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博物館重新開放後,觀衆數量下降,是挑戰也是機會

7月8日,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重新開放,成爲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重開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展出經過兩年修繕後的館內最大展廳,以及近期收藏的三幅作品。

其他英國國家級博物館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陸續開放,其中泰特美術館將於7月27日起開門,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將於7月16日起正式迎接公衆。

倫敦國家美術館

重新開放後,有哪些驚喜?

倫敦國家美術館於3月18日起閉館,到重新開放爲止,將經歷長達111天的閉館,這在美術館196年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館長加布里爾·菲納爾迪(Gabriele Finaldi)形容這漫長閉館後的重啓猶如“一場流放的結束”,要知道,即使在“二戰”時期,美術館也只關閉了2天。

重新開放後,美術館的開放時間將被縮短爲上午11點至下午4點,週五將延長至下午9點。國家美術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縮短的開放時間是爲了“避免交通高峯期,讓觀衆與員工的健康風險將至最低。”

美術館將提供三條單向的觀展路線:

1、路線A將帶領觀衆從威爾頓雙聯畫(Wilton Diptych)開始,經過米開朗琪羅,最後到達拉斐爾的作品;

2、路線B將依次經過魯本斯、卡拉瓦喬和梵高;

3、路線C將從意大利佛羅倫薩的風格主義畫家布龍齊諾開始,最終抵達梵高的作品。

每條路線大約耗時25到35分鐘,不過菲納爾迪表示,這一時間並不是強制的,只有當展廳變得擁擠時,工作人員會請求人們移動。在防疫措施上,美術館請求觀衆戴好口罩,並保持2米間距。出口處有一家簡易商店和外帶餐廳。

據瞭解,經過兩年的修繕,美術館內最大的展廳將重新向觀衆開放,那裏陳列着意大利巴洛克風格油畫。在21號展廳,凡·代克(Van Dyck)的傑作《馬背上的查理一世》(Equestrian Portrait of Charles I)也將在修復後重新與人們見面。

《馬背上的查理一世》

值得一提的是,三幅英國國家美術館近期收藏的作品也將在重新開放後向觀衆呈現,分別是《酒徒》《瑪格麗特·蓋恩斯伯勒肖像》與《拉維涅家族的早餐》,將加入美術館的藝術史敘事中,拓展觀衆對於歐洲藝術的理解。

《瑪格麗特·蓋恩斯伯勒肖像》

此外,此前因疫情而開放了僅三天的展覽“提香:愛,慾望和死亡”將重新開放,展期延長至2021年1月17日。展覽“尼古拉斯·馬斯:黃金時代的荷蘭大師”將延期至今年9月20日。此前備受期待的阿爾泰米西婭(Artemisia)英國首個大型個展尚未公佈開展日期。

開館後,博物館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據介紹,計劃參觀國家美術館的觀衆需要在網上預訂門票,但美術館不會顯示每天有多少可訂門票。去年7月與8月,美術館每天迎接了將近1.9萬的觀衆,在美術館的觀衆中,大約65%是遊客。隨着社會距離措施的實行與遊客市場的損失,如今大多數的英國國家級博物館預計客流量將降低至以往的四分之一。而縮短的開放時間將使這一人數進一步降低。由此來推斷,今年夏天國家美術館的每日觀衆數量預計會在3000名左右。

而對於重新開放後人們是否有興趣重返博物館,菲納爾迪表示,這還是個未知數。他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爲例,“911”後,博物館花了五年的時間才讓觀衆人數才恢復正常。”

對於國家美術館來說,觀衆的減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在閉館之前,美術館有一半的資金由自己產生。重新開放後,運營成本不會改變。菲納爾迪坦言,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因爲閉館期間沒有收入,而重新開放後的收入預計會大幅減少。他強調稱,這不只是今年的問題,從長遠來看,觀衆人數的大幅減少會影響美術館長期的可持續性。如今所有的博物館都面臨着如何承擔重新開放後的成本問題。“我們正在與政府進行討論,商議如何來支持我們的經濟現狀,這不只是現在,更是長期的問題。”

此外,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也因閉館每個月流失100萬英鎊,其原本計劃於今年9月開幕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熱門大展已經推遲,而計劃於7月持續至10月的塞尚展已經取消。

對於所有的博物館來說,在觀衆變少的情況下運營存在經濟問題,人們的緊張也讓他們感到擔心。牛津大學阿斯莫林博物館的一幅青年倫勃朗自畫像僅展出了14天,博物館就被迫關閉。“他(倫勃朗)就那麼悲傷地坐在暗處,”館長亞歷山大·斯特吉斯哀嘆道。“而等到我們重新開放後,我敢打賭沒多少人回來看。在維持社交距離的系統之下,我們每週能夠歡迎的最大人數是600人,而非過去的近5000人。這不足以支付警衛人員的工資,更別提要給從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借展來的作品上保險了。”

青年倫勃朗《自畫像》,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館藏

觀衆減少,或許並非一件壞事

在疫情期間,不少博物館開放了線上展廳。倫敦國家美術館在其社交平臺上開放關於提香特展的論壇,並分享館藏中的其他亮點。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將“鎮館之作”、倫勃朗的《夜巡》搬到線上,觀衆不僅能夠避免在昔日擁擠的駐足人羣中努力探頭的窘境,還能通過高清技術在網上放大畫作,看清其筆觸。此外,還有大批的博物館通過谷歌文化與藝術平臺呈現館藏作品。

人們駐足《夜巡》前

即便技術提供了諸多可能,但是在《衛報》藝術評論員勞拉·坤寧(Laura Cumming)看來,疫情後的人們會更加渴望親眼看到藝術作品,另一方面,相對空曠的展廳對於觀看而言並非或許並非是一件壞事。

坤寧寫道,雖然如今像雕塑這樣的藝術形式都可以通過線上觀看,但是我們並不能輕易地得出藝術正在線上繁榮的結論。例如,視頻裝置需要作品原本的完整尺度,並且與觀衆建立直接的觀看關係。表演藝術更加艱難。雖然阿布拉莫維奇提出可以用增強現實技術來觀看,但是這首先就需要額外的頭戴式設備支持。至於繪畫,網上的觀看多少因環境的缺失而顯得“突兀”。

當博物館重新開放之後,人們無需再假裝將那些線上展廳視爲真實的展覽。“展覽的數量可能會變少,展期會更長,從國外借展的作品會變少。藏品會經歷更多的輪換。導覽不會再那麼擁擠,或許會有更多讓人慢慢參觀的展覽。”坤寧評論道。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展覽部主任阿希姆·博爾夏特-胡默(Achim Borchardt-Hume)則補充道,希望一些小型博物館能夠被重新發現,“它們似乎被降到了‘B級別’的地位,即使它們擁有國內的許多傑作。”

泰特現代美術館埃利亞松展覽現場

胡默認爲,疫情給博物館提供了反思的時間。他以泰特現代美術館去年轟動一時的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展覽爲例,展覽展出了埃利亞松的多件沉浸式作品,然而,“在擁擠的人羣中,沒有人能夠好好看清任何東西。我們的展覽太擠了。一些人抱怨道,展覽上的作品太多,或是他們在其他地方見過某件作品。”胡默說道,“現在,我們必須對整個系統進行剎車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究竟是什麼讓展覽變得與衆不同。”

(圖片來源於弘博網及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