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烏蒙大山深處的昭通,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而位於橫斷山脈縱谷地帶的怒江,則是全國貧困程度最深的州市。自2016年開展粵滇扶貧協作以來,廣東省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幫助怒江和昭通貧困羣衆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並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讓搬遷羣衆搬出新生、活出希望。

在怒江州瀘水市大興地鎮維拉壩珠海社區的數據線加工扶貧車間裏,車間主管密珍花正在進行網絡直播推廣數據線。“以前我們的數據線都是我們到外面去銷售,後來我想做直播可以讓更多的人來購買,員工就可以拿更多的工資。”

曾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密珍花,雖然還有點靦腆,但做直播的時候,眼裏有自信的光。密珍花說自己的改變得益於把家從山裏搬到了維拉壩珠海社區。“條件特別好,以前在山上住的是木板房,天上下雨屋裏漏雨,現在住樓房就不會了。”

維拉壩珠海社區是珠海市幫助怒江州打造的易地扶貧搬遷樣板工程。如今,在怒江州,這樣的易地扶貧搬遷示範點有6個。珠海市建築設計院書記、高級工程師張震山:“城裏該有的設施都已經有了,宜居宜業。我們易地扶貧搬遷有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開展粵滇扶貧協作以來,廣東省不但把貧困人口的住房保障作爲重中之重,還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羣衆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東莞市援建的昭通魯甸縣龍樹鎮照壁村易地扶貧搬遷點,62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萬壽去年和老伴住進了新房,還找到了打掃衛生和爲附近的藍莓基地除草的工作,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感謝廣東建了這麼漂亮的房子,住着很舒服,還安置我們做一點輕鬆的活,讓我們過上了很好的生活。”

截至目前,珠海市投入1.4億元開展種養殖、加工服務等87個產業幫扶項目,4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直接受益;東莞、中山把扶貧車間建到貧困村,目前昭通已建成“就業扶貧車間”28個,吸納802名建檔立卡貧困羣衆;深圳市協調恒大集團投資建設3200個農業大棚,吸納5萬名易地扶貧搬遷羣衆就近穩定就業。廣東省第五扶貧協作工作組副組長、昭通市委副祕書長吳春國:“今年我們將加大產業協作的力度,已經落實東莞財政資金2.4億的基礎上,準備再增加6000萬,全部用於國家掛牌督戰的鎮雄96個村。”

廣東省第三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怒江州委常委葉真:“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產業扶持和扶貧車間建設支持力度,廣泛開展搬遷人員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加強社區結對共建,推進安置小區規範社會治理、貧困羣衆實現社會融入。”

來源:雲廣記者 屠虹怡 曹禹夢

編輯:鄭惠 李青芸

責任編輯:阮愛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