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思考過,你瀏覽的每個網頁、發送的每條消息和每個網購訂單,數據從何而來,又在哪裏運算、存儲?走進大數據中心,你能在一排排燈光閃爍的機架中找到答案。

大數據中心是"新基建"底座

今年以來,中央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接連作出部署。其中,大數據中心被納入"新基建"的重點發展領域。

所謂大數據中心,是指集中存放大量具備計算、儲存、交互信息能力的設備,併爲之提供穩定可靠運行環境的場所。這些看似冷冰的機房裏,有無數人的互聯網生活和記憶,各行業的海量大數據在這裏儲存、運算、傳輸,實現從數據到智能的飛躍。大數據中心在"新基建"發展中充當了底座的角色,充電樁、車聯網、5G應用場景等"新基建"都將產生大量的數據反饋到數據中心進行計算、傳輸以及存儲。

近年來,隨着雲計算的發展,大數據中心開始升級爲"雲數據中心",特點是服務器、存儲、網絡、應用等高度虛擬化,用戶可以按需調用各種資源。大數據中心漸漸成爲雲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萬能"糧倉"。

貴陽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時空隧道。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杜朋城攝

大數據中心重要性日益凸顯

作爲"兩新一重"關鍵內容,大數據中心既拉動消費惠及民生,又促進產業升級,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正在推進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更兼具"新基建""重大工程"雙重屬性,爲我國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流量不斷增加。去年,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每戶平均月流量爲7.82GB,是2018年的1.69倍,企業數據也呈現爆發式增長。不過,目前只有不到2%的企業數據被存儲下來,其中只有10%被用於數據分析。這說明,我國數據存儲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缺口。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數據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健康碼"跨省互認、異常人員軌跡追蹤系統、發熱門診地圖等一些互聯網新業務模式顯現,爲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而驅動、支撐這些業務模式的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這個過程中有更多的數據在互聯網上流動,不管是結構化的,如平時的數據統計、報表等,還是非結構化的,像視頻、音頻等,數據大量產生,比過去更多、更快,大數據中心的重要性隨之進一步提升。

重慶兩江水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園。新華網蔣廷舉攝

大數據中心發展空間巨大

隨着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據呈迅猛增長態勢。作爲儲存和計算的基礎設施,大數據中心建設是大勢所趨。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數據發揮的作用更讓人們意識到,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將其利用好,對進一步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公共服務水平和應對大型公共安全突發事件能力,都至關重要。

目前,我國數據中心建設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衆多城市都制定了數據中心建設規劃,並推出多項優惠政策。在重慶,總投資45億元的騰訊西部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二期即將啓動,建成後將具備20萬臺服務器的運算存儲能力;在內蒙古烏蘭察布,投資將達百億元的快手智能雲大數據中心項目預計明年底上線,將以30萬臺服務器、60EB存儲容量的規模支撐快手未來幾年的存儲需求,存儲量相當於300萬個國家圖書館……

伴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給"新基建"吹來的新風,我國大數據中心產業近期迎來又一輪發展高潮。建好、用好大數據中心,既能夠創造新的信息消費市場,爲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動能,也能爲我國在國際數字經濟競爭中積蓄力量、提高競爭力。隨着越來越多的生產、生活場景數據化,未來大數據中心將承擔更多重任,也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