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最多跑一地’不論是在城市、在浙江的縣、鄉鎮以及法律援助部門都能充分體現,成爲浙江居民各種矛盾解決的輕鬆終點站。

海鹽縣的矛盾“終點站”令採訪團誇讚

自2019年9月28日掛牌成立以來,浙江海鹽縣矛調中心已接待辦事羣衆5819批9324人次,一次性化解率達90.7%。其中,信訪窗口一次性化解率94.2%,同比上升6.8%。7月8日,“社會治理‘最多跑一地’•全國法治媒體浙江行”主題採訪團走進海鹽縣矛調中心,瞭解這些數據背後的祕訣。

據瞭解,中心自成立以來,不斷整合各類解紛資源,至目前已整合了23個部門專業調解力量,並配備多名專職調解員,爲羣衆提供靈活便捷、多元選擇的糾紛解決方式。“兩年多了,我們終於不用爲這事東奔西走了。”徐老太的家人感慨地說。徐老太今年90多歲,2018年她在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體檢時被查出患有白內障,醫生爲她介紹了一傢俬立醫院。在私立醫院廁所裏,徐老太不慎滑倒受傷。徐老太一家覺得私立醫院和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都有責任,但各方對賠償款的分歧過大,徐老太一家四處奔波無果,只能訴諸法院。法院訴前引調至矛調中心,在調解員的耐心調解下,雙方最終和解。

8日,面對採訪團的鏡頭,調解這起糾紛的姚愛根有些不好意思。在海鹽縣矛調中心,姚愛根是個名人,總是帶着招牌笑容傾聽求助人訴求,再用自創的“真情調解法”令當事各方滿意而歸。從事調解工作13年來,她調解糾紛1000多件,標的額從20元到2000萬元都有。很多人慕名而來,點名要找她調解。

力爭全國首家“最多跑一家”的律所

很多人有個認識誤區,以爲打官司委託了律師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委託律師後,你還需要提供很多證據材料,而要獲取這些需要奔波多個部門。嘉興當事人李某委託律師後,自己沒有跑一次腿,問題卻得到了圓滿解決。

這一切得益於浙江南湖律師事務所將“最多跑一地”的理念延伸至法律服務領域。7月9日,本報記者走進了這個首創“最多跑一家”的律所。

從以往當事人爲了一個案子奔波多個部門,到如今只進一家律所便可享多領域法律聯動服務,“最多跑一地”讓當事人實現案件輕鬆辦理,免去奔波之苦。

2019年4月,李某接手餘某位於桐鄉市濮院鎮某村房屋的所有裝修工作。5月26日,洪某駕駛某機動車給餘某的房屋運送玻璃。李某在搬運玻璃的過程中,車輛上的玻璃因未固定而突然掉落,將李某砸成重傷。事發後,李某被立即送往醫院搶救治療,前後花費了鉅額醫療費,導致李某家庭一貧如洗。事件發生後,洪某、餘某和桐鄉市某玻璃製品公司均不願意承擔責任而引發糾紛。

2020年1月8日,李某委託浙江南湖律師事務所辦理此案。剛開始,李某還很擔心,因爲他臥病在家,出行很不方便。律師事務所介紹,他們有“最多跑一家”的工作流程,不需他跑。李某將信將疑,直到律所指派的金律師將所有材料送至他家中,並詳細爲他介紹起該工作流程。打消疑慮的李某,將所有事宜全權委託給了金律師。金律師接受委託後,先去派出所調取了洪某、餘某的身份信息,然後申請浙江某司法鑑定中心對李某進行傷殘等級鑑定。經鑑定李某已構成一級傷殘,需完全依賴護理生活。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後,從起草起訴狀至整理證據,直至最終起訴,李某都沒有跑一次。案件經法院一審、二審審理,最終判決桐鄉市某玻璃製品公司支付李某相應賠償款。

目前,浙江南湖律師事務所的“最多跑一家”多領域法律聯動服務,得到嘉興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的充分肯定,正全力爭創全國首家“最多跑一家”律所。

構建全域服務平臺實現矛盾調處多元化

7月9日,記者看到能用多元化的措施調解矛盾,這就是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2019年以來,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爲目標,圍繞“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的要求,探索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多元化新機制,構建了包括“一扇門進出”“一攬子調處”的全域服務平臺,成功打造全市首家鎮級規範化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家長裏短的事情看似繁瑣,但對於老百姓來說,卻是重要的。“我們這裏鄰里之間的糾紛真的很多,真的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而且調解起來並不容易。”調解員介紹。

該中心成立以來,全力推進“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的轉變,實現“一攬子調處”的良好成效。按照矛盾調處化解效率最高、來訪羣衆服務最全的要求,中心重新梳理運行機制,推進接、訪、調、訴等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了即接即辦機制、教育疏導機制、訴源化解機制、會商研判機制。

範某一家有關遺產的糾紛就是得益於該中心秉承“一攬子調處”機制處理成功。

這一天,7、8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油車港矛調中心。他們都是一家子,來調解的矛盾是關於父親的遺產。原來範某是這一家子的父親,生前名下有兩塊宅基地。他去世後,這兩塊宅基地兒子單獨擁有一塊,母親和二女兒擁有一塊。但實際情況,兒子造的房子佔用了部分母親和二女兒名下的宅基地。“我們聽說這裏可能會拆遷,不知道這樣的情況對於我們將來分拆遷款會不會有影響。”二女兒提出了自己的訴求,“我雖然是女兒,法律規定我是可以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的,而且這部分宅基地也在我名下,我一定要。”但是來調解的大哥,無論調解員如何幫助他們想調解辦法,始終一言不發。“我們都給他們調解了多次了,大嫂和小妹爲這件事吵過很多次了。”陪同來調解的大姨介紹,大哥不發言可能是大嫂不在現場,自己私下決定會影響家庭和睦。

“你看,你住在城裏,你媽媽都是由大哥贍養的,而且他對你也挺不錯的,你不會連這點親情也不要了吧?”調解員做着二女兒的工作,那邊也說起了大哥。最終,他們對父親的遺產達成了一致意見。同時,在該中心入駐律師的建議下,他們決定去把一大家子的戶口分爲多個小戶口,以便理清之間的財產關係。

據悉,該中心去年12月下旬按實運作,截至目前,共受理羣衆諮詢投訴230餘件,其中矛盾糾紛95件,成功調處92件,調解成功率96.8%。

本報記者:劉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