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捲雲舒間,歲月流轉無痕。城中的老街舊店,就像是三水人的記憶閥門,漫步在白牆瓦黛之間,老城最初的模樣便在腦海中浮現。6月中旬,本報推出“淼城記憶”專欄,講述依然帶有情感溫度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帶讀者走進三水人的淼城記憶。

這一個月來,記者重走三水的歷史老街、舊城小巷,找回三水老城那逝去的舊時光。

在三水城區現存最古老的街巷——察院街,300米長小街的一磚一瓦訴說着百年風雨。

在西南人民路,年過七旬的修表匠人何波開了38年的鐘錶店,守護着一段舊時光;“老玩童”黃儉良的玩具店,陪伴了三水幾代人的成長;77歲的眼鏡修補匠人江啓燊,堅守城區最後一家手工修配眼鏡的店。

在西南赤崗路,“Tony”老師張再紅憑“頂上功夫”立足西南老街22年……

一個個堅守老城的街坊,一個個關於歲月的故事,交織成三水人專屬的集體記憶,舊城餘溫在人們心中盪漾開來。對於土生土長的三水街坊來說,這裏就是城市的根,承載着一份獨特的集體記憶。

如今的老街洗盡鉛華,正重煥生機與活力,將繼續見證三水在新時代的蓬勃發展。

三水河口老街巷,察院街。佛山日報記者賴基潤攝

三水河口仁壽坊,位於察院街北端。佛山日報記者賴基潤攝

在西南街道人民路,青磚房屋隨處可見。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西南街道衛東大街,老街坊口口相傳的“大巷”僅夠兩人並排行走。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在西南街道中山路,已經棄用的中山肉菜市場牌坊見證着這裏昔日的繁華。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西南街道勞動大街與衛東大街交匯處。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在西南街道新風路上,江啓燊堅守了20多年的老式眼鏡修理店及雜貨店。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在西南街道人民路,陳師傅在經營了二十多年的雜貨店門前修整竹篩。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二十多年來,葉枝源都會堅持早上在新華路的內巷裏作畫。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位於西南街道赤崗路的“再紅理髮店”。/佛山日報記者呂小潔攝

在西南街道人民路,陳師傅在經營了二十多年的雜貨店門前修整竹篩。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在西南街道人民路,何波拿起收藏多年的老鍾,娓娓道來。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玩具就像年輪,記錄了大小夥伴的童年回憶。每週,黃儉良都會在西南街道菜仔街的良友奇趣天地不定時去整理這些定格的符號。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三水西南街道康樂路匠名美鞋店主樑啓明在給鞋子上色翻新。佛山日報記者賴基潤攝

在西南街道新風路上,店主江啓燊正在修理眼鏡。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二十多年來,葉枝源都會堅持早上在新華路的內巷裏作畫。佛山日報劉文偉攝

老街深處,這個天台成了年輕人釋放創意的地方。受訪者供圖

文/佛山日報記者官文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