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情相悅liǎng qíng xiāng yuè,意思是男女雙方彼此情投意合。出自《文明小史·第一九回》。

采蘭贈芍[ cǎi lán zèng sháo ] 蘭:蘭花,花味清香;芍:芍藥。 比喻男女互贈禮物,表示相愛。【出自】:《詩經·鄭風·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私相授受[ sī xiāng shòu shòu ] 授:給予;受:接受。指不是公開的給予和接受。【出自】: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與蔣明府論優免事宜》:“況莊田昔系西寧,今歸陽武,果欽賜也,其敢私相授受。”

珠聯璧合[ zhū lián bì hé ] 璧: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珍珠聯串在一起,美玉結合在一塊。比喻傑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結合在一起。【出自】:《漢書·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金釵細合[ jīn chāi xì hé ] 金釵和鈿合。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的信物。【出自】:唐·陳鴻《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搖,垂金璫。”

存而不論[ cún ér bù lùn ] 存:保留。 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出自】:《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千慮一得[ qiān lǜ yī dé ] 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慮中也總會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來表示自謙。【出自】:《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洗耳恭聽[ xǐ ěr gōng tīng ] 洗乾淨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出自】: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

學無常師[ xué wú cháng shī ] 求學沒有固定的老師。指凡有點學問、長處的人都是老師。【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語驚四座,拼音yǔ jīng sì zuò,意思是形容發言獨特、新奇,使人震驚。

珠圓玉潤[ zhū yuán yù rùn ] 潤:細膩光滑。 像珠子一樣圓,像玉石一樣光潤。比喻歌聲宛轉優美,或文字流暢明快。【出自】:唐·張文琮《詠水詩》:“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

班師振旅[ bān shī zhèn lǚ ] 班:回,還。振:整頓。把軍隊撤回來進行整頓。

雲譎波詭[ yún jué bō guǐ ] 譎:詭:怪異,變化。好像雲彩和水波那樣,形態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構造就象雲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後多形容事物變幻莫測。【出自】:漢·揚雄《甘泉賦》:“於是大廈雲譎波詭,摧摧而成觀。”

槁木死灰[ gǎo mù sǐ huī ] 枯乾的樹木和火滅後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一切事情無動於衷。【出自】:《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酒色財氣[ jiǔ sè cái qì ] 舊時以此爲人生四戒。 泛指各種不良品德、習氣。【出自】:《後漢書·楊秉傳》:“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元·馬致遠《黃梁夢》第四折:“一夢中十八年,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貪嗔癡愛,風霜雨雪。”

誨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 誨:教導。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百川歸海[ bǎi chuān guī hǎi ] 川:江河。 許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勢所趨或衆望所歸。也比喻許多分散的事物彙集到一個地方。【出自】:《淮南子·汜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

餐風飲露[ cān fēng yǐn lù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出自】:明·王守仁《瘞旅文》:“餐風飲露,無爾飢兮。”

老牛舐犢[ lǎo niú shì dú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出自】:《後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一日三秋[ yī rì sān qiū ]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像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出自】:《詩經·王風·採蓮》:“彼采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魂牽夢縈[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形容萬分思念。【出自】: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雲屏,更哪堪酒醒。”

紙短情長[ zhǐ duǎn qíng cháng ] 簡短的信紙無法寫完深長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長。【出自】:徐枕亞《玉梨魂》第八章:“言盡於此,願君之勿忘也。芳蘭兩種,割愛相贈,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爲養心之一助焉。臨穎神馳,書不成字,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分釵斷帶[ fēn chāi duàn dài ] 釵分開,帶斷了。比喻夫妻的離別。【出自】:南朝·梁·陸罩《閨怨》詩:“自憐斷帶日,偏恨分釵時。”

鶴立雞羣[ hè lì jī qún ] 像鶴站在雞羣中一樣。 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羣人裏顯得很突出。【出自】: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羣。”

龍章鳳姿[ lóng zhāng fèng zī ] 章: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衆。【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孝標註:“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風流蘊藉[ fēng liú yùn jiè ] 蘊藉:平和寬厚,含蓄內秀。形容人風雅瀟灑,才華橫溢。也形容文章詩畫意趣飄逸含蓄。【出自】:《北齊書·王昕傳》:“學識有風訓,生九子,並風流蘊藉,世號王氏九龍。”

清新俊逸[ qīng xīn jùn yì ] 清美新穎,不落俗套。【出自】: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氣宇軒昂[ qì yǔ xuān áng ] 形容人精力充沛,風度不凡。【出自】: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林中書彥振攄氣宇軒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 朝霞見韓生氣宇軒昂,丰神俊朗,才貌甚是相當。”

百鳥朝鳳[ bǎi niǎo cháo fèng ] 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者衆望所歸。【出自】:宋·李昉等《太平御覽》九百一十五卷引《唐書》:“海州言鳳見於城上,羣鳥數百隨之,東北飛向蒼梧山。”

振聾發聵[ zhèn lóng fā kuì ] 聵:天生耳聾,引申爲不明事理。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出自】: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作繭自縛zuò jiǎn zì fù,意思是春蠶吐絲爲繭,將自己裹縛其中。比喻弄巧成拙,自作自受。出自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心嚮往之[ xīn xiàng wǎng zhī ] 對某個人或事物心裏很嚮往。【出自】:《史記·孔子世家》:“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蔚爲大觀[ wèi wéi dà guān ] 蔚:茂盛;大觀:盛大的景象。發展成爲盛大壯觀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出自】:魯迅《兩地書》五一:“鄉村風景,甚覺宜人,野外花園,殊有清趣,樹木蔚爲大觀。”

聳人聽聞[ sǒng rén tīng wén ] 聳:驚動。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比較那史冊上的朱雲請劍,李膺破柱,更足聳人聽聞。”

苟全性命[ gǒu quán xìng mìng ] 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蓬蓽生輝[ péng bì shēng huī ] 蓬蓽:編蓬草、荊竹爲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裏,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出自】:元·秦簡夫《剪髮待賓》第三折:“貴腳踏於賤地,蓬蓽生光。”

圍魏救趙[ wéi wèi jiù zhào ] 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 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鍥而不捨[ qiè ér bù shě ] 鍥:鏤刻;舍:停止。 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出自】:《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迷途知返mí tú zhī fǎn,意思是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發覺自己犯了錯誤,知道改正。

不能自拔[ bù néng zì bá ] 拔:擺脫。不能主動地從痛苦、錯誤或罪惡中解脫出來。【出自】:《宋書·劉義恭傳》:“世祖前鋒至新亭,劭挾義恭出戰,恆錄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席不暇暖[ xí bù xiá nuǎn ] 席:坐席;暇:空閒。連席子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原指東奔西走,不得安居。後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出自】:《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唐·韓愈《爭臣論》:“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捨生取義[ shě shēng qǔ yì ] 舍:捨棄;生:生命;取:求取;義:正義。捨棄生命以取得正義。指爲正義而犧牲生命。【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隨遇而安[ suí yù ér ān ] 隨:順從;遇:遭遇。 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出自】:清·劉獻廷《廣陽雜記》一:“隨寓而安,斯真隱矣。”

君子之交[ jūn zǐ zhī jiāo ] 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出自】:《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清心寡慾[ qīng xīn guǎ yù ] 清:清淨;寡:少:欲:慾望,需求。保持心地清淨,減少慾念。【出自】:《後漢書·任隗傳》:“隗字仲和,少好黃老,清靜寡欲。”

青梅竹馬[ qīng méi zhú mǎ ]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遊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出自】:唐·李白《長幹行》詩:“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盜亦有道[ dào yì yǒu dào ] 道:道理。 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出自】:《莊子·胠篋》:“盜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憂讒畏譏 [ yōu chán wèi jī ] 擔憂被讒言中傷。

尖酸刻薄jiān suān kè bó,意思是說話帶刺,待人冷酷。出自宋·陳摶《心相編》。

聊以卒歲[ liáo yǐ zú suì ] 聊:勉強;卒:終;歲:年。勉強地度過一年。【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落英繽紛[ luò yīng bīn fēn ] 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出自】:晉·陶潛《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疾言厲色[ jí yán lì sè ]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出自】:《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出言不遜[ chū yán bù xùn ] 遜:謙讓,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出自】:《三國志·魏書·張郃傳》:“郃快軍敗,出言不遜。”

流觴曲水[ liú shāng qǔ shuǐ ] 古代習俗,每逢夏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國 魏 以後定爲夏曆三月初三日),人們於水邊相聚宴飲,認爲可祓除不祥。後人仿行,於環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飲,稱爲“流觴曲水”。 

明日黃花[ míng rì huáng huā ] 黃花:菊花。 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出自】: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瑕瑜互見[ xiá yú hù jiàn ] 見:通“現”,顯現。比喻優點、缺點都有。【出自】: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升庵論文,瑕瑜互見。”

心細如髮[ xīn xì rú fà ] 極言小心謹慎,考慮周密。亦作“心細於發”。【出自】:吳梅《題天香石硯室棋譜》詩:“頗聞棋訣在善守,心細如髮才如鬥。”

天經地義[ tiān jīng dì yì ] 經:規範,原則;義:正理。天地間歷久不變的常道。指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也指理所當然的事。【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勇冠三軍[ yǒng guàn sān jūn ] 冠:位居第一;三軍:軍隊的統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出自】:漢·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

碩大無朋[ shuò dà wú péng ] 碩:大;朋:比。 大得沒有可以與之相比的。形容極大。【出自】:《詩經·唐風·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無獨有偶[ wú dú yǒu ǒu ] 獨:一個;偶:一雙。 不只一個,竟然還有配對的。表示兩事或兩人十分相似。【出自】:劉半農《奉答王敬軒先生》:“先生與這位老夫子,可稱無獨有偶。”

鳳冠霞帔[ fèng guān xiá pèi ] 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官員夫人的禮服。【出自】: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解下了這金花八寶鳳冠兒,解下了這雲霞五彩帔肩兒,都送與張家小姐妝臺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聽使。”

等而下之[ děng ér xià zhī ] 由這一等逐級往下。 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六十五:“等而下之,如醫技養生家之說,皆不離陰陽二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