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收費的收費主體怎麼是私人?”

“預交的5元至20元,是預收費嗎?”

“停車計時和免費時段差一分鐘到底聽誰的?”

……

經過大量民調並報請上級有關部門審批同意後,2019年6月1日起,東亭街道在錫山全區最早啓動路面停車收費模式,在錫州路、學士路、隆亭路等6條道路通過清理違章佔道車、道路劃線,並由兩家鎮屬國資控股公司通過招標手續負責日常管理運營,目的是藉助經濟、行政手段的組合拳,改善東亭城區的路面停車瓶頸問題。

目前東亭停車整治進入常態化管理,但有市民對有關路段收費泊車的人工執行提出疑問。

記者近日走訪了路段涉及商戶、居民以及街道相關人士,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瞭解。

問:“收費”政策是怎樣出臺的?

停車難問題,是城市化進程中的通病。在出擊有堵有疏的“組合拳”之前,近年來東亭街道曾接到了來自12345等服務熱線轉接的多條交通問題“工單”。

路面停車能不能、該不該收費?

有限的停車資源應該先滿足誰的需求?

“爲解決難題,城管、交警、社區、物業、地產、居民羣衆等都有代表多次參與調研和意見聽取,大部分意見都認爲藉助收費模式和定人定點的管理,結合日常執法檢查、清理殭屍車等手段,有助於解決城區主要路段的停車亂象。”街道城管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收費”政策出臺的經過。一方面是由政府主導,另一方面也是基於民意,本質是爲了規範城市管理,讓道路這樣的公共資源,能更多兼顧到公平性,爲更多有需求的人提供方便,同時提高停車位的週轉率,讓想辦事、來喫飯的人有地方停車,優化當地的服務環境和交通面貌。

問:具體“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在這些道路上停車將按照物價局82、83號文件覈定的收費標準繳納停車費。

在隆亭路等路面,執行收費的道路路面或者人行道板路口都有醒目的收費公示表,以表格形式清晰羅列了時段、收費依據、計費方式以及舉報電話等,停車費的收費標準按照三類道路標準執行,30分鐘內免費,半小時以上2小時以內4元,2小時外1元每小時,單日20元封頂。錫州路的免費停車時間段爲45分鐘內。

有網民稱,停車收費的費用進入了收費員的私人賬戶,還存在“預收費”現象。實際執行究竟如何呢?記者連續3日對此進行了暗訪。

7月8日中午11點,記者看到空位後,在新明路蔚藍都市花園附近停車,馬上有一名男性收費員過來。當得知記者只是在附近便利店買水馬上就要離開時,收費員並沒有任何“提前收費”的意思表示。該收費員說,如果記者需要在附近超過半小時就餐的話,需要先交5元“押金”。

7月9日上午10點多,記者在該路段相隔200米左右的另一地點停車,並稱可能需要停留半天時間,一女性收費員簡單陳述了需要收取20元押金、多退少補的解釋。

“不管是收現金還是接受微信支付寶等電子支付,其實都沒有毛病。”東亭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不是“預收費”,不能用這樣的定義來偷換概念。

目前所有收費路段的執行都是通過隆亭市場管理公司和長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這兩家街道所屬的國資公司通過招標實現,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招募收費公司,由公司進行收費管理。

“最近一年來,欠繳、逃費的現象得到了根本扭轉。”7月10日上午,記者在新明路如海超市路口附近隨機採訪了路面停車收費員,她告訴記者,這條路因爲兩邊都是小喫店和服務類小店,流動停車需求較多,但總有個別車主習慣了以前免費停車的便利,“不情願”付停車費,即使追過去,也是一溜煙就跑,一條馬路跨過去二三十米,難追得很。

從7月7日起,東亭街道所有實施路面停車收費的收費員都配備了聯網的執法記錄儀,“總有車主不想繳費的理由是自己的時間和收費員的不同步,在半小時的免費停車時間段內常有口舌爭議。現在車停下,記錄儀自動拍照計時,免了辯不清楚的尷尬。”技術手段一升級,這樣的麻煩明顯少了。

爲規範停車秩序,東亭街道付出了哪些努力?目前效果又如何?

爲了規範停車秩序,此前曾有一輪在當地轟動一時的雷霆清障行動——去年8月,一批來自不同崗位的2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通過多輪摸底、走訪一一明確了城區的“殭屍車”目錄,一些沒有牌照的無主車、年審長久超期的破舊車長期佔據城區路面的停車位,不僅有礙市容,更侵佔了一些老小區甚至主幹道周邊寶貴的停車資源,經過兩個月的排摸和身份確認等繁雜程序,在交警貼單、強制拖離等嚴厲手段加持後,400多輛殭屍車得以清零!僅拖車費用就超過15萬元。

在嚴管路段增多的背景下,收費的路面停車讓街道的停車難、停車亂顯著改觀,久佔車位、久停不走的現象幾乎杜絕,管理規範、車頭停放整齊的新明路、錫州路等道路,最近還成了無錫市道路停車整治現場會的觀摩點。

客人來店裏喫個便餐,一般也就半小時,45分鐘內的免費時間段對大部分臨時辦事或者消費的客人已經夠用,實在時間久一點的,2元起步價的收費標準誰不能承受?”映月社區副書記劉星表示,社區也積極參與了停車共建,隨着整治的深入,原來突出的逃費問題得到遏制,隨着後續進一步升級相關的技術手段和車主誠信信息捆綁等監管措施,管理必然更嚴厲和全面。但更可靠的途徑還是升級車主的文明意識和素質,尤其是附近商鋪車主,把路面停車位空出位置給需要的客人,流轉多了,客人停車減少阻礙了,消費環境和服務體驗自然更舒適,有利於街區商業氛圍的向好!

公共道路的本質是通行,在保證道路通暢、有序的前提下,滿足市民日常辦事、通勤、接送孩子上學等具體的停車需求。

將繼續推廣以增加停車位

“接下來街道還將增加12條收費管理路段,增加800多個停車位。目前還計劃在棚改地段改建臨時停車位,緩解中心城區高峯時段的停車壓力。”東亭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年錫山城區新增的收費路邊停車位將達到2000個以上。

責編:沛青

來源:江南晚報

相關文章