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在線互動直播:牛市來了嗎?風格切換了嗎?

海通荀玉根(金麒麟分析師)、華安饒曉鵬:均衡之道,在風格轉換中追求超額收益

牛市來了買什麼?|劉晨明(金麒麟分析師):大切換?暫時的苟且,但別忘了還有詩和遠方

清和泉吳俊峯:股票市場環境友好,極致分化階段收斂

萬家李文賓、點拾朱昂:聚焦優質賽道,掘金科創板

原標題:盤點2020年已錯失的牛股 下半年暴富機會大猜想 

記者 賈謹嫣

24歲的斯梅梅本科畢業兩年,前不久攢夠第一桶金後衝進股市建倉,7月初股市大漲,斯梅梅稱其最多的一天投資獲益約5000元,正在考慮換一套更舒適、更大的房子。

30歲的宋繼是入市四年的年輕股民,1月末加倉口罩概念股,受口罩暢銷及熱點炒作影響,重倉的股票翻了四倍之多。

50歲李剛的身份除了是一家民企老總外,還是一名“牛散”,多年來形成的敏銳洞察力令其在股票市場上收益頗豐。被問及其千萬資金入市的收穫時,他笑了笑稱:市場裏機會很多,要注意把握。

2020年上半年,一批牛股跑贏A股大盤,成爲部分投資者暴富的踏板。展望下半年,資本市場有望“獻出大禮”,在中國成功控制國內疫情、經濟有序重啓的背景下,A股於7月初出現全面大漲的跡象。牛市在即,下半年的暴富機會你能抓住嗎?

錯失的牛股

同花順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A股漲幅最大的前10只股票中,生物醫藥類企業佔據四成。其中,英科醫療(300677.SZ)屬上半年“牛股之最”,漲幅683%。

天眼查數據顯示,英科醫療是從事生產一次性手套等醫療耗材及醫療耐用設備的製造商。受疫情影響,英科醫療備受市場關注。根據公開數據,春節期間英科醫療內銷日接單量超過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線上電商平臺訂單更是激增60倍以上。

英科醫療今年前3個月實現淨利潤1.2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增281.72%。同時,公司借力擴展產能,也進一步提振市場對其業績預期。除此之外,實控人劉方毅包攬公司5億元增發,更是刺激市場情緒,引發公司股價大漲。

值得注意的是,在漲幅前20的股票中,上市時間超20年的老牌上市公司表現不俗,共佔據5個席位。其中,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降20%的王府井(600859.SH),因拿到免稅牌照躋身牛股行列,2020年4月盤中最低達到11.39元/股,此後股價異動上漲,6月12日,公司確認免稅牌照一事,截至7月8日,王府井收於72.82元/股。

斯達半島(603290.SH)作爲新股,以1308%的漲幅居上半年首位。公司主要從事以IGBT爲主的功率半導體芯片和模塊的設計研發和生產,並以IGBT模塊形式對外實現銷售。

一季報顯示,斯達半導營業收入1.378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07.0986萬元,較去年同比增加41.7853%,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值得注意的是,以7月8日收盤市值在436億元計算,對應2020年動態市盈率403倍,處於偏貴水平。

暴富機會大猜想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目前已發佈業績預告的前排企業中,多以農業股爲主,僅top5中便佔有三個席位,分別爲牧原股份(002714.SZ)、新五豐(600975.SH)、大北農(002385.SZ)。

其中,在業績預增企業中,新五豐(600975.SH)以淨利潤3892%的漲幅居於業績預增首位,因生豬價格上升,該公司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爲1.6億元至2.4億元,同比增長25倍以上。

新五豐得以扭虧的原因主要系在成本上進行持續優化——同比壓縮了35%,除此之外,其通過併購和新建養殖場,產能得到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半年虧損1.6億元的“豬中茅臺股”牧原股份,不僅位居淨利潤增幅榜前列,在2020年半年報業績預告淨利潤規模上也拔得頭籌。

根據公告,牧原股份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05億——11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遠超牧原股份2019年全年淨利潤61.14億元。

業績增長優秀帶來市值增長。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總市值累計增長1061億元,受此影響,公司董事長秦英林躋身中國四大富豪之列,系河南首富。

某大型券商分析師王宇認爲,優質的財務表現會成爲二級市場炒作熱點,淨利潤表現優異的企業往往被視爲業績增長動力強勁,未來股價表現可期。

當前A股已經開啓全面牛市,行業輪動開始加快。此前,消費白馬股、券商和科技龍頭股輪番大漲,帶來了較高的超額收益。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爲,新進投資者可能更傾向於抄底一些尚未表現的低估值板塊,如銀行、保險、地產等,及色煤炭、鋼鐵等週期股。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板塊加入上漲行列,充分說明A股市場的全面牛市已經確立,行情在啓動時屬於熱啓動,走出快牛的走勢,吸引場外資金入場,等到市場牛市確認,第一波快速入場的資金建完倉後,市場可能會轉向慢牛長牛,A股市場也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

楊德龍建議,要樹立信心,抓住績優公司的機會,通過買入優質基金來分享A股市場的成長,當然將堅持價值投資,做好公司的股東,才能夠真正分享A股市場的牛市。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到在疫情期間,全球分工協作的供應鏈面臨巨大挑戰。後疫情時代,中國加速半導體、軟件等核心產業環節的進口替代成爲重要趨勢。過去30年,PC、智能手機、電動車等重大創新都是由美國企業主導,中國企業在覈心技術的創新能力上相對薄弱。未來,中國在商業航天、AR/VR、腦機接口、國產CPU及量子計算等一系列硬科技上加大投入將成爲重要趨勢。

展望後疫情時代,中金公司於7月10日發佈報告稱,看好5G/雲計算等新基建,遠程辦公、遠程醫療、配送機器人等無接觸經濟催生的新需求,以及中國加速半導體進口替代和核心技術研發帶來的發展機遇。根據測算,新基建、新需求、新技術在未來十年將爲我國數字經濟新增近4.3萬億元的產業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