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6 月 24 日,全球頂級開源社區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雲原生計算基金會,以下簡稱 CNCF)技術監督委員會(Technical Oversight Committee,下稱 TOC)對 Sandbox 層級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簡化,並採用新流程一次性批准了多達 11 個 CNCF Sandbox 項目的申請。

其中,Open Application Model(OAM)的 Kubernetes 標準實現 Crossplane 項目 亦是其中一員。

在同 OAM 社區進行深度合作之後,今天的 Crossplane 是一個面向混合雲場景的應用與雲服務管理控制平面,它致力於基於 K8s 聲明式 API,遵循開放應用模型標準對應用進行管理與交付,並通過獨有的機制對雲服務以雲平臺無關的、最終用戶友好的方式進行抽象與管理。

  • OAM Kubernetes 標準實現: https://github.com/crossplane/oam-kubernetes-runtime

  • Crossplane 項目: https://github.com/crossplane/crossplane

而本次 Crossplane 項目進入 CNCF Sandbox 也意味着,從 今天開始 OAM Kubernetes 標準實現的所有代碼、文檔和整個 Crossplane 項目本身的所有權,都將轉交給 CNCF 社區進行託管,與該項目背後的任何商業公司(無論是阿里雲還是微軟雲)完成解耦。

所以說,作爲一個用來構建高可擴展的、標準化的 Kubernetes 應用平臺的核心依賴,本次項目整體捐贈給 CNCF 對於整個雲原生生態的平臺開發者來說,可謂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進入 CNCF Sandbox 之後的 Crossplane 項目,通過 OAM 作爲其標準化應用定義的入口,並且以 OAM Component 的方式來爲用戶暴露出平臺無關的雲服務定義。使得任何一個通過 OAM 規範定義的待運行程序、它所需要的運維能力和依賴的雲服務,可以組成一個整體在不同的平臺上進行統一的交付與管理,真正邁出了無差別雲端應用交付的最關鍵一步 。根據 Crossplane 項目提交給 CNCF 的捐贈報告,截止到目前爲止,Crossplane 項目的核心維護者來自三家公司,其中 3 位來自於阿里雲,1 位來自微軟雲,其餘來自 Crossplane 原先的母公司 Upbound.io。

目前,來自三方的維護者正在 OAM Kubernetes 標準實現中推進幾個非常重要的特性:

  • 應用組件、運維能力之間依賴關係的標準化定義與管理

  • 應用組件、運維能力之間的數據傳遞定義與自動化注入

  • 應用組件的版本化定義與管理

上述特性, 將在 OAM Kubernetes Runtime 的下一個發佈中與大家見面,讓廣大的平臺開發者能夠更好的基於這個 K8s 插件去構建自己的應用管理平臺。

此外,上述維護者們還在推進 Crossplane 項目進行代碼庫重構,確保每一個大顆粒功能比如 OAM 應用定義與管理,K8s API 組合與抽象,雲服務基礎設施管理,插件打包等都是一個獨立的控制器,從而讓大家可以非常自由的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安裝和依賴。

Open Application Model 項目本身作爲由阿里雲、微軟雲發起的國際化開源項目,其社區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開放與活躍度,吸引到了來自 MasterCard、Oracle、第四範式等多家頂級技術公司使用、參與和貢獻。OAM 社區有每兩週一次的社區會議(美國和北京時間各一個)來進行重要事項的討論與決策,而各社區參與方和貢獻者也會進行進度同步互通有無,甚至跨公司進行 Trait/Workload 實現的共建。

推薦閱讀: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

  • 釘釘掃碼進入 OAM 項目中文討論羣

釘釘掃碼加入交流羣

  • 通過 Gitter 直接參與討論

7 月 15 日網研會邀您參與

戳原文,立即報名!

文章轉載自 阿里巴巴雲原生 點擊這裏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2020年7月30日-8月1日

線上峯會介紹

這裏有封H5【邀請函】

官方報名通道正式開啓,首屆線上KubeCon開源盛會即將起航

掃碼 免費 註冊

大會網站,https://cncf.lfasiallc.cn/

掃描二維碼聯繫我們!

CNCF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成立於2015年12月,隸屬於Linux  Foundation,是非營利性組織。 

CNCF 雲原生計算基金會 )致力於培育和維護一個廠商中立的開源生態系統,來推廣雲原生技術。我們通過將最前沿的模式民主化,讓這些創新爲大衆所用。請長按以下二維碼進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