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東方教育時報直播間榮幸地迎來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黃榮華。前一天,語文高考作文題的公佈再一次受到了廣泛關注。更多人未雨綢繆,卻苦於不得要領,面對高考作文仍然捉襟見肘。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黃榮華在直播

黃榮華老師認爲,高中三年寫作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做好了,高考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他追求的“ 過程寫作”,是推進學生生命成長的寫作,寫作過程與生命成長過程融於一體。這一學理揭示了高中生語文學習的規律 ,他的探索成果 2018 年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今天,小編將黃榮華老師昨晚講座的精華整理編輯。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三年,作文裏應該有什麼?

日記、週記、隨筆、課堂作文、考試作文,學生生涯中,各種作文累計下來不下幾十篇,最終逃不開的還是考卷上交了,眼巴巴盼着分數的忐忑與無奈。作文爲什麼令很多學子頭疼?應該如何寫好?黃榮華老師認爲,針對很多學生不會寫作,求助於應試技巧的問題,應該扭轉的是寫作培養的思路:是提高寫作水平,還是提高認識水平?

寫作文的目的是什麼?

把寫作文的目的與中高考的分數掛鉤,是每個人內心的“小九九”。但黃老師認爲,不如把作文的目的轉化成爲生活的寫作,爲情感的寫作,爲思想的寫作,爲一個人發展的寫作,爲一個人成長的寫作。高中三年,這種思想應該貫穿進寫作中。

文章是什麼?

文章是最終要在考卷上轉化而成的那個分數嗎?不妨將文章理解爲一個人生命的轉化,在文字傳遞的理念、情緒、意志等的表達中,帶着寫作者的體溫、呼吸和心跳,體現個人真實的愛好和趣味。最有趣的寫作過程,是一篇文章花一小時寫完,如同花一小時體驗了自己的生命和趣味。如果你這樣體驗,寫作文會變得容易一點,離分數的冰冷感覺也會遠一點。

小學、初中、高中,每個階段的作文回過頭來看,都是那個時候的你的真實的體溫、心跳和趣味。哪怕沒寫好,也是你真實的成長。無論日記、週記、隨筆,留下那麼一些文字,都是非常好的寫作方式。

作文裏應該思考什麼?

思考這三種意義,將界定我們的文化生命,因爲人的生命不是一個純自然的生命,而是一個文化的產物。拆解成語“衣冠禽獸”可以解釋這種生命。拋去它的引申貶義,“禽獸”代表自然生命,給自然生命“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的就是文化生命。我們要時時刻刻記住,我們是有“衣冠”的。寫作的意義,就是不斷喚醒我們的文化生命。

46篇作文裏,過了46個生日

在黃老師看來,每一次作文都應該有過一次生日那樣的成長。每一個“生日”在我們的精神或文化生命中帶來0.1釐米、0.2釐米甚至1釐米的生長的話,那麼寫幾十個題目,就有了幾十釐米的生長。

剛剛走過高考的復旦附中2020屆學子,就是這樣在三年中寫了46篇課堂作文,“過了46個生日”。

2017年9月6日,高中的第一篇課堂作文誕生了,作文題叫《9月6日這天》。9月6日有什麼特殊意義嗎?事實上,這是黃老師出了二十多年的“老題”,題目隨每屆學生第一堂作文課的日期而變化。希望引導學生進入高中以後開始思考每一個平凡日子的意義。每一天,都是一個人生命中不可抽離的一天。這樣的平凡能讓學生自覺體認、珍視生命中的每一天,帶着更真誠、更赤誠的心開始學習與生活。

高一第二學期的第11題便是高中第一題的“延續”:

根據調查顯示,一個人活了72歲,他的一生是這樣度過的:睡覺20年,喫飯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讀書3年,文體活動8年,饒舌4年,打電話1年,約會等人3年,旅行5年,梳妝打扮5年。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完成一篇不少於800自的文章。

平凡的事情疊加起來,便構成了整個生命。觸目驚心的時間計算中,學生已從每一個當下,是玩手機看微信,還是喫飯學習,思考到個體的一生。黃老師說,學生在進入高中後最大的困惑,便是怎樣擺脫眼下低迷的狀態——不滿意自己、不滿意周圍人,不滿意家庭,面對這樣的材料,學生會在思考人生的同時產生一些理性的力量,於不自覺中超越自我。

46個作文題,從“QQ 、微信的特徵”,到“如何看待爽文”,從“留守兒童構成的隱形人口帶來什麼隱形問題”,到“網絡時代的‘個人日報’現象,從“人生前進的主導力量是人自己”到“怎樣理解‘自我肯定’與‘自我否定’?”黃老師的作文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和社會中的各種現象,認識自身,也思考個體與世界有怎樣的關聯。每一次課堂作文,都帶着學生在精神世界中探求真理,追求成長。

對2020屆學生來說,疫情中的畢業禮成爲這一屆學生獨有的成長印記。黃老師的作文題中也加入了新的思考。

“瓜棚上,南瓜、冬瓜、葫蘆、絲瓜等,相互糾纏,難解難分,結成生命的共同體,但無論哪種瓜,都結出自己的果實,且都不纏繞自己的也不纏繞對方的果實。”引導學生思考人類是怎樣成爲“人類命運共同體”。

“‘坐井觀天’再思考”引導學生反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幾個月來,面對每天充斥網絡的各種各樣的說法,人們怎樣思考真相。

“人類幾千年的道路,是在抗擊各種天災人禍中踏出來的:從一個部落對付一隻猛獸,到一個民族對付一場災難,到整個人類面臨一場瘟疫,如鼠疫、SARS(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2019-nCoV(新冠病毒)……”引導學生思考災難的意義。

黃老師說,高中三年,作文引領着學生思考層次的不斷上升。高一主要表達生命“存在”與“發現”;高二主要引導學生在表達生命“存在”與“發現”的基礎上表達“見解”,高三則要引領學生立足時代,思考現實,反思自我,形成比較成熟的看世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寫作技能訓練也從以敘述、描寫爲主,議論爲輔,轉變爲以議論爲主,以敘述、描寫爲輔。三年的高中寫作便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過程。

這是一個由感性而理性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表達自我生命存在、發現與思考的時候,實現精神成長與作文成長的雙豐收。

講座當天,很多同學希望看到完整的46個作文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