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華大學一署名論文被指抄襲,涉事學術期刊:確有兩千字雷同)

近日,澎湃新聞接到網友反映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馬津卓在《思想理論教育導刊》雜誌發表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發展歷程探析》一文部分抄襲楊雲成、張希賢在《湖湘論壇》發表的《十八大以來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成績、特點與啓示》。

7月10日下午,《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主辦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事務與版權管理部一位池姓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上述提及的兩篇論文確實存在兩千多字雷同的情況。

該池姓工作人員稱,在澎湃新聞反映了上述論文雷同的問題後,該出版社就讓《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編輯部與馬津卓取得了聯繫,對方稱自己與楊雲成認識,他寫這篇論文時諮詢過楊。“馬津卓說他可能引用了楊雲成的一些觀點或者意見,其中也可能包括一些領導人的講話,所以造成2000多字雷同。”

關於此事後續的處理情況,該池姓工作人員透露,會由相關編輯部研討、商量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稍早前,《思想理論教育導刊》雜誌社編輯部一位查姓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當天上午他們收到前述出版社反映的兩篇論文高度雷同的情況,“我也不瞭解,我們先看一下”。

澎湃新聞在中國知網下載了前述兩篇論文,對比發現,知網顯示,楊雲成、張希賢的論文發表日期爲2018年1月5日,馬津卓的論文發表日期是2018年6月20日。但馬津卓的參考文獻中並未包含前者的論文。此外,馬津卓的論文9200多字,楊雲成的則爲6600多字。

清華大學馬津卓的論文(左)和楊雲成、張希賢的論文(右)正文內容對比(截圖)

兩篇論文對比顯示,約有六個段落、兩千餘字高度雷同。清華大學馬津卓論文中的第三章節的第2小節與楊雲成、張希賢的論文相關段落的內容僅有細微差別幾乎一字不差。

清華大學馬津卓論文中的第三章節“2.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建設的主要特點”這一小節的內容與楊雲成、張希賢論文的“二、特點:更加關注黨內法規制度的理念建設、體系建設和執行力建設”,約有六個段落、兩千餘字高度雷同。

其中,馬津卓在論文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建設的主要特點”這一小節內容中寫道“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呈現出‘存在問題—提出要求—實踐探索—總結經驗—建章立制—貫徹實施—再提出要求’的螺旋式的上升過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制定、修訂過程是如此,《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制定、修訂過程亦是如此。”

清華大學馬津卓的論文(左)和楊雲成、張希賢的論文(右)正文內容對比(截圖)

這段文字與楊雲成、張希賢論文的第二章節的部分內容幾乎一字不差。

值得注意的是,清華大學馬津卓的論文在知網顯示的發表日期是2018年6月20日,楊雲成、張希賢的論文尾註顯示,該論文於2017年9月20日收稿,知網上顯示發表日期爲2018年1月5日,比前者的論文早發表五個多月,但馬津卓的參考文獻中並未包含前者的論文。

澎湃新聞在知網查找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馬津卓的多篇論文,均未找到作者的詳細介紹。

對於馬津卓是該學院的老師還是學生的身份問題,10日下午,澎湃新聞分別致電清華大學及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均未獲直接有效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人大附中2013年保送至清華北大的考生名單”和“清華大學2013級本科新生”顯示載明,馬津卓,男,2013年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第二分校保送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但這一說法暫未獲得官方證實。

此外,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顯示,該學院2019年“申請-審覈”制博士招生複試名單中有馬津卓的名字。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官網信息顯示,該雜誌系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指導性月刊,是全國高校思想理論教育核心期刊、新聞出版署“中國期刊方陣”的“雙效”期刊。其主辦單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國內刊號是11-4062/G4,國際刊號爲1009-2528。該雜誌的級別爲:CSSCI來源期刊(2019-2020);科技核心(2018社會科學);人文核心(2018年版);中文核心(2017年版)等。

netease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范姜國一_NN91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