,從純軍事的角度項羽是當之無愧的秦末第一軍事大家,是完勝韓信的軍神。項羽是軍事敗給了政治,敗給了戰略,敗給了謀略。這些政治、戰略、謀略范增全具備,而且完勝劉邦整個智囊團。下講就專門講范增。對項羽是秦末第一軍事大家不知大家怎麼認爲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或點贊關注,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