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2019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昆明召開。

雲廣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根據《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雲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7號)規定,經組織專家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省科技廳審覈,省人民政府批准,共有154項(人)獲獎。其中,授予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番興明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授予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林雋等研究人員完成的“太陽爆發過程中的電磁相互作用”成果雲南省自然科學獎特等獎,並授予5項成果雲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3項成果二等獎、14項成果三等獎。授予昆明理工大學等單位完成的“配電系統弧光保護與故障選線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成果雲南省技術發明獎特等獎,並授予2項成果雲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成果二等獎、3項成果三等獎。授予雲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完成的“冬季馬鈴薯優質高效技術體系構建及應用”及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等單位完成的“腫瘤骨轉移機制及診療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2項成果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並授予11項成果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項成果二等獎、77項成果三等獎;授予雲南大學“雲南省國際河流研究創新團隊”、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雲南省遺傳與生殖健康創新團隊”2個團隊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技創新團隊類一等獎。

新聞多一點

榮獲2019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獲得者——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番興明。

番興明研究員30多年來潛心於玉米遺傳育種研究,在熱帶亞熱帶玉米種質創新、玉米品質改良、優質專用玉米新品種選育等方面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成功解決了玉米生產上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經國內外同行鑑定,多項成果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以第一完成人成功選育出國家和省級審定玉米品種30多個,其中,雲甜玉一號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雲瑞1號”通過雲南、貴州審定和廣西認定,“雲瑞7號”通過雲南審定和廣西認定,“雲瑞8號”、“雲瑞88”、“雲瑞999”先後入選農業部主導品種,且一批品種產量潛力大,創下了一系列過噸糧高產紀錄。2009年以來,利用選育的熱帶、亞熱帶種質培育的優質高產玉米雜交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累計推廣應用1.14億畝,新增產值137.5億元,對保障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糧食安全、提高山區農民收入、助推脫貧攻堅做出了重要貢獻。學術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併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三項科研成果入選雲南十大科技進展。

來源:雲廣記者袁曉星 曹譯文

編輯:鄭惠 李青芸

責任編輯:阮愛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