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历经百多年发展的汽车工业,站在了能源革命的十字路口之上。领先的新能源车制造技术,除了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利器之外,更是衡量一家车企研发实力的重要标准。目前,纯电动车与燃料电池车,是分别代表新能源车现在与未来的两种重要技术方向。而相对已经逐渐普及的纯电动车而言,燃料电池车的技术则显得更为前瞻。

作为汽车业界的龙头企业,上汽集团始终致力于研发最新的汽车技术,近年来他们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领域建树颇多。在掌握电池、电驱、电控核心技术的大背景下,上汽旗下的诸多新能源产品在市场表现中也十分亮眼。在不久之前,上汽英飞凌还实现了世界最先进的第七代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属于能源转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顺利量产,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这意味着在未来,将有更多人有望以更好的价格,驾驶上汽集团生产的各种纯电动车出行。在大力发展纯电动车的同时,上汽集团也从未停止向更前瞻的技术领域进发。在燃料电池汽车这个被业界普遍寄予厚望的新兴领域,上汽集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自2001年以来就积极攻关,氢燃料电池技术比肩国际巨头,已获得350份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也正是在不久之前,上汽集团发布的全球首款氢能源MPV——上汽大通EUNIQ 7正式下线,可实现-30℃冷启动,最高续航里程达到650km,这个数字比肩甚至超越了市面上大多数的纯电动车型。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可在5分钟内就能完成氢燃料的加注,能源补充效率已十分接近燃油车水平。

市场是最为公平的,上汽集团对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会收到市场的回馈,而销量数字则是战略部署最直观的反应。依托于"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新四化的战略布局,在二季度,上汽集团也克服疫情影响开始稳步回升。据产销快报公告显示,上汽集团6月份实现了整车销售47.9万辆,同比增长2.8%。继4月份零售销量同比转正,5月份国内批发销量同比转正后,6月份上汽国内外全口径批发销量实现正增长,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101.8%。

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的差异化很大程度上将左右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的选择。我们期待汽车行业在产销复苏后,为我们带来更多不同的惊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