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戰,也叫澶州之戰,是宋遼之間的一場重要的決戰。公元1004年閏九月,遼聖宗和其母蕭太后親率鐵蹄一路南下,直逼澶州城下,宋真宗繼而御駕親征迎戰,最後宋軍成功抵禦契丹遼兵,大獲全勝。但北宋王朝卻不主動乘勝追擊,收復燕雲十六州等地,爲何換來的是不惜重金,主動講和,簽訂“澶淵盟約”被後世稱爲最爲屈辱的條約。

澶淵之戰;宋遼時代背景宋朝經濟積弱積貧,軍事以守爲戰

在宋太宗時期,宋遼兩國的軍事實力是相當的,但由於宋朝軍事戰略上的失誤,導致兩次北伐皆以宋朝大敗而告終,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等地,由於信心受挫,在軍事方面漸漸處於下風,士兵們不敢野戰,只敢守城防禦。從宋朝統治集團高層上看,他們主張以守爲戰,大範圍的築成高地,建立防禦體系,在《宋史》記載:“申明周顯德三年之令,課民植樹。”同時還在經濟上給予減免賦稅的優惠,從側面加速了加速了北宋軍力的衰退。

另一方面,隨着宋朝中央集權制的加強,北宋統治者爲了鞏固帝位,加強君主集權,重文輕武。通過各種手段收回了武將的軍權,並不斷打擊武將的政治地位。避免晚唐時期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但這一系列舉措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害。契丹遼國主少國疑,太后攝政,國力鼎盛

當時遼國時“主少國疑”,其母蕭太后攝政,她鐵腕主政遼朝40餘年,在執政時期,知人善任,勵精圖治,消除番漢不平等待遇,開科取士,通過考試選拔人才,通過頒佈一系列利民政策,減免老百姓賦稅,鼓勵老百姓農耕。而且大赦天下,釋放奴隸,不允許奴隸們之間互相殘殺。每逢重大戰事,必攜幼帝御駕親征,她“指揮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無不用命”,從而使遼國的經濟文化軍事日漸發展,國家綜合實力達到鼎盛。

但終歸遼國是北方遊牧民族,地域、氣候環境不適合農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經濟的發展。要想發展就必須通過南侵中原,奪取資源,這也是契丹遼國跟中原王朝連年戰亂的根本原因。澶淵之戰;戰爭歷程戰爭序幕

公元999年農曆十月,遼國鐵蹄突然進犯宋朝遂城,遂城由於地形狹小,武裝力量差,且遼軍來勢洶洶,宋軍戰士人心惶惶。在遼軍圍城數日後,楊延昭急中生智讓將士們將水自城頭上潑下,經過一晚上,城牆上結成厚厚的冰甲,有了這層堅冰作爲保護膜,城牆十分光滑,遼軍無法攻城,他們損失慘重,只能退兵。遂城之戰漸漸地拉開的遼國南侵的序幕。

公元1004年閏九月,遼聖宗和其母蕭太后親率20萬大軍南下,遼軍兵分兩路,長驅直入,遭到宋軍頑強抵抗,由於遼軍懸軍深入中原,補給無法跟上,更沒有拿下重要的城市據點,打的極其慘烈。尤其是攻打瀛洲時十分慘烈,無功而返,遼軍死傷多人。

此時,蕭撻凜受命轉戰外圍,一路南下,將要直逼黃河岸邊澶州(今河南濮陽)。澶州是北宋的門戶,也就是最後一道防線,澶州攻防戰將直接關係到宋朝的生死存亡,北宋統治集團後背發涼,如果澶州攻破,就等於打開了中原的大門,大宋天下必將難以自保,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北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分歧,一方主張和解,一方主張出擊。主和派以王欽若和陳堯叟爲代表,他們堅持要宋真宗遷都和解遷都。另一方以寇準爲代表,他們主張主動出擊,要求皇帝御駕親征,必能振奮將士士氣、熱血沸騰,反之和解遷都的話,必將導致民心渙散。意外轉折

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之時,卻收到來自前線的議和之信,信件傳達了蕭太后的旨意,要求雙方和解。宋真宗對此表示不解,是否爲緩兵之計,在寇準的極力勸解下,宋真宗做好了兩手準備,戰爭和談判。

然而就在這時出現了整個戰爭的意外轉折點,從而加速了戰爭的結束。遼國主將蕭撻凜帶兵巡視地形時,被宋軍用牀子弩(爲宋軍守城武器,在當時是最先進的防禦武器,可見北宋的時期的防禦體系的先進程度)意外殺害。蕭撻凜是南征遼軍的主將,曾立下赫赫戰功,他的死無疑給遼軍帶來沉重的打擊。蕭撻凜在當時是遼國領軍人物,是契丹的信仰,蕭撻凜的死使遼國士氣萎靡不振,從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澶淵之戰的進程。

宋遼雙方小算盤

遼國失去大將蕭撻凜,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現在沒有了能軍事統領的大將,而且現在遼軍是懸軍深入中原腹地,糧食補給也無法跟上,有可能宋軍隨時掐斷後路,進行包圓。戰爭局勢大不利於遼軍。

遼國現在內部也是危機重重,當時候遼國南下中原的目的就是奪取“關南之地”,遼國時已經集全了舉國之力的,勢在必爲。他們集合了契丹部落軍隊有從東北各地趕來的奚人、渤海人以及西部邊區的党項部落軍隊。這些部落實際上是各自爲政,屬於遼國的屬軍,平時在各自部落下過着內部自治生活,戰時纔要按照命令去貢獻封臣的義務。現在戰事緊張,遼國統治集團不敢確定勝負,下一步各部落是否聽從命令,進行南下。就算繼續進攻北宋,也不能保證各部落之間是否起義謀反,出於一系列考慮,遼國現在講和是最好的打算。

對於宋朝現在基本獲得了澶淵之戰的主動權,大勝遼國,但宋朝的國策就是以防禦爲主,有了雍熙北伐的陰影,斷然不敢貿然行事,見好就收,爲求穩定進行和遼國和解,宋朝在絕對不割地的情況下進行談判,錢財上面即使上百萬也無所謂,最終,宋朝每年給遼國歲幣,銀子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在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等一系列條款。總結

“澶淵之盟”對宋朝來說是城下之盟,不過它結束了中原地區的戰亂,出現了穩定的和平局面,對於這一點也要給予充分肯定。自五代以來,中原地區戰爭不斷,遼朝也側身其間,更增加了戰爭的複雜性。北宋建立以後,南北戰爭也未能停止。宋太宗兩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遼朝欲收回關南之地,又南下伐宋,引發了澶淵之戰。這些不斷的戰爭,對遼、對宋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由於戰場是在華北平原上,因而對中原地區,特別是對宋朝境內破壞尤其嚴重。居民流離失所,大片土地荒蕪,百姓飽受戰爭之苦,迫切要求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生活。“澶淵之盟”的重大貢獻是結束了長期的戰爭,出現了和平的局面。它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滿足了廣大百姓的渴望。

宋朝受戰爭的危害最大,因此,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在“澶淵之盟”簽訂以後不久,遼軍便撤離宋朝境內。當時有一些宋將提出“邀其歸路,以精銳追躡,腹背夾攻”,來打擊撤退中的遼軍。宋真宗拒絕了這種要求,他指出:“河朔人民無日休息,況求結歡盟,已議俞允,若彼自渝盟約,復舉干戈,因而誓衆,中外同憤,使其覆亡,諒亦未晚。”楊延朗又提出:“願飭諸軍扼要路掩殺,其兵殲,則幽,易可襲取也。”將這些具有侮辱性的軍號改爲和平性的軍號,顯示了宋朝和好的誠意,避免刺激遼朝,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過去有人懷疑,宋朝每年向遼提供銀、絹三十萬兩、匹,勢必會加重百姓的負擔。實際上並非如此。過去百姓最重的負擔是軍費軍役,“澶淵之盟”以後,由於結束了戰爭,百姓的負擔減少了許多。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時任中書侍郎兼刑部尚書的王旦算了一筆賬,他指出:“國家納契丹和好以來,河朔生靈方獲安堵,雖每歲贈遺,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擔任樞密副使的富弼也認爲,“澶淵之盟”簽訂以後,“自此河湟百姓,凡四十年不識干戈。歲遺差優,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則知澶淵之盟,未爲失策”。

如果他們所說的都準確屬實的話,那麼,“澶淵之盟”簽訂以後,宋朝百姓的軍費負擔減少了98%—99%,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軍費負擔的減輕不僅減少了百姓的負擔,也促使百姓安居樂業,爲國家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宋真宗以後,宋朝經濟文化的繁榮,與“澶淵之盟”所創造的和平局面有直接的關係。

宋朝的許多名臣都曾使遼,在來往途中撰寫了記載其見聞的文字,史稱《語錄》。這些《語錄》有的已傳留下來,這些語錄見證了“澶淵之盟”以後的遼、宋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