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文学著作。按照相对传统的理解,作者通过《范进中举》一文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极其辛辣的讽刺与批判。然而,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解读《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我们就能理解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原因——将范进中举后的职位放到现在,当代人或比范进更加激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范进中举之后的经历:范进中举后,因为其母亲去世。按照传统的观念,范进将回家守孝三年。随着三年守孝期的结束,厚积薄发的范进又进京赶考,一举考中进士。紧接着,朝廷就任命范进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由于范进在监察御史的工作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朝廷又将范进调到了山东省任学道这一职位。

学道是什么官职呢?学道是一个省份主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官员。山东学道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纪晓岚等名人就在学道的位置上开始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如果不出意外,范进将在学道这一岗位上成就自己的梦想。

所以,将范进中举后的职位放到现在,当代人比范进激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其做了监察御史,又做了负责山东省教育的官员,这在当代人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毕竟站在当代人的视角看,能进入体制内做公务员,如果不出意外,这辈子到后面就衣食无忧了。这也是很多人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直接原因。

范进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科举考试也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第五大发明"。从人才选拔的角度看,科举考试的出现是国家人才选拔机制的巨大进步,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自从中国诞生"国家"这一概念以来,如何选拔优秀的人才成为了历朝历代统治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周朝时期,国家按照贵族的血缘关系选拔人才。春秋战国之后,社会出现巨大变革,国家开始打破血缘关系的圈子,从基层选拔人才。进入汉朝后,国家通过察举制等制度选拔人才,其选拔要求是"举孝廉"。这种制度在西汉时期还能正常运转。但到了东汉中期后,"举孝廉"制度就进入死胡同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科举制度走"九品中正制"。但由于士族实力非常庞大,九品中正制堵塞了民间人才做官的道路。直至唐朝,朝廷才将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上升到国家意志。民间做官的通道通过科举考试逐步开放。

唐朝历代皇帝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唐太宗时期,朝廷扩建学舍规模,增加录取人数。武则天时期,科举增加了武举考试,这是为军队选拔人才。更重要的是,武则天还让更多的下层考生参加科举考试,为朝廷提供新鲜血液。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科举考试内容之一。到了宋朝,朝廷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宋太宗还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为大宋朝廷选拔了很多优秀人才。

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有所衰落。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再次完善。国家形成了"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完整的科举考试流程。而糊名阅卷更是确保了考试阅卷的公平性。从历史意义上看,科举考试的诞生打破了贵族对官僚体制的垄断,让更多出身于平民的知识分子入朝做官,此举加快了社会上下级之间的流动,有益于国家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确保政权的长治久安。如果没有科举,范进只是个普通人。但正是有了科举,让范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总而言之,科举制度尽管有很多弊端,但我们一定要肯定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