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战,也叫澶州之战,是宋辽之间的一场重要的决战。公元1004年闰九月,辽圣宗和其母萧太后亲率铁蹄一路南下,直逼澶州城下,宋真宗继而御驾亲征迎战,最后宋军成功抵御契丹辽兵,大获全胜。但北宋王朝却不主动乘胜追击,收复燕云十六州等地,为何换来的是不惜重金,主动讲和,签订“澶渊盟约”被后世称为最为屈辱的条约。

澶渊之战;宋辽时代背景宋朝经济积弱积贫,军事以守为战

在宋太宗时期,宋辽两国的军事实力是相当的,但由于宋朝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导致两次北伐皆以宋朝大败而告终,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等地,由于信心受挫,在军事方面渐渐处于下风,士兵们不敢野战,只敢守城防御。从宋朝统治集团高层上看,他们主张以守为战,大范围的筑成高地,建立防御体系,在《宋史》记载:“申明周显德三年之令,课民植树。”同时还在经济上给予减免赋税的优惠,从侧面加速了加速了北宋军力的衰退。

另一方面,随着宋朝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帝位,加强君主集权,重文轻武。通过各种手段收回了武将的军权,并不断打击武将的政治地位。避免晚唐时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这一系列举措却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害。契丹辽国主少国疑,太后摄政,国力鼎盛

当时辽国时“主少国疑”,其母萧太后摄政,她铁腕主政辽朝40余年,在执政时期,知人善任,励精图治,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开科取士,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通过颁布一系列利民政策,减免老百姓赋税,鼓励老百姓农耕。而且大赦天下,释放奴隶,不允许奴隶们之间互相残杀。每逢重大战事,必携幼帝御驾亲征,她“指挥三军,赏罚信明,将士无不用命”,从而使辽国的经济文化军事日渐发展,国家综合实力达到鼎盛。

但终归辽国是北方游牧民族,地域、气候环境不适合农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要想发展就必须通过南侵中原,夺取资源,这也是契丹辽国跟中原王朝连年战乱的根本原因。澶渊之战;战争历程战争序幕

公元999年农历十月,辽国铁蹄突然进犯宋朝遂城,遂城由于地形狭小,武装力量差,且辽军来势汹汹,宋军战士人心惶惶。在辽军围城数日后,杨延昭急中生智让将士们将水自城头上泼下,经过一晚上,城墙上结成厚厚的冰甲,有了这层坚冰作为保护膜,城墙十分光滑,辽军无法攻城,他们损失惨重,只能退兵。遂城之战渐渐地拉开的辽国南侵的序幕。

公元1004年闰九月,辽圣宗和其母萧太后亲率20万大军南下,辽军兵分两路,长驱直入,遭到宋军顽强抵抗,由于辽军悬军深入中原,补给无法跟上,更没有拿下重要的城市据点,打的极其惨烈。尤其是攻打瀛洲时十分惨烈,无功而返,辽军死伤多人。

此时,萧挞凛受命转战外围,一路南下,将要直逼黄河岸边澶州(今河南濮阳)。澶州是北宋的门户,也就是最后一道防线,澶州攻防战将直接关系到宋朝的生死存亡,北宋统治集团后背发凉,如果澶州攻破,就等于打开了中原的大门,大宋天下必将难以自保,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北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歧,一方主张和解,一方主张出击。主和派以王钦若和陈尧叟为代表,他们坚持要宋真宗迁都和解迁都。另一方以寇准为代表,他们主张主动出击,要求皇帝御驾亲征,必能振奋将士士气、热血沸腾,反之和解迁都的话,必将导致民心涣散。意外转折

宋真宗决定御驾亲征之时,却收到来自前线的议和之信,信件传达了萧太后的旨意,要求双方和解。宋真宗对此表示不解,是否为缓兵之计,在寇准的极力劝解下,宋真宗做好了两手准备,战争和谈判。

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整个战争的意外转折点,从而加速了战争的结束。辽国主将萧挞凛带兵巡视地形时,被宋军用床子弩(为宋军守城武器,在当时是最先进的防御武器,可见北宋的时期的防御体系的先进程度)意外杀害。萧挞凜是南征辽军的主将,曾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死无疑给辽军带来沉重的打击。萧挞凜在当时是辽国领军人物,是契丹的信仰,萧挞凜的死使辽国士气萎靡不振,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澶渊之战的进程。

宋辽双方小算盘

辽国失去大将萧挞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现在没有了能军事统领的大将,而且现在辽军是悬军深入中原腹地,粮食补给也无法跟上,有可能宋军随时掐断后路,进行包圆。战争局势大不利于辽军。

辽国现在内部也是危机重重,当时候辽国南下中原的目的就是夺取“关南之地”,辽国时已经集全了举国之力的,势在必为。他们集合了契丹部落军队有从东北各地赶来的奚人、渤海人以及西部边区的党项部落军队。这些部落实际上是各自为政,属于辽国的属军,平时在各自部落下过着内部自治生活,战时才要按照命令去贡献封臣的义务。现在战事紧张,辽国统治集团不敢确定胜负,下一步各部落是否听从命令,进行南下。就算继续进攻北宋,也不能保证各部落之间是否起义谋反,出于一系列考虑,辽国现在讲和是最好的打算。

对于宋朝现在基本获得了澶渊之战的主动权,大胜辽国,但宋朝的国策就是以防御为主,有了雍熙北伐的阴影,断然不敢贸然行事,见好就收,为求稳定进行和辽国和解,宋朝在绝对不割地的情况下进行谈判,钱财上面即使上百万也无所谓,最终,宋朝每年给辽国岁币,银子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等一系列条款。总结

“澶渊之盟”对宋朝来说是城下之盟,不过它结束了中原地区的战乱,出现了稳定的和平局面,对于这一点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自五代以来,中原地区战争不断,辽朝也侧身其间,更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北宋建立以后,南北战争也未能停止。宋太宗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辽朝欲收回关南之地,又南下伐宋,引发了澶渊之战。这些不断的战争,对辽、对宋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由于战场是在华北平原上,因而对中原地区,特别是对宋朝境内破坏尤其严重。居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百姓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生活。“澶渊之盟”的重大贡献是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出现了和平的局面。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了广大百姓的渴望。

宋朝受战争的危害最大,因此,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在“澶渊之盟”签订以后不久,辽军便撤离宋朝境内。当时有一些宋将提出“邀其归路,以精锐追蹑,腹背夹攻”,来打击撤退中的辽军。宋真宗拒绝了这种要求,他指出:“河朔人民无日休息,况求结欢盟,已议俞允,若彼自渝盟约,复举干戈,因而誓众,中外同愤,使其覆亡,谅亦未晚。”杨延朗又提出:“愿饬诸军扼要路掩杀,其兵歼,则幽,易可袭取也。”将这些具有侮辱性的军号改为和平性的军号,显示了宋朝和好的诚意,避免刺激辽朝,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过去有人怀疑,宋朝每年向辽提供银、绢三十万两、匹,势必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实际上并非如此。过去百姓最重的负担是军费军役,“澶渊之盟”以后,由于结束了战争,百姓的负担减少了许多。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时任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的王旦算了一笔账,他指出:“国家纳契丹和好以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担任枢密副使的富弼也认为,“澶渊之盟”签订以后,“自此河湟百姓,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如果他们所说的都准确属实的话,那么,“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朝百姓的军费负担减少了98%—99%,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军费负担的减轻不仅减少了百姓的负担,也促使百姓安居乐业,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宋真宗以后,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与“澶渊之盟”所创造的和平局面有直接的关系。

宋朝的许多名臣都曾使辽,在来往途中撰写了记载其见闻的文字,史称《语录》。这些《语录》有的已传留下来,这些语录见证了“澶渊之盟”以后的辽、宋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