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下稍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是對老天津衛的一句經典註解,不僅道出了天津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地詮釋了海河對於天津這座城市的重要影響。

01我在天津找“北”

如果是初次來到天津,不知道您是否有過與我同樣的體驗?天津,似乎是一座分不清東、西、南、北的城市!在這裏如果沒有找到目的地,想要請人問路,多半不會有人告訴您向南走或者向北走,更多則是說“您,出門右轉一直往前走,第二個路口左轉就到了”等等,以前、後、左、右來作爲方向的指引,似乎更加具有天津味兒。

雖說這樣的指引並不符合大多朋友的方向感,但卻沒有掩蓋天津人的熱情,並且可以更快速地在天津找到您的目標地點。那爲什麼天津人會以左右來區分方向呢?這還要從開頭的那句經典詮釋說起!

前文所說的“九河下稍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意思是說,九河下稍(古時候對海河的稱呼)的盡頭就是天津,這裏有三道浮橋(西沽浮橋,鈔關浮橋,鹽關浮橋)和兩道關卡(鈔關,鹽關)。

老輩人口中的“九河”,曾經確有其實,但如今卻並不是指代九條河流,而是用“九”這個數字中的最大值來代表衆多河流匯聚之地。古籍《禹貢》、《爾雅》中記載的很多古河道,如今有些已無法考證,現在由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等五大支流和海河干流組成的海河水系匯聚於天津的三岔河口。

海河蜿蜒曲折的經過天津城區,並最終通過大沽口注入渤海,也是這樣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天津城市獨特的地理形態。在天津找不到“北”,那是相當正常的一件事,因爲城區的很多道路和建築並不是依據南北方向建設,而是依照海河的走勢而定,所以天津的道路也並非橫平豎直,而是多見三岔路、五岔路等,不便分清方位的走向。

02偶遇天津鼓樓

天津的城市脈絡,猶如一張不規則的大網鋪滿整座城市,雖然常規的方向認知在這裏失去了作用,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對於這座城市的好奇。難道,天津就沒有一座正南正北的建築嗎?答案一定是有的!

鐘鼓樓,是我國古代傳統建築之一,多爲鐘樓和鼓樓兩座建築的合稱,在天津“鐘鼓樓”也可以是一座建築,本地人稱它爲鼓樓,但天津鼓樓不敲鼓,敲的是鍾,名爲鼓樓實爲鐘樓。位於南開區的鼓樓商業街,曾經是天津設衛築城的中心區域,先爲土城建築,後改建爲磚城,隨後擴張建設。

雖然,城市建設受海河走勢的影響,並沒有形成正南正北的格局。但建設初期的鼓樓卻依舊延續着,它最初的方位,也成爲天津屈指可數的“正位”建築。

如今的鼓樓已不再是附近居民“聽鍾報時”的時間依據,“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鐘聲也成爲歷史。寫着“鎮東”、“定南”、“安西”、“拱北”的穿心門洞,更不見人流穿梭的身影,舊時的“必經之路”如今已成爲遊客打卡的聖地。

03聽聲辨位邂逅曲藝之鄉

都說天津是曲藝之鄉,但很少會有朋友把“聽曲藝”列入自己的旅遊行程吧?如果您走到鼓樓附近,一定不要錯過周邊的寶藏小店和小衆博物館。鎮東、定南、安西、拱北四座城門,所對應的四條街巷中,隱藏着很多古蹟遺存和非遺展示店鋪。

風箏魏的“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泥人張的“彩塑鑄魂,活靈活現”;格格府的“清代院落,私家收藏”無一不體現了不一樣的天津味道。有人說,天津沒太多可以遊玩的地方,殊不知天津旅遊的正確打開方式,除了常規“遊”,還有經典“淘”。好物件兒永遠都會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形式,不經意間走入您的眼簾,您要耐着性子才能淘到“寶貝”!

走在鼓樓北街,聽聞不遠處掌聲雷動,看過導航並不見劇場劇社。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跟隨樂器鼓聲走近,三五成羣的看客圍坐在街市中央的空地,中間的小桌上還擺着西瓜和熱茶,人們面向一處。

京東大鼓的說書聲,伴隨着鼓樂節奏不絕於耳,看客中不乏一起小聲跟隨的“票友”,十幾人的街市場面卻有着劇場的氛圍。而面向看客的“舞臺”,只是一處不足五六平米的琴行店面,說書人從十二三歲的大男孩到花甲之年的老者皆有,但是面對“觀衆”的熱情去絲毫不減。

天津,也許不及很多古都城市有着衆多的歷史古蹟;也少了時尚大都市的型格潮人;甚至還被笑稱是一座難分東西的城市,但這絲毫不妨礙人們對它的喜愛。或者可以理解爲這是一處適合放慢腳步遊覽的城市,或許您也會有意外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